专栏名称: 硅谷洞察
硅谷第一科技媒体,专注报道全球创业公司、科技创新、行业趋势,链接中美创业者与投资人。
51好读  ›  专栏  ›  硅谷洞察

想在招聘寒冬季突出重围?程序员要避开这五大误区!

硅谷洞察  · 公众号  ·  · 2017-06-07 08:01

正文


又是一年毕业季,在美国留学的你,已经找到工作了吗?

来看个数据,每年中国F1学生人数约14.7万,中国人每年H1B抽中的人数约为5、6千人,其中约一半是前一两年没抽中来年继续抽的,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抽中H1B的每年大约也就3、4千人。也就是说,只有大约2% 的应届毕业生能从F1能变为H1B。

大家都认为程序员最容易找工作,而硅谷也一直是千千万万程序员心驰神往的地方,但近几年IT行业招聘形势却不容乐观。比如今年5月17日,CISCO宣布裁员1100人。2月24日,Amazon取消大量已定的OA(Online Assessment)、电话面试。2月23日,Facebook内部Quota公布2500人招人计划,1700的名额留给工作经年3年以上的人,仅剩的800名额引发激烈争夺……

在招聘形势如此恶劣的背景下,有一家名为“ 来offer ”的IT培训机构,却保持着 每周10-20名学生拿到大公司offer的频率 ,三年半以来已经 帮助1000多名学生顺利找到工作 。这不,小探采访了创始人孙老师,来为大家支支招。


深陷误区,可能让你与机会失之交臂

孙老师表示,求职和面试对于许多人,特别是没有工作、面试经验的人来说,仍然是模糊的概念,也存在严重的误区。

误区一:面试是在考试

很多人以为面试如同一次考试,面试官出题你答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面试不是单向的过程,其实更像是一个双向的沟通,双方来共同沟通交流一起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你要向面试官展示你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编程的能力。

从面试官的角度,面试的目的是为他们寻找合适的同事,一方面当然要考察你的代码能力,但是沟通协作能力同样很重要。

在面试过程中,首先一定要和面试官一起定义好这个问题的边界,沟通好要做哪些基本假设,以及这个问题的目的,搞清楚问题后向面试官清晰地说明你的解题思路,说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编码前要搞清楚对方是否能够理解你的思路,编码过程中也要清晰地告诉面试官你的代码逻辑。

在没有解题思路的时候甚至可以要求面试官给你一些提示,而得到提示后能够快速的解决,有时反而能够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误区二:只要我刷题刷得6了,面试官一定会要我!


LeetCode还是要刷的,毕竟是非常好的练习方式,但不是瞎刷,更不是靠背模板。

孙老师说他曾经在谷歌做面试官时,问过一个面试者LeetCode第一题2 sum,对方把这题背得贼熟练,直接用Hashtable做出来了。接着孙老师又问他:“那万一给你一台笔记本电脑,只有4G内存,但数据量是1TB,你怎么把所有的pair都找出来?”把题稍稍变个花样,对方就做不出来了。

题不是背出来的,是灵活解决出来的。 就好似高考数学一样,试问哪个得高分的学生是通过背做过的原题的?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孙老师表示碰到过太多的学生,只会刷题,基础知识不夯实,有些连最基本的系统设计原理都不会。

公司需要的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还不是背题的人。 光靠刷题就进一线公司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在面试之前,请问一下自己:除了LeetCode那三四百道题,我还会什么?

误区三:我面试了20个公司,总能拿到个offer吧?


有很多前来咨询的学生问孙老师:我题已经刷得挺牛的了,老师你们负责内推吗?但从来没有一个学生问过孙老师:老师,你真能帮我获得通过面试的技能吗?

许多同学抱着侥幸的心理:多刷刷面经,找人内推,多几次面试机会,像守株待兔似得,以为总有个offer是自己的。结果呢,看面经准备的东西都没考到,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孙老师班上有个名校的PhD学生,之前面了22个公司,1个offer都没拿到。

原因就是抱着投机的心理,只求面试机会,却不清楚自己能不能把握机会。

前期你可以尝试面试1、2个不是最感兴趣的公司来感受正式面试的流程,但最想去的公司(Dream Company)一定要确定准备充足了再去。很多公司都有冷冻期,如果面试没有通过,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重新申请。

误区四:我学校背景不好,面试官才不要我!

学校背景确实很重要,它代表了你接受过的教育水平。但学校只是简历上的一部分,并不是完全决定你是否能找到理想工作的因素。

再者,学校背景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学校背景没有太大竞争力的同学、转专业、非科班出身的同学,更应该思考如何让面试官看了简历后觉得你出类拔萃。实际上,很多时候 良好的项目和科研经历或相关的实习经历 ,反而比学校更重要。孙老师表示带过许多学艺术、商科背景的同学,他们并不是科班出身,以前从没接触过编程。但他们在培训过程中打实了基础,做了许多有含金量的、接近工业界水平的项目,一样拿到了不错的offer。


误区五:朋友的面试问的是原题,运气好,而我碰到了刁钻的面试官,运气不好才没被录用



运气是很重要。确实几年前,许多公司疯狂扩张、疯狂招人时,许多面试中表现一般的人也拿到了offer。很多人觉得“生不逢时”、“没赶上好时代”。但这种所谓的“运气”是能被控制的,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人现在也拿到了offer啊,自己实力够硬,就不怕“招聘寒冬季”。

也确实有人只靠着刷题,在面试中碰到了原题,进了一线公司。但这只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拿到理想offer的人,都是 基本功扎实、代码能力训练有素的人 。当年准备高考时,你会抱着侥幸心理去面对吗?求职也是一样的道理。

换个角度,即使你靠运气进了谷歌等大公司,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还是有可能被 PIP 或者辞退(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rogram,“绩效改进计划”) 。实力够硬,就不怕面试官刁钻,也不怕PIP。

各大公司招人大致流程


1)绝大多数公司会通过内部推荐、学校面试、网站申请等途径开始对某个应聘者的简历产生兴趣。

2)通过recruiter联系应聘者做个摸底性的电话面试,会聊聊应聘者的经验、背景、对工作的要求,也会介绍下公司文化、目前空缺的职位等等。

3)2-3个电话面试,面试官通常会让应聘者做1、2道题,有些是让应聘者口头讲述,有些是通过sync.in之类的网站书写下来。

4)现场面试。公司会花很大代价组织现场面试,比如为应聘者报销来回机票、餐费、交通费、送小礼物等等。在这个环节面试官通常会考察应聘者写代码的能力、与公司文化是否相匹配等等。

现场面试大致分两大类。

第一类:FLAG(Facebook、LinkedIn、Amazon、谷歌)、Uber等等

现场面试过程中,有招聘委员会。不光是该组的负责人或员工来面试,而是有不同组的人来做面试官。面试完之后,招聘委员会拿到应聘者所有的材料,进行打分。

好处:杜绝腐败、相对公平

坏处:应聘者最后去的组可能不是自己最想去的组

第二类:比较传统的公司,比如雅虎、微软、Oracle

按组招人,由需要招人的组的负责人或员工来面试。

好处:按需招人,针对性强

坏处:该组的负责人说了算,可能产生腐败;信息不够透明

你应该怎么做?

孙老师是USC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前谷歌资深面试官、“来offer”的校长。他给大家提了三点建议:

1. 强化自己的硬实力:



1) 让自己拥有动手和项目经验 ,丰富简历,让招聘人员在海量简历中相中自己。

2) 让自己拥有非常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 ,比如规范的写代码的能力、处理系统设计的灵活程度,在被问到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算法等时候,都能信手拈来。

针对这两块,孙老师的“来offer”提供高密度、高强度的课程, 课程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线上交互式的课堂,类似于网络会议,老师会给学生在线讲课、答疑,学生们也可以在线上用语音或文字的形式提问等等。经验丰富的老师们 自主开发了刷题系统——“来code” 。系统不是按照难度来划分的,而是 按照知识结构的递进来划分 的,从简单的data structure,到recursion,到dynamic programming,到OO design、system design等等。通过每个月的考试来考察大家,老师会在线下和每一位学生一对一的见面或通电话,分析考试情况,了解每位学生的状态、发现问题、确保学生跟上进度。

2. 提高自己的软实力:


比如如何让别人喜欢你?

如何和面试官愉快地交流?

如何用流畅的英文把相对复杂的算法和系统设计讲解清楚?很多人把题刷完了,却不会用英文描述比如宽度优先搜索、最简单的map reduce基本原理等等。

如何在面试过程中很好地把简历上做过的项目、过去的经历、你的硬实力证明、描述给面试官?

……

学校的老师在课上可能并不会教你这些,但在面试过程中确实很重要。孙老师说,在来offer,简历的修改由前LinkedIn Hiring Manager和FLAG Hiring Committee老师亲自把关, 从大公司HR角度进行审视,帮助学生提高简历质量

在学生面试之前,可以和老师联系, 安排有针对性的Mock Interview 。老师会按照不同公司的面试难度、题型以及学生的工作年限,做针对性的准备,并按照一线公司的要求提供细致、标准化的面试评分。

另外,来offer内推团队与硅谷很多 一线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和猎头公司都有合作关系 ,拥有千余名强大的校友资源,为学生求职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

3.要有良好的心态


求职确实是一个非常煎熬的过程,在没有拿到offer前很多人都非常忐忑不安,而拿到第一个offer后才有所慰藉,而后期拿到多个offer则会临“选择艰难”的问题。

孙老师表示自己就 像高中班主任 ,不仅教授学生们知识,还要关心学生们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不少同学会出现压力过大的情况,老师会给每个学生精神上、知识上的支持。对于拿到多个offer的同学,老师们还会 帮助分析、选择最合适的offer,教授与公司的谈判技巧 ,让同学们的利益最大化。

2017夏季班 火热报名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