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不乏科研强者,学霸君在新闻里见过很多。
有本科期间就狂发 10 篇 SCI,一路保研、直博的人;有被称为「能达到博士毕业水平的天才本科生选手」;甚至有博士 3 年能发 46 篇 SCI......
然而,这些都是网友身边的科研王者,离学霸君最近的恰恰是这样的天选科研人 ——
科研对他/她而言,就像个精妙有趣的玩具,没有长时间在电脑前看文献整理实验思路,很少穿梭在各个学术会议里汲取大佬的前沿 idea,可永远有想法、有思路,课题永远在推进。
更令人嫉妒的是,有的天选科研人,数个课题多线进行得有条不紊,别人天天泡在实验室十三四个小时,他雷打不动实验结束按时回宿舍。
导师是他的课题「追随者」,令人头痛的组会是他的「个人秀场」。不知道各位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类天选科研人的日常。
以为是流放,没想到是进修
说到小 A 师兄,可谓是隔壁实验室的传奇人物,他的故事流传了一届又一届。
小 A 师兄是实验室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最初跟着导师吃了不少苦头,一穷二白之下建立了实验室,亲力亲为购买耗材、联系生物销售、跟着别人实验室偷师等等,让他练就了一身灵活的社交本领。
销售见了他直呼 A 哥,有第一批好货也是优先考虑小 A 。更厉害的是,坐火车回家时和外校某青年教授成功搭话,顺利地为导师谈下了一笔价值不菲的合作项目。
彼时,身兼数职的他颇有实验室管家的气势,手把手带着不少慕名而来的本科生做实验,拉来了不少优质生源。
这些本科生后续成为了他忠实的帮手,不少令人头秃的实验都让拥有 「 新手保护期 」的科研新人成功攻克,为他的数据增砖添瓦。
当然,小 A 师兄哪都好,就是个性较为散漫,用导师的话来说不服从管理,可小 A 师兄的实验数据总能令人赞叹不已。
等到实验室进入正轨之后,导师颇有微词,找了个借口将其外放,明面上是联合培养,实际上是导师为还人情,将小 A 师兄又流放到一个新实验室,重新开启当年建立实验室的噩梦。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直接改变环境。毕业时,钮祜禄 · 小 A 顺利回归,手握两篇顶刊,合作者横跨几个顶尖的研究机构。
当时难以想象小 A 师兄如何做到的,只是后面才发现小 A 师兄在有限的时间里,总能看清事物本质,例如阅读文献条理清晰、直击重点,不断地发散思维。
同时,他极度善于调配整合资源,容易获得他人信任,有用的人都能变成他的有力合作者。
原以为是流放,没想到是进修,强者的人生总是如此彪悍。
不看文献,却总能把握科研前沿
常常看到新闻报道里,某位科研大佬每天阅读数十篇文献,快速获取科研第一手信息。
学霸君朋友的博导--小 B 老师绝对是里面的独特人物,反其道而行之,平时几乎不看文献,但是总能从实际生产工作中获得大量灵感并挖掘到创新点。
小 B 老师可以说是实践生产领域的大佬人物,在实验室找不到方向时,便去养殖场逛一逛,和当地经验丰富的师傅聊一聊,看看农业动物的生长状态,从中汲取灵感。
之后便回实验室检索文献,看看有没有前人做过该方向,倘若无人做,自己做完就能发不错的论文,整个过程顺利得有如神助。
早年小 B 老师专科毕业,没有继续深造,试图刷新学历,而是投身生产一线数年,毫不夸张地说长期和养殖场的工人同吃同住。
后续因为个人家庭原因,开始读研读博,走上了学术道路。
那时候还没有明显的学历歧视,没有所谓的学历查三代,像小 B 老师半路出家搞科研的「野路子」彪悍无比,从不拘泥于一板一眼的招式,敢于创新和实践,有时候精神状态领先他人好几年。
科研在青椒们眼里是难以完成的 kpi,是没完没了的论文任务,是非升即走的风险,对于小 B 老师而言,乐在其中,从实际生产中来,再将科研转化为实际应用价值。或许保持热爱和初心就是小 B 老师成为强者的一大制胜法宝。
内向社恐,却不妨碍成为科研达人
对于小 C 而言,投身科研世界是她应对外界的保护色。她受够了没完没了的社团活动,无休无止的各种打卡,从大一开始她拒绝了当学生干部,终日埋头在实验室,跟着师兄师姐后面打下手。
小到刷培养皿,大到帮忙修理小型仪器,在别人看来小 C 是个苦力,自己眼里却是乐在其中。
日常生活里看似平平无奇,属于掉在人堆里都看不见的小透明。别人在实验室谈八卦、拼奶茶、讨论去哪里旅游时,小 C 缩到后面,一句话也插不上。
而谈到科研,往日的社恐神态神奇般消失,与同行交谈间眉飞色舞,时不时地冒出几个新点子,还能给其他人灵感,关于科研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小 C 做实验又快又好,有活的时候犹如打了鸡血,哐哐猛干,成功率极高,没活的时候坐在那里思考。
其有一项特别好的技能,能排除外界干扰,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思考、做实验、写论文。
刚进实验室三个月,心态极好,很快就把师兄师姐做了半年还未解决的实验成功攻克,后面便是顺理成章地参加学术报告交流、写论文、发论文,顺利毕业。
现在小 C 已入职国外某知名大学博士后工作岗位,继续开启自由自在的科研达人生活。用小 C 导师的话说,就是自己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
掌握核心技术,化身论文生产机器
小 D 属于勤奋+天赋型选手,大二暑假跟着刚刚回国的导师开始做课题。
彼时的他瘦瘦小小,穿着打扮有些不修边幅,一件白色的上衣能穿成灰色,那放荡不羁的发型总能引来侧目,熬夜加班做实验是家常便饭。
谁也没想到的是,后来的小 D 竟然成了实验室最大的黑马。
小 D 所在的学科比较小众,其中的核心技术对数学和计算机要求很高,哪怕是导师也不得精髓要领。但其导师识人用人本领较强,得到了支持与肯定的小 D 克服众多困难,充分发挥计算机编程特长,在一众数学和计算机能力偏弱的生物学研究生中脱颖而出。
只要实验室有课题,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小 D 挑选完毕,其他人才能有机会拿到,时间长了大家意见不断,奈何导师护着,只能望洋兴叹。
个人实力强,外加实验室平台好,从此实验室变成了他的家,他的文章源源不断地出现,犹如论文生产制造机器。
截至毕业前,小 D 以第一作者与参与作者身份在 CNS 及子刊发表论文十几篇,学校的奖学金和实验室奖金拿到手软。
不过小 D 一家独大的局面仅仅维持了两年,又一个科研王者出现。这个科研王者长处比小 D 多,短处比小 D 少,长江后浪推前浪。
由此可见,科研王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多方因素造就的。
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那么,这些真正的天选科研人有什么不同于普通科研人的特殊之处呢?我们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呢?
首先,不要被「标杆」吓到。
能成为科研王者的人,要有一副傲视群雄、轻装上阵的好心态。科研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很多普通科研人谈起科研,总是满面愁云、内心恐惧,天长日久就变成了被科研奴役的牛马。一点一点地从头做,避免一口吃个大胖子的心态,时间积累到位、工作干得扎实,成果自然随之而来。
其次,在科研上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位置。
有人擅长实验,有人擅长理论,有人擅长在生产实际中找到灵感,有人擅长在如山如海的文献里获取第一手信息。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多尝试、多与人交流,即使成不了科研王者,也能够相对顺利地完成个人目标。
再次,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读研读博的时间总是短暂而有限的,关注课题中最重要的部分尝试一切办法去解决,把技术练得过硬,抓大放小、有的放矢、量力而行,及时整理实验结果,随时调整和修改计划。
最后,最重要的是,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关注身心健康,才会有可见的未来!拥有了健康,即使成不了科研王者,也可以在人生其他方面创造出了不起的价值,祝所有科研人成为自己人生的强者!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天选科研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 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