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魂》里,天人降临夺走武士们的佩刀;《三体》里,三体文明侵占地球人的空间;《独立日》里,外星人威胁着人类族群的存亡……
我们从许多作品中,领略过不同作者对这类虚幻故事的新奇构想。大多数时候,人类仍旧保有主体性。他们抗争、他们呐喊、他们牺牲,只为换回最后一点尊严。
但在少部分的作品里,作者会残忍地抹杀人类的独立性,让他们彻底丧失自主权,沦为外星人的奴仆、宠物甚至是食材。
就比如,今天我想要介绍的这部,由韩国画师
Vivinos
发起、协同画师
Qmeng
及工作室成员一同制作的动画短片——
《异形舞台(Alien Stage)》
。
你或许都未曾听过、看过与它相关的热门视频。
但惊人的是,它在B站上斩获了7千多万播放
,一度与去年10月最强番《胆大党》势均力敌。
而在外网油管,它也维持着均集
一千万以上播放量
的骇人数据。
这也宣告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火热。
线上短时间内累积的巨大声量,同样为它线下水涨船高的热度推波助澜。官方的周边、签售、联名餐厅一个接一个。同人的二创作品、Only展会开始遍地开花。
于是,愈来愈多和我一样受宣传蛊惑的圈外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试探着点进了最初那个标注着【Alien Stage| Round 1】的视频,那个被我们误以为只是个百合向的小短片……
《异形舞台》的故事,发生在架空世界观下的渺远未来。
人类曾赖以生存的地球早已不复存在,而新生代的人类,也被彻底殖民,成为了外星人的宠物被培育长大。
其中,围绕宠物人类而开展的一档选秀活动
“异形舞台”
是宇宙中最受欢迎的节目。
如果宠物人类能在活动中夺得桂冠,他们的主人将会拥有无上的财富和荣誉。
因此,送宠物人类进专门的音乐学校进修然后去参加选秀,成为了风靡外星人社交圈的活动。
这一届比赛的序章,始于空灵而明澈的童声。
吟唱歌谣的两位女孩,跃过时间的罅隙,携手站在辽阔的宇宙舞台上。画面配合着音乐不断闪回,过往两人在音乐学校的幸福回忆,如同走马灯一样掠过观众眼前。
可当合唱的乐句行至最后一个音符,屏幕悄然定格在1票之差的比分上。
上一秒还在笑吟吟的粉发女孩,下一瞬却猝不及防地目睹了好友血溅当场。
耳边,外星人们正因鲜血而沸腾的欢呼,与倒在血泊中的少女相比,显得格外地讽刺。
是的,这档选秀的主办方为了寻求刺激与看点,设置了严苛的竞选条件——
票数低者视为竞选失败,当场枪决。
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属于外星人的斗蛐蛐比赛。
从第一场《铁线莲》的竞演,我们就能够窥探到整个企划的悲情底色。
即便宇宙的舞台再如何辽阔,也狭窄到无法安放另一个人类的生命。
按照惯例,你可能已经在幻想,失去同伴的主角如何在外星人舞台上大杀特杀二十几集。然而,剥去表层华丽的糖衣,你会诧异地发现——
《异形舞台》的剧情占比大约只有一集番剧那么多。剩下的,全是音乐。
没错。尽管前面我将它定义为一部动画短片,但更确切地说,
这是一部科幻风音乐企划。
什么是音乐企划?它与番剧、漫画不同。
既没有大量的台词、也没有连贯的剧情,仅仅靠几首原创歌曲与MV动画来构筑一个故事。至于世界观、故事信息则隐晦地融入了歌曲之中。
更为意识流的表达方式,让许多音乐企划存在一定的理解门槛。像比较有名气的“阳炎Project”,还是得益于改编动画《目隐都市的演绎者》的播出,才令更多国内二次元熟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单单笼统地去谈论从MV画面中解读出的只言片语,也应该将音乐也列入故事的范畴之中。
而音乐,恰巧是《异形舞台》的最明显的亮点之一。
多样化的音乐风格、丰富的意象、迥异的人声。即使不配合动画,它所表达的内核也能领略一二。
就比如,在《铁线莲》这首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铁线莲
。
它最为人熟知的花语,是
高洁,美丽的心
。从表象来看,这代表了两个少女将彼此认定为这肮脏且疯狂的世界中,唯一高洁的灵魂。
随着乐曲行进,黑发女孩SUA的死去,它的第二重花语也随之揭露——欺骗。
在一场非死即伤的竞技舞台上,为了能让粉发少女MIZI活下去,嗓音更贴合歌曲的SUA表演了更多的和声唱段。而动画中,你甚至能看到,她悄悄地把话筒放远。
铁线莲的第三重花语,“宽恕我,我因你有罪”则藏在了终末时MIZI的独唱里。
在这段演唱中,歌词“在深渊中绽放的希望”变为了“在深渊中凋零的希望”。既像是MIZI的忏悔,又像是她绝望地自语。
另一首歌《甜梦》,作为设定上节目的主题曲,则是巧妙地将画面信息以蒙太奇的形式呈现,围绕音乐歌词的大意铺设,提供更多层次的细节展现。
“主啊,请在歌曲结束时救救我”,
以及后面唱诗班一样的人声吟诵
“我的父亲,我的宇宙”
,这些直白略带谄媚的歌词,恰巧对应着动画里外星人如同参观马戏团的观众一样围坐在屏幕前的桥段,早已麻木的宠物人类也一齐观看着节目。
而霓虹灯般迷幻的前奏,如同宇宙一样深邃又冰冷的人声,配合着已经化为太空垃圾碎片的地球,
似乎在隐喻外星社会陷入了和曾经地球一样“娱乐至死”的糜烂现状。
《异形舞台》的音乐,不仅是传递剧情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塑造人物骨架的重要支撑。
乐器、曲风、歌词、唱腔,成为了区分不同角色性格的检测仪。它们共同组成一个载体,通过这些标签,观众也能迅速拼凑出对角色的大致画像。
摇滚的《Unknown》,描摹出乖张叛逆、个性张扬的银发少年Till;抒情的《Black Sorrow》,诉说了黑发少年Ivan对暗恋对象Till隐忍又难言的爱;古典、戏剧的《Ruler of my heart》则展现了上一任冠军Luca善于模仿、不择手段……
音乐短片,已经以多种表现形式融入大量的信息。不过一首歌所能展示的内容仍旧比较有限,为此作者们通过
额外的彩蛋漫画,插画,文章等形式,对故事进行了补充说明。
而主创Vivinos明亮画风下,独树一帜的阴郁特质,也让她在架构《异形舞台》的画面与分镜时显得游刃有余。
事实上,Vivinos特别偏爱创作这类型的故事。在创作异形舞台之前,就曾以类似的形式制作过几个恐怖小动画,而它们在国内也有着不错的传播度。
她的作品常以女性间的细腻情感为主线,结合暴力美学与心理惊悚,形成“少女×恐怖”的独特标签。
而用色丰富、略带昭和风味的人物设计,与剧情的阴暗、恐怖形成了极致的反差感,让许多观众为此上头,并在B站、微博积累了50多万的粉丝。
如此看来,《异形舞台》的火热似乎并不出奇。出色的音乐、简短凝练的剧情、精致的动画,前文所列举的这三者为它搭建了足够吸引人的血肉。
而区别于韩国大逃杀综艺对人性黑暗面的窥视,以及对于谎言和背叛的渴望,日本大逃杀对暴力美学的推崇。
《异形舞台》的大逃杀为角色塑造了令人遐想的情感纠葛,如同易碎琉璃般难能可贵。这,又为故事注入了灵魂。
最能佐证这一点的,就是前5轮比赛视频播放后持续攀升的热度,在第6轮Till与Ivan的比赛到达了顶峰。
故事中的四位角色SUA(A)、MIZI(B)、Till(C)、Ivan(D)彼此间存在着一段
她爱她、他爱她、他爱他的情感线。
所以第6轮的比赛,恰如最初MIZI与SUA的竞演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Till从没有接受过Ivan的感情。
于是,一直隐忍的Ivan在比赛进入绝对的劣势下,通过
“强吻,掐脖子,死在他面前”
,这三个激烈的行为,把人生最重要的两个命题
“爱和死亡”
打入Till的生命里,并借助“死亡”这个杀手锏,保证这一烙印永不褪色。
看上去,这是一场爱而不得的报复。但事实上,歌词里唱着
“即便你曾对我恶言相向,让我眼底满是疮痍,我仍愿舌尖相遇,哪怕毁灭也无妨”。
而画面里,Ivan假装敌意满满地掐着Till的脖子,也不过是希望能借此消弭Till对自己死亡的愧疚。
这种坦率又磅礴的情感表达在男性CP的助力下,让许多博主纷纷截取片段转发。《异形舞台》就这样迎来了一次大范围的出圈。
而它潜藏在糖衣外表下的苦涩夹心,又再次为观众们撕扯下娱乐工业的虚伪面纱——
当“偶像”的生死由投票决定,当“艺术”沦为生存工具时,台下坐着的那群外星人,成为了围观的每一个人,我们沉溺在这场娱乐活动之中,为之疯狂。
讽刺的是,弹幕上时不时飘过的评价:
“xx比xx唱得更好”,“xx更该死”,正是在给“观众是外星人的缩影”的这道证明题写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