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禾旅读
在这里,有来自海内外父母的用心体验,有易行有效的教育方法,有每周一期的专家讲座。和孩子一起旅行、阅读、成长,我们一起,终将改变他们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  托福写作学术讨论真题范文集3.0重磅上线!覆 ... ·  2 天前  
认真想  ·  主动信念·被动信念·愿望式思维 ·  3 天前  
太星小升初  ·  108丨京籍非密云户籍无房家庭,2025参加 ... ·  3 天前  
保研论坛  ·  预推免+107!上交+浙大+重大×3+中大×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禾旅读

我没有“笨”儿子,他只是,有点特别 | 青禾旅读

青禾旅读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3-13 13:36

正文

 青 禾 旅 读 

育儿育己,学以致用


欢迎加入讨论群

请在公众号中回复:入群


今天刷屏的文章是“笨”女儿的故事,让人感动。我却很不喜欢这个“笨”字,虽然应该是标题党的问题。


我的九岁儿子,也是一个曾经“慢”得让医生开出处方的儿子,今天渐渐跟上了同龄人的脚步。这原来是一篇两年前的旧文,现在补充了一些当时不忍心写的细节。


我想,相信孩子的“特别”,给ta来自父母的接纳和认可,才是抵御外界评判的最大力量。



我没有“笨”儿子,

他只是,有点特别


1


和女儿比起来,老二麦麦从小在各个方面的发育似乎要晚很多:翻身晚,走路晚,说话晚,心眼儿长得更晚。


麦麦小时候长达一两年的经典表情是皱着眉头,张着嘴巴,半睁着眼睛困惑地看你。你使尽浑身解数逗他,他也只是呆呆地看着,你不知道他看到了没有、听见了没有。


等你放弃了,过了一秒两秒,他好像琢磨过来了,先是眼睛似弯未弯,然后又过个一秒,才咧开嘴巴,呵呵直乐。那笑容,不象是被逗笑的,更像是自己心里美出来的。


一岁多的时候,麦麦就能一动不动悄无声息地一个人呆着,或是看着积木坐上一个多两个小时;喜欢把愤怒的小鸟整整齐齐地摆成一条队,头尾的角度不能有一点差池;叫他他常常充耳不闻,偶尔一个巨大的声响引他一惊,目光空洞地慢慢看过来又漫不经心地移走、


最让人担心的是,他很少看人,也听不见你叫他,最多是自说自话, 来来去去嘟嘟囔囔几个音节:da da, da da da, 或是,zhe zhe zhe。


不由得不让人和看过的孤独症的症状联系起来。唯一不一样的,是谁都可以抱,谁抱都是一个表情,从出生第一天到现在,没有一天怕过生,但也不见得对家里人更亲密。


2


小麦刚过一岁,因为家庭原因需要回国,却因为小麦的表现很纠结。


在儿医的建议下,去看了两个不同的儿童发育检测的专科医生。两次都一样,填了很多页的问卷,测了听力和视力,然后小麦被带到一边做了很久的评测。


两个医生都说,应该不是自闭症,但是他们都确认,麦麦确实比同龄小孩发育迟缓,已经到了需要尽快干预的程度。医生给我开了处方,证明我们有“资格”可以参加公立的免费的干预课程。


我们问了一堆为什么,其中有一个是:医生,为什么面对面和他说话,他没有反应?


医生说,有的孩子处理信息,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你们试试每说一小段话,停顿一下,让他有时间反应,然后再继续?”


就在诊所里,我们试着叫小麦的名字,然后等了一两秒钟,再继续说下一句。真的,小麦在我们停顿以后转过了头!


医生总结说,有一类孩子,学习新东西所需的信息刺激,要比别人多得多,才能学习吸收,也就是说,别人“举一反三”,他们可能要“举十反一”才能学会。你们家的儿子,很可能就是这一类。”


“是需要马上干预,不过“,医生又说,“如果你们是搬回中国或者印度,应该没问题”。


是因为,人多,有足够的刺激?


然后,我们搬回了中国。


3


两岁刚过,麦麦在国内开始上了幼儿园,在班里年龄最大,个子也最大。


我经常接到老师的电话,说麦麦比同班的孩子落后,协调性和灵敏度都差不少——比如,大家坐椅子,别人都坐好了,他却似乎总是坐不好,不是转了半天才坐上去,就是绊倒个三四次,才能坐好。


老师甚至问我,他是不是爱捣乱?因为下课了别人都去上厕所,他呆坐着东摸西摸,等到大家休息好了坐回来,他开始慢吞吞地往卫生间走,老师叫他回来,他总像是没听见。


又比如,老师交代事情,麦麦经常置若罔闻。和别人同时拿一个东西,着急了不知道怎么表达,经常一低头就要张口。


我请老师用手轻轻扶他的脸,对着他的眼睛说话,这样小麦就能听见。老师在电话里笑着说“不用,哪来得及,我一般就大喝一声,或者直接打他的手,就好了!”


难怪有一段时间,问学校是不是很好玩,小麦的答案从“好玩”到“我不太喜欢某老师”。


能想像被老师呵斥之后麦麦不知所措的小模样,我不由得担心,未来漫长的学校生涯,小麦该如何度过。


和麦爸讨论这事,麦爸开始没说话,然后认真地问了一句:

麦麦长大了,你觉得他能当个出租车司机吗?


我想了想说:应该可以吧。


麦爸说:那就行,睡觉吧!


后来我经常回想起麦爸的这个问题,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那段时间,我和麦爸都特别忙,每天都要忙到快一点。晚饭后留出来的亲子时间,又常常被女儿的疑问、作业等等用去,因为小麦总是一个人在玩玩具,安安静静的,不出声音也不出状况。他还是一样,和谁呆着也没关系,和谁也不多亲近。


我有些担心,可是能找到的时间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和他俩“现编”故事,就是他们可以随便出一个题目,我现场编故事。小麦出的题目一般没什么新意,当姐姐要求讲“紫色的月亮”,小麦只会亦步亦趋“一只黑蚂蚁”,惹来姐姐一阵笑。我只能刻意在小麦的题目里多花心思,尽量编得长一点儿,尽量说得奇诡一点儿。


讲完故事,一般就是亲个脸蛋就告别,在麦麦这里,我们嬉戏着尝试各种问答“妈妈生气的时候,还爱你吗?”“妈妈上班的时候,还爱你吗?”“麦麦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妈妈还爱你吗?”


开始麦麦不时有一丝惊疑,无数次问题后肯定的“爱!”以后,他渐渐放松下来,也开始笑着点头“爱!”,姐姐占用“资源”后,他的落寞也越来越少,而是经常自己笑嘻嘻地跑过来听我给姐姐讲题,或者凑热闹。


在那段忙碌的时间里,这个睡前问答,是我能想得到的,给这个不爱表达的孩子唯一的确认。



5


三四岁以后,老师的反馈慢慢就变成“麦麦最近进步很大啊,和其他孩子差不多了”,当然,还有后半句:”“就是还……”


呵呵,反正,开出租车是越来越没问题了。


渐渐地,麦麦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偏好。


他喜欢画画。跟姐姐比,他更能抓住特征,寥寥几笔,很是可爱。


喜欢拼积木或乐高。一玩就是一两个小时,除了“有好吃的”“啊,有巧克力!” 能吸引他抬头张望一下,其他什么都不能让他分心。


有一段时间,他一回家就冲到自己房间里,把拼好的小人小车摆得整整齐齐,直接趴在地上看,嘴里念念有词。虽然偶尔有阵型变化,但更多时候就是趴着凝视好长时间,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我已经不担心了。


他还是会很慢,每天上幼儿园满地找东西,认真又费劲地扣扣子穿鞋子,我们一般就在旁边等着。因为他自己很在意不能迟到,所以提前催他开始,他也很接受,就是在门厅里,大家都要等很久。


然后就有一天听到老师表扬:小麦的自理能力很强!我们知道,只是他练习的机会比别人多而已。


6


再后来,麦麦时不时会给我一些惊喜。


五岁多时,我发现他能心算两位数加减,而且不慢。他自己说是从“植物大战僵尸”里学的,还给我讲解:“妈妈,你看啊,“植物大战僵尸”里的阳光是25分一个,所以可以用25凑数,比如,31+17,就是一个比阳光多6分,一个比阳光少8分,加起来是两个阳光差2分,所以31+17是48。”


一天和他一起外出,车上麦麦一直不说话看着窗外,忽然自己嘟囔了一句:单数和单数加起来是双数,双数和双数加起来也是双数。


我随口问他:那什么加起来是单数啊?


麦麦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说:一个单数和一个双数加起来也是单数。


我问为什么呢,麦麦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非常笃定地说:你看,双数可以分成一模一样的两半,单数拿掉一个,也分成两半;然后两个两半混在一起,原来拿掉的那一个就多出来,没有人跟他分两半,所以就是单数。


我索性继续追问:那单数加单数为什么是双数呢?


麦麦憨憨地说:“我不知道怎么说通,唔,你看,一个单数,要分成两半,不是有点参差吗?另一个单数,也有点参差,他们合在一起,就能分成两半了。所以就是双数啊。”


我大呼:“好像是诶。你真棒!”


麦麦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叫道:“妈妈你不许骄傲!那样我会退步的!”


7


上了学前班,小麦的认真显出了好,在座位上一动不动,皱着眉头听课。听到老师说“你们家孩子真聪明”的时候,我记得麦爸连问了好几下“真的?老师不会认错了人吧?真是说我们家小麦?”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因为怕小麦在班级里受到特别对待,我纠结过的公立私立问题,因为学前班的经历,彻底烟消云散了,我们就近上了家门口一所不算顶尖但应该还不错的公立小学。


很快,小麦又以“许三多”式的一板一眼,赢得了“学霸”的信心。他的作业写得很慢,可是每个字都像刻钢板一样;他很容易忘事,可是每天都会按着记作业的小本一个一个地对照该做的作业;他不会变通,作业本在学期中丢了,抹着眼泪写到深夜,非要从最开头补起。老师让背的书,他也会觉得难,在椅子上扭来扭去,可是快到睡觉的时候,还是不说二话地开始读。


读完二年级,我把小麦连根拔起,搬回了美国,事先没有补习英语,只来得及跟他打个预防针 “你的英语可能会要学一段时间,才能听得懂跟得上”,然后花了几个月时间,给他物色了一套英语题。他老老实实地写了两个月,五个月过去的时候,基本过了关。


有一天,我刚表扬了他字写得很好,小麦对我说:


“妈妈,我觉得人没有聪明和不聪明的区别,大家都是一样的,只有努力和不努力的区别。你看,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不怎么努力,表现就不怎么好,学前班开始,我很努力,就越来越好了。”


忽然觉得,这九年来,小麦才是我一路的老师。


想起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赋予的独一无二的礼物。虽然成长的速度不同,但只要耐心地浇水、施肥,他一定会慢慢开花,结出与众不同的果实。


我想,我终于等到了小麦的花骨朵。


✄---- 欢迎转发、欢迎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