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城市观察 | 龙瀛:城市空间“找茬”师 ·  昨天  
中国城市规划  ·  央视解读 | ... ·  4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视点 | ... ·  4 天前  
中国交建  ·  阿狸的夏天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每日毅讯|JAMA子刊:降压药物降阶或可保护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10-02 08:00

正文

每日毅讯

+


对老年人而言,降压治疗除了需要依据国际指南,往往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合并疾病、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调整。比如,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者衰弱的老年人,降压治疗的目标可以适当放宽。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经常存在需要降阶处理,简而言之,就是对老年人的降压药物剂量和数量进行减少。但是,这种降压治疗的降阶处理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较少。近期,JAMA:Inter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在老年护理医院进行的长期随访队列研究,探讨了这一话题。


这项队列研究采用了模拟试验的方法,入组了2006年至2019年间在退伍军人事务(VA)长期护理机构居住的65岁或以上、居住时间至少12周的参与者。排除了未被开具抗高血压药物、血压大于160/90毫米汞柱或有心力衰竭的参与者。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如果用药稳定4周,则被分类为减药组或稳定用药组,并进行为期2年的跟踪,或直至死亡或出院。同时进行意向治疗(ITT)分析。在符合协议分析(PP)中,转换治疗组的参与者被剔除。随访期间的认知功能测量使用序贯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治疗权重的逆概率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符合PP分析包括了剔除权重的逆概率。数据分析从2023年5月1日进行到2024年7月1日。降压药物降阶处理的定义为降压药物总数的减少或药物剂量减少30%,至少持续2周。


主要结果和措施:认知功能量表(CFS)被分类为认知完好(CFS=1)、轻度受损(CFS=2)、中度受损(CFS=3)和严重受损(CFS=4)。


研究结果显示:在45,183名长期护理的参与者中,12,644名(平均[标准差]年龄77.7[8.3]岁;329[2.6%]女性和12,315[97.4%]男性)和12,053名(平均[标准差]年龄77.7[8.3]岁;314[2.6%]女性和11,739[97.4%]男性)分别符合ITT和PP分析的要求。在随访结束时,12.0%的居民认知功能障碍CFS加重(得分更高),7.7%的居民CFS改善(得分更低),减药组有10.8%和稳定用药组有12.1%的居民CFS得分恶化。在PP分析中,与稳定用药组相比,减药组每12周进展到更差CFS类别的几率减少了12%(比值比,0.88;95%置信区间,0.78-0.99)。在有痴呆症的居民中,减药组的认知功能下降的几率减少了16%(比值比,0.84;95%置信区间,0.72-0.98)。这些结果在ITT分析中保持一致。



毅讯点评

在本项长期随访的队列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阶治疗与认知功能保护有关,在存在痴呆的老年人中这种保护作用更加明显。本研究提示,对于老年人个体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新版指南强调强化降压的背景下,提出对老年人个体化降压治疗的重要性,有着非常必要的临床意义。我们除了要重视在机体上衰弱的老年人,在心智方面衰弱的老年人也同样需要我们重视(比如需要在护理医院照顾或者已经有老年痴呆的人),需要引起我们对这些人降压目标的思考。然而,本研究作为队列研究也存在其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两个方面。首先,这种降压的降阶策略的原因没有明确。这些老人是因为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还是因为患者拒绝、或者出现功能障碍才出现了减药的情况,数据不是非常清晰。由于没有做干预起始原因的分析,可能研究的结果会出现相反的情况。除此之外,本研究的研究人群也绝对不是正常状态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其研究人群是在护理医院需要照顾、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1级高血压且没有房颤的老年人、对于本研究的任何解读均需要在以上前提条件的框架下进行。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article-abstract/2823919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