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复盘Pro
简单复盘、诗意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爱好者  ·  刚刚,OpenAI 上线 Deep ... ·  3 天前  
九章算法  ·  北美码农「找工咨询1v1」服务来了!FAAN ... ·  5 天前  
九章算法  ·  美国正在萎缩的行业!华人千万别碰! ·  5 天前  
九章算法  ·  疯狂给码农“砸钱”的公司!Top3完爆大厂! ·  3 天前  
算法爱好者  ·  o3-mini 碾压 DeepSeek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复盘Pro

害人的爆赚

简单复盘Pro  · 公众号  ·  · 2024-11-02 20:22

正文

今天是第八篇。

我之前认识一个读者,他在几年前,高位重仓买新能源,短期被套之后,就拿着新能源是什么百年大战略来蒙蔽自己,一直拿着。

结果也不负所望,在他的坚持“大格局”持股和百年大战略的借口上,这只曾经算是新能源里最热的当红炸子鸡,股价跌掉了70%以上。

据我所知,貌似他在过去几年经历过的这种“当红炸子鸡”不止一个,什么新能源,医药,消费,好像均有涉猎。结果雷同。

很长一段时间,他一方面绝望的问我怎么办,另一方面痛骂A股是吃人的时长。

首先,你说这种重仓深套,谁能给建议?让他割肉吧,万一来一波大反弹呢?让他持股坚持吧,如果阴跌遥遥无期呢?

对于有成熟交易体系的选手,优势不在于能够在这种局面下,去处理得当;优势在于,大概率不会陷入到这种局面。

而为什么不会陷入?一个简单的公式:当一个买入,第一反馈不好,买入逻辑似乎没有被应证,甚至有失败的迹象。那么最多设置好一个亏损符合或者验证市场,过了不行,就果断割肉。

再或者,觉得不爽了,闭眼割肉,重新开始。

这两个策略,都不是当下对于那只亏损个股处理的最优策略,但是是最朴素有效的平庸策略。

很多时候,平庸但是长期有效的策略,才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他可持续。

好比,武林高手和普通人一起掉到粪坑里,谁都不会优雅,武林高手身上不会比普通人少沾一坨屎。爬出来就是胜利。

其次,A股有风险这件事情,不是你亏了假惺惺的意识到。是你入市第一天,开户第一课,合规就反复跟你强调的。不需要事情发生了,才装模作样的恍然大悟,以为发现了什么新大陆,新真理。

然后这两天,他又兴冲冲的跟我讲,他找到新思路了,最近做了诸如什么润和软件,中国长城。得出结论,原来想赚钱,要做短线活跃股啊。

我一听,头都炸了。

这个因为曾经“高位格局大战略的长线选手”(务必注意,这里带了双引号),心灰意冷的离开股市,然后因为A股暴涨之后,又杀回市场,并且开始“发现”短线能赚钱了。

我看着他,不由自主想象到了另一个画面,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他又绝望的告诉我,A股短线风险太大了,吃人不吐骨头,该怎么办。

真觉得很荒凉。

前两年,在熊市里,很多读者跟我说,割肉了,从此离开A股了。

我给的建议都是:

A,我建议你现在不要离开,因为你现在离开,但我猜测你大概率不会真的离开,你一定会在牛市的高点,再忍不住杀回来。你会再接一次盘。

B。如果你要离开,我建议你好好决定,就是不论A股以后怎样,你都别回来了。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才可以离开。

大熊市的低点(不一定是最低点),心灰意冷的离开;然后牛市的高点(不一定是最高点),又兴致盎然的回来,小心谨慎做几笔,吃到牛市普涨的赚钱效应,信心越来越足,仓位越铺越大,最终在高点疯狂,然后被套,然后又开始牛市分歧幻想,最后再度深陷其中。

这是很多普通投资者的循环。

你以为这是选时的错误,其实不是,其实是过于试图占市场贝塔便宜的错误。

很多人老喜欢讲什么牛市新股民,老股民的差别。

就我看到的,就我感受到的,这波行情赚的最好的,还是那些在熊市里锻打锤炼,然后在牛市里一飞冲天的老股民。

一个牛熊周期,成就一批人。

很多人很在意当下的赚钱效应或者风格化。

什么是赚钱效应:就是牛市或者熊市。

什么是风格化:就是当下比较好赚钱的手法。

其实这个并不是底层逻辑,这个只是应对的细节。

真正的底层逻辑,(9月22日那篇文章已经写清楚了)。

过于在意已经发生的赚钱效应或者风格化,本质都是一种接盘行为。换句话说,涨了才相信。

比如9月22日的文章,我当时重点提了两个大机会,指数与北交所。

而上周有一个留言,让我啼笑皆非:

一个北交指数,涨了一倍多的行情,而却能在高点买入,然后马上爆亏(我猜测买完至少先亏30%),靠死扛,最后拿到可怜的十来点收益。

这已经不是什么看的对或者看不对的问题了。

但凡行情再弱一点点,都赚不到钱。这里面的方法问题,没有意识到吗?

但凡北交在弱一点,没有那么快再新高,比如主板指数。有多少人在10月8日追高买入,然后套了死扛,现在还套着。

诸如这个:

这就是典型的过于占行情贝塔便宜,忽视节奏的典型。

你真以为不看节奏,无脑干,就能在这个市场长期赚钱?这是对所有人在这个交易市场,坚持,思索,不眠不夜研究的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这个市场的不尊重。

这是赌徒思维,没有未来。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

请问那位高位买新能源然后一直坚信所谓价值,长期持有的读者的经历,能说明A股不适合做价值投资吗?

同时,坚持做短线投机,然后脚踝斩的人比比皆是,他们的经历能说明A股不适合做短线投机吗?

再或者,你最近在A股短线,买了几个抱团龙头票,赚钱了,就能说明抱团股很好赚钱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在我的理解里,不仅仅交易,做所有事情,都要遵循一个准则:

最终证明可持续的,有长期正反馈的,一定是不因当下的好坏,都在坚持;同时在证明有效的基本框架里顺势优化,不会左右横跳。

坚持:在熊市的时候你也在,那么你才能吃到牛市的的全程红利。(有多少10月8日涨了才来的人,在没有合适方法的对应下,现在依然深套着。)

顺势优化:不是你做长线,然后看短线赚钱,就抛弃长线去做短线。也不是短线不好做,就抛弃短线去做长线,而是在长或者短的框架里,去优化细节。

人再有精力,智慧,也架不住你不断地推倒重来。

有多少人,在交易里,其实是不断推倒重来的,根本没有积累。

就比如最近很火的,呼家楼,六一路,你可以注意一下,他们沉淀,崭露头角是什么时候。你光看到他们一飞冲天的时候,却没注意到他们是什么时候沉淀,崭露头角的。

还是上面那句话:一个周期成就一批人。

从来就没有什么黑马,什么异军突起。都是一个艰难修炼的过程。

我也知道,很多人的想法很朴素:要求很低,在股市里,也没有什么大志向,也不想什么财富自由,就是想赚点工作外的小钱。

但是我想告诉你:

银行理财,一年能够稳定5%盈利的,都要哄抢。你凭什么觉得你这个“赚点小钱”很容易?

当然,你要说赚点小钱要求不高,也可以,但你至少要顺应一些方法吧?

什么是方法:比如短线,就是注意节奏。

关于交易方法,我曾经总结过一句话:

追高一定是短线,中长线一定是低吸。

注意这两句话的顺序:

不是:追高一定是短线,低吸一定是中长线;

而是:追高一定是短线,中长线一定是低吸。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是追高买的,不管什么逻辑,你都要注意短期反馈。

就比如10月8日,很多人觉得牛市来了,然后无脑去买,可以买,但是你要明白,这里是追高点,你要注意短期反馈的。

否则很容易陷入,买了先被套,套多了,套久了,你可能就没信心了。

因为不管趋势如何,短期涨多了,调整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中长线一定是低吸的意思是:因为你要拿很久,所以你至少要避免短线波动带来的震荡(它与长逻辑对错无关)。

就像我曾经举过的一个例子:小康股份(塞力斯)

事后来看,这是一个超级长逻辑牛股,但是短期波动巨大。

如果你是短期高点追高买,那么你买入就亏钱,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月度级别)都是亏损的,这会影响你的持股信心。

最终,明明逻辑没错,但是因为你追高买入做长线,一买入,就深套30%以上,而且套你几个月。那么等它下一波上涨,你就很容易拿不住。

要说炒股很容易,也可以,那就是你按照“ 追高一定是短线,中长线一定是低吸。 ”这个基本框架,然后去里面填充细节,优化。

而不是左右横跳。

很多人就是害怕,涨了会一直涨,不会回调。然后追涨,然后被套了,又拿长逻辑好来麻痹自己。最后酿成大亏。

其实,你要相信,周期永恒。

趋势的尽头,是周期。

祝好。



不知不觉,发现这波大行情前后写的文章,与市场的走势演绎很配合,很适合当一个系列笔记。所以,就上来继续补充。

把这个系列就取名叫: 绝地反击型牛市交易笔记

第一篇: 市场的底层逻辑 (9月22日,处于市场有苗头,但未启动)

第二篇: 牛市需要安静,坚定 还有这些策略 (9月28日,处于市场已经启动,但阶段处于初期) (这篇文章里,留言互动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内容,良性互动真是让人很愉快。)

第三篇: 牛市明牌高潮后的买票思路 (写于10月7日,市场处于短线高潮明牌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