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成立,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GC开放社区  ·  实体机器人Figure ... ·  6 小时前  
AIGC开放社区  ·  实体机器人Figure ... ·  6 小时前  
时代财经APP  ·  “新贵”DeepSeek招人出手阔绰,实习生 ... ·  2 天前  
时代财经APP  ·  “新贵”DeepSeek招人出手阔绰,实习生 ... ·  2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2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热搜第一!微信又上新功能 ·  2 天前  
商业周刊中文版  ·  美国年轻人:中国互联网实在太酷了! ·  3 天前  
商业周刊中文版  ·  美国年轻人:中国互联网实在太酷了! ·  3 天前  
Founder Park  ·  硅基流动上线DeepSeek ... ·  5 天前  
Founder Park  ·  硅基流动上线DeepSeek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欧美新能源政策对我国企业出海影响几何 | 国别研究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公众号  ·  · 2025-01-20 19:30

正文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重塑之际,欧美为继续掌握全球汽车行业的话语权,出台一系列新能源政策提高中资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此举成为我国新能源车企扩大出海规模的关键变量。


01



欧盟新能源产业政策


近年来欧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覆盖了原材料、零部件、整车及回收利用等新能源汽车整条产业链。具体来看,《关键原材料法案》对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原材料和回收材料提出了限制性要求;《新电池法案》对电池及其回收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净零工业法案》明确将电池和存储技术列为战略净零技术,并提出了具体的本土化目标;《碳边境调节机制》提出对汽车主要的材料钢铁与铝征收碳关税;《欧盟车辆设计循环性要求与报废车辆管理法规》重点关注汽车的循环设计及报废汽车的管理,并规定了车辆制造商的一系列责任。

表1 欧盟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政策内容概述



02



欧盟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本土化目标或迫使企业赴欧投资。 《关键原材料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每年战略原材料需求量的10%来自本地开采,40%在欧盟加工,且各战略原材料的年需求量来自单一第三国的比例不应超过65%;《净零工业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制造产能达到欧盟部署需求的40%。欧盟这一系列政策的生效或将破坏基于经济规律形成的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格局,加剧关键原材料的全球争夺,进而迫使我国企业加大在欧盟的投资布局。

碳关税增加产品成本,征收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 虽然《碳边境调节机制》在实施初期仅涉及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等产品,但影响了全球新能源企业低碳转型的路径。一方面,钢铁和铝等产品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材料,随着在欧盟的投资项目投产,对于相关产品的进口需求增加,碳关税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欧盟市场上投放的关键原材料提供环境足迹声明,《新电池法案》则将碳足迹作为能否进入欧盟的重要指标。未来欧盟或将进一步扩大《碳边境调节机制》覆盖的行业范围或出台相似政策,对电池、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原材料进口征收碳关税。

对赴欧投资企业提出更高的材料回收标准。 从欧盟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欧盟尤其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新能源车企产业链从原材料到电池再到报废车辆的回收,均作出了较高的要求,《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到2030年欧盟每年战略原材料需求量的25%来自回收材料;《新电池法案》针对废旧电池与材料回收、新电池包含回收材料均设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欧盟车辆设计循环性要求与报废车辆管理法规》要求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实现报废车回收综合管理,提高材料回收数量、质量和价值,并确定了车辆生产中回收钢、铝及其合金、镁及其合金,钕、镝、镨等稀土金属的最低使用比例。这将提升企业对回收利用技术的标准,迫使企业不得不调整原有技术以及引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门槛要求和企业成本。

对废旧电池回收提出更高要求。 《新电池法案》对废旧电池从回收到运输再到处理都提出了高要求,要求电池生产商需建立覆盖各成员国全境的回收和收集网络;废旧电池的运输必须符合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相关要求;废旧电池的处理需具备在欧洲当地处理的能力,若不具备,则需将废旧电池出售给当地处理企业或运至第三方国家处理;废旧电池处理要求,不以地域为限,都需遵从欧洲本土环保要求,并向成员国主管当局报告处理情况,证明处理条件符合法案要求。欧盟对废旧电池回收和环保的高要求,直接造成回收成本上升,我国企业需改进环保技术以达到欧盟标准。这都将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赴欧投资的重要因素。


03



美国新能源产业政策


美国较早开始探索推广包括电动和混合动力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并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措施。特朗普的上一执政时期美国绿色能源政策出现了显著倒退。但由于美国社会已形成了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共识,尽管联邦政府支持减少,但企业和相关机构仍在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

表2 美国联邦政府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立法一览


04



美国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因补贴和税收抵免范围与标准的限制,美国企业可能会减少对中国企业的依赖。 目前,美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采用的大多数电池关键矿物不符合国家的补贴条件,且美国国内企业因依赖中国电池组件,亦无法获得补贴。《通胀削减法案》的实施,可能会使得美国企业减少对中国企业的依赖,或减少中国电动汽车的销售,这将对中国车企开拓美国市场形成较高壁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