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及时,权威的眼科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昌晚报  ·  太突然!她宣布离婚! ·  5 小时前  
南昌晚报  ·  太突然!她宣布离婚! ·  5 小时前  
煮娱星球  ·  不是吧...她怎么又扑一剧啊?! ·  昨天  
财宝宝  ·  如何相亲? ... ·  2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  2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惟视讲堂】张丰菊教授:有了高度近视,我们该何去何从?

视远惟明·惟视眼科  · 公众号  ·  · 2018-08-25 16:32

正文

编者按:

眼睛是人体唯一的视觉器官,让我们可以感知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在高度近视的人群中,这种色彩斑斓可能会换了一种样子。高度近视究竟会对我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让我们进入张丰菊教授的知识宝库一起感受一下。


在Vision China2018(视觉健康 创新发展论坛)上,高度近视得到了眼科和眼视光同道们极大的关注。这些视觉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和方面讲解了高度近视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而张丰菊教授主要讲解了高度近视的危害以及成人近视屈光手术的合理选择。


国内高度近视发病特点


据张丰菊教授介绍,中国近视的人群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量大,中国有4-5亿近视眼。2.发病年龄提前,近视发病呈现低龄化,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40%。3.容易发生病理性近视:约有1千万的病理性近视人群,且高度近视将持续增加。4.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因为具有一定的致盲性,高度近视已经被列入2020防盲行动里面。


北京地区近视发病率

据文献报道,北京4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近视患病率达22.9%;而北京市中小学生近视率为53.8%,并且近视与年龄、视近距离、视近持续时间及家族史等有一定关系。有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近视的患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7岁年龄组为39.3%,10岁年龄组为68.8%,11-17岁年龄组为89.4%。以上数据无不表明了近视的高发态势。


为什么要重视高度近视?

合并白内障: 到了一定年龄后,由于营养缺乏会使晶状体发生核性白内障,使原本就是高度近视的眼睛度数进一步增加。如果这一部分人相对比较年轻的话,在做完白内障手术后比较容易继发后发性白内障,需要进一步行YAG激光将后囊膜切开,而对后囊膜的处理会进一步造成对玻璃体的扰动,最终可能会使眼底出现像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对人眼视功能影响比较大的并发症。


合并开角型青光眼: 高度近视到了晚期后,合并开角型青光眼的比例是正常人的2-3倍。因为高度近视的视网膜相对比较异常,当合并开角型青光眼后会对早期的诊断造成混淆,有一定的困难。


高度近视眼球的变化

巩膜是近视的最终效应器官 正常巩膜外基质的胶原纤维约为90%,以 I 型胶原为主,而高度近视则会造成 I 型胶原合成的减少,胶原纤维的变细、排列的紊乱、密度的减少等一系列变化,最终使后极部的巩膜变薄延伸扩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高度近视的治疗

对效应器官的处理 2004年,Wollensak等对巩膜的紫外光——核黄素胶原交联术进行了最早的尝试,发现该交联法可以增强巩膜的生物力学强度。张丰菊教授的团队从2000年也开始了这一方面的研究,用兔子眼验证交联法的安全性,用人死眼验证有效性并且使用恒河猴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使用交联法可以加固巩膜的生物力学,但是因为检查手段的限制,其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飞秒激光及准分子激光: 角膜屈光手术之所以可以在我国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保障。自上世纪80年代RK手术开展以来,经历了1993年开始的PRK,1996年的LASIK,2004年的LASEK,2005及2006年的FS-LASIK和epi-LASIK,一直到现在广泛开展的FLEX和SMILE TPRK手术。技术上越来越进步,医生的手术手法日益娴熟,使一些具有高度近视的爱美人士得到了治疗的途径。


SMILE手术特点:

  • 创口相对密闭无瓣

  • 角膜上皮下神经丛保留完善

  • 眼表功能恢复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