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熙和艺术
熙和美术馆拥有专业的艺术展线,完善的配套展示设施,现代与古典气息交融,开阔美观、艺术氛围浓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熙和艺术

为何富人更爱收藏书画?

熙和艺术  · 公众号  ·  · 2019-11-09 16: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被称为“艺术品中的软黄金”和“挂在墙上的原始股”的书画,自古到今都是收藏市场的宠儿。被称为“艺术品中的软黄金”和“挂在墙上的原始股”的书画,自古到今都是收藏市场的宠儿。

近年来,中国富豪买家频频出手,购得天价艺术品,这种强劲而疯狂的购买力,不仅是在国内,也在国际拍卖舞台上频繁亮相。他们越买越多,越贵越买,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股中国旋风,其影响力令全球瞩目。


以204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的高价拍得莫奈的作品《睡莲池与玫瑰》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以29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元)的高价拍得毕加索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


以人民币10.84亿元拍下莫迪利安尼作品《侧卧的裸女》的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益谦。



纵观全球富豪,在掌握了大量财力之后,第一选择就是收藏大量书画。除了书画本身特殊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富豪们更多地还是注重书画在财富和文化上的“炫耀”成分。


这是构成富豪自身企业、生活软实力的一部分,如博得公众关注,宣传品牌精神,综合收益更高,还有财富传承的重要价值。


收藏书画艺术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大有裨益。法兰西第一银行就热衷于本土化艺术,银行开到哪,收藏就做到哪。每次来客户,接待人员会用十几分钟时间领着来宾参观,展示企业文化。


纵观全球,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傅抱石说过:“国画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大的表白,也是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形式。”书画艺术是国家、民族的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记忆,承载精神血脉,展示着一个民族的伟大魂魄。




大到国,小到家,艺术品的价值都远不止于花鸟风月。一幅好画,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和心血,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凝聚艺术家对人文、历史等多方面的思考与生活的感受。


书画收藏能满足人们的多重需求,怡情养性、陶冶情操、教育子女等等,一个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氛的教育环境,往往能孕育出最优秀的子女。中国自古文人学士,无不是书香门第出身,可见一斑。



此外,书画收藏还可以获取知识,积累学习研究的资源等,中国自古绝大多数思想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都拥有不菲的收藏,在收藏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藏。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素质人才需求大增,可以想象,书画收藏必然将越来越大众,越来越热门,形成一股潮流。


“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代”,父母奋斗一生,能留给孩子的,除了总归会花完的有限钱财之外,还能留下无穷的精神财富,只有思想和智慧才能受益终身。



本文部分内容源自网络,精编整理分享(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经典回顾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