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几十年来一直关心科举制度与当下的高考改革,并通过研究科举制度的利与弊为高考的改革寻找突破口。早在十几年前,他就以理性捍卫高考,批驳那些提倡取消或者废除高考制度的专家学者。在刘海峰看来,科举考试与高考制度非常相像,两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都体现着公平与正义。其次,科举和高考都是由国家、政府来举办,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但是,科举制度和高考一样,在历史的发展中都遇到了问题。 比如高考和科举一样,只看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看平时的表现;高考和科举都是竞争性考试,这必然会给学生们和古代的士子们造成巨大的压力,加重他们学习读书的沉重负担,扼杀了他们孩提时代娱乐的天性。面对这些问题,刘海峰提出,未来高考可以进行两次模拟考试,第一次由国家统一命题,第二次则可以根据每个大学自身的情况,对第一次考试达到分数线的学生进行面试。这样,既保证了公平,也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刘海峰还通过研究科举考试,提供了高考中如何解决公平和效率的矛盾。现在,虽然高考实现了程序上的公平,但是因为各省直辖市录取分数的不同,往往有些省份因为人口多,录取分数则变得非常高,而一些发达城市则录取分数特别的低。刘海峰发现,古代科举考试时期同样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北宋时期,因为南方富庶,教育资源多,科举考试往往榜上有名的多是南方人。北方历经战乱,百姓生活异常困苦,能够考中的人少之又少。针对这一问题,史学家司马光提出要按照各个地区的人口比例进行录取,而文学家欧阳修则针锋相对,认为要唯才是举,不能让有才华的人落榜。
刘海峰从这段争论中,看到当下高考改革中应该改革的症结所在,即要在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未来的改革应该思考如何保证落后地区的考生的公平问题。正如刘海峰在书中所说:“高考改革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社会现实,必须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深厚土壤。只有如此,我们提出的高考改革方案才不会脱离实际,才具有可行性。”
这其实也是我们在高考时期梳理科举考试历史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