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
是一个承载着无数南北往来客的地方,如今在上海,大大小小的车站很多。
比如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桥等火车站就有十几座,在这些地方,每天上演着无数人的悲欢离合。
然而,对于老底子上海人来说,一提起车站,脑海中的第一印象,肯定会停留在
1987年!
这一年,一座承载着上海滩的几多风雨和沧桑变幻的百年历史的车站就此谢幕!这一刻同时也预示着属于那个时代的人的记忆告一段落。
如今这座车站正逐渐在上海人的脑海里淡忘,他就是——
“老北站”,
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只有老上海人才会这么叫。因为真正的老北站现如今已不复存在,只成为了一个模糊的地名。
但是作为一个学霸,头条菌怎么甘心错过这段如此精彩的历史呢?所以为了更加清晰的还原“老北站”,头条菌要先给大家上节历史课恶补一下哟~咳咳!
老北站的诞生与落幕
在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次年,沪宁铁路上海站(即老北站)启用!
1916年沪宁铁路与沪杭甬铁路(今沪杭铁路)接轨,沪宁铁路上海站成为沪宁、沪杭甬、淞沪三条铁路交汇点,站名改为“沪宁、沪杭甬两路总站”。
因该站位于上海北部,俗称“北火车站”,简称“北站”。
1987年底,新客站正式启用后,往常热闹的上海北火车站在上海的历史上退役了。
这座老北站的货运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天有20列货车到达,棉纱、蚕茧、火柴、肥皂、时髦的服装、当天出版的报纸都通过铁路昼夜传递。
(沪宁、沪杭并轨,上海北站揭彩)
随着老北站的落幕,这座生存了
仅78年的老火车站
,永久的成为了历史!很可惜,头条菌没有亲眼目睹过老北站的风采!
不过在上海,这样的遗憾一定不会存在很久!因为头条菌知道,只要有博物馆的地方就一定有历史!所以,学霸头条菌今天就来到了这里——
2004年,为了
还原那段铁路历史,上海铁路局在建局55周年之际,在老北站的原址上,按照
原比例80%
复原
了“上海老北站”!
于是上海铁路博物馆建成了。
还没进入上海铁路博物馆的大门,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迎面扑来,一座
红白相间的英式古典风格建筑
十分耀眼!
哇哦~这里就是“老北站”啊!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他完全汲取了老照片中的“老北站”的精华之处,整座建筑风格、楼层、方位完美的“复原”了老北站。
错过“老北
站”的前世衰败
遇见“老北站”的今生繁华
老北站原貌(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座
英国古典风格的建筑
,正面是两个对称的塔楼,对称和水平分划的元素体现得比较明显,外形简洁,窗户宽大,外形看上去凸凹起伏。
不得不承认,上海铁路博物馆完全造出了老上海人心目中“老北站”的模样,看到他就能想起那一幕幕交织着喜怒哀乐的悲欢离合。
老北站新貌(上海铁路博物馆)
老北站开站初期,每天有10对旅客列车出发和到达,共有1000多名旅客在此来来往往,相聚与分别的一幕幕就在这里上演。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上海铁路博物馆,园内的小广场开阔而又明亮,
面积达到了1000平方米。
站在园内,还能听到旁边的铁路上疾驰而过的火车声响,还有不远处地铁站台的报站声,让人仿佛回到了几十年以前!
驶进驶出的是火车
来来往往的却是人生百态
再往里走,两辆老式火车头实物高大威武伫立在眼前,当你走在火车头旁边,仿佛能听到远处疾驰而来的鸣笛声,如真实版火车奔腾而过!
蹲下来细看,车轮虽然被刷新过,但从大气的钢铁架中依然能窥探到几十年前中国铁路的风采!
在博物馆的右侧,还有个迷你版的老式火车模型哦!
月台上有故事的“绿皮火车”
请把它留在相机里
还有一节看似是经典的绿皮车厢,其实这是宋美龄的公务
“花车”
,如今作为文物停在了上海铁路博物馆这里的大院!
而一旁是火车站月台,一处拍照留念的好场景,把记忆留在相机里,等到几十年之后再去怀念!
据说当时“老北站”里的售票房只有20平方米,行车房仅有售票房的一半,而旅客乘车的月台则是泥土夯制而成。
尽管车站很简陋,但毕竟是自己的,所以当时上海老百姓都踊跃来乘坐,有钱的公子小姐自不待言,就是那些拉黄包车的小伙子也会来赶时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北站里转动的蒸汽机
变成了时光机穿梭回这里
尽管在当年那段历史中,这里的铁路赎回后再被拆毁再到重建,无论铁路多么衰败,蒸汽动力那巨大的能量令人刻骨铭心。
以往几千年,运输货物都靠人拉肩扛,最多利用畜力,数量也是有限的,而
蒸汽动力
,拥有雷霆万钧之势,让人们彻底折服。
单是博物馆外,就如此有料,头条菌早已经等不及打开这扇历史的大门,并深入其中一探“上海老北站”的风华岁月了!
打开“老北站”历史的大门
穿越回百年前的老上海
上海铁路博物馆展馆是复古式样的建筑,里面的构造和装饰很有年代感,但展馆内不大,
只有一层
可供观赏!
顺着观赏箭头指引的方向,你将会看到一面面展示墙上上海及华东铁路一百多年来所走过的历程。
展馆一共分为铁路建设历程、战争中的铁路、铁路人文天地、铁路建设与发展四个部分,介绍了中国铁路
从明清时代到21世纪
的发展历程。
全部走下来也许只要五分钟,但是细细品读每一段历史每一个物件,可能一天都逛不完!
这里收藏了丰富的图字资料
以及各个年代的铁路刊物、徽章▼
实物的火车头
以及各种火车零件设备与仿真模型▼
“老干部式”水杯、水壶、
各个年代车厢里的日常物品▼
微微泛黄的但依然保存的很完整的
老上海人乘车证▼
如上海地铁卡、公交卡般大小的
五颜六色的火车票票根▼
已经看不清字迹的
上海铁路职工工作证▼
只有在上海铁路博物馆才能看到的
上海铁路工人的工作照▼
这里的一铁一石,有些功成名退成为历史遗迹,而有些早已灰飞烟灭。
然而它们都是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里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代表中国铁道文化的一个个符号。
虽然
“老北站”
早已不复存在了,但是在上海铁路博物馆中,当年在老北站里发生的一切,都如活历史般一一展现。
让头条菌欣慰的是,在上海,除了上海铁路博物馆之外,头条菌还幸运的寻觅到了一处可以回眸百年老北站的好去处——
近日,为期仅一个月的“岁月·峥嵘”百年老北站历史文化展向全上海人
免费开放
啦!
听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点迷惑吧,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上海,还有一个这样的展览?
没错,他就位于
静安区山西北路126号北站社创空间二楼
。不过展览时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十分难得哦!
静安区老北站
近代上海的陆上大门
静安区北站街道所辖占地面积仅1.76平方公里的老北站地区,曾是
近代上海的陆上大门
,民族工业、民族金融业的发祥地。众多的上海“第一”在此惊艳亮相,掀起风云无数。
其中北站地区的历史风貌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中得以成片保护保留,城市演进的脉络,得以丰富而有层次地呈现。
这次百年老北站历史文化展实属难得,头条菌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一片施工地中,寻觅到了这处深藏在“小区”里的“老北站”文化展!
老北站的历史长河
看到门头,头条菌才松了一口气,没错就是这里了!刚一进门,眼前错落有致、高低起伏的楼梯间,展示着“老北站”的一幕一幕!
顺着楼梯而上直奔二楼,就是
“岁月·峥嵘”百年老北站历史文化展
啦!
整整一面墙,“老北站”的发展历史如长河般流淌展现在眼前,清晰而又丰富。此次文化展不同于铁路博物馆,他更倾向于展示“老北站”所辐射到的整个地区的人文、生活,涉及的更加广泛与完善!
大上海新地图之——老北站
另外一整面墙上,是一张老上海的新地图,其中
“北站”
两个大字十分醒目,头条菌一眼就看到了!
整个展览馆并不大,也就
600多平方米
。没有多余的展示柜,几面墙几个展柜就足以将珍贵的老上海记忆深入新时代上海人的内心。
只墙片瓦历经风吹雨打
1987年,当老北站最后一班火车驶出江湾时,不少人和着火车的呜鸣声而哽咽。
然而老北站给上海人留下的只有这些
青砖红瓦
,它们就堆在这面大上海新地图右下角,都是历经风吹雨打的古董了!
再往里走,展馆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会让人忍不住停下来仔细欣赏,其中这只泛黄的
老式上海钟表
头条菌最为喜欢,时间也就这样静静的停止在12点半。
还有这些头条菌从没见过的老物件,也一一的出现在视野里,而且特别适合拍照!
老上海人用过的
大大的粮食麻袋
还有装粮食的风车米斗
▼
购买车票使用的纸币
绿色的方方正正的老牌船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