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能源新媒
《能源》杂志官方微信。深度关注能源经济现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2 天前  
HSE集结号  ·  【PPT】员工安全行为养成精品培训课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田俊国:在人际关系中保持最大限度的独立 ·  2 天前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能源新媒

一道新能“遇坎”,黑马为何戛然而止?

能源新媒  · 公众号  ·  · 2024-08-23 15:16

正文


文/潮汐


8月16日,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道新能”)在深交所的IPO进程突然终止。


这一消息瞬间引爆整个行业,这让大家意识到,产能清退比想象中更为剧烈。


曾几何时,一道新能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公司掌舵人刘勇作为资深光伏从业者,凭借多年的大厂服务经验换取了众多大佬信任。


一道新能背后不仅有 北京海淀国资委、三峡资本 等重量级投资者的支持 ,还拥有中国电信、京东方A等知名企业的加持。


现在,这家被寄予厚望的黑马,遇到了未能闯过IPO的大坎。




过时黑马




过去几年,光伏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绿色能源的需求激增,光伏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大力发展。


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了光伏产业的迅猛扩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资本开始涌入光伏行业,试图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分得一杯羹。


一道新能正是得益于这一轮光伏市场的繁荣,迅速崛起为行业中的黑马。 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凭借着高效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的研发优势,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伴随着光伏行业的高速发展,一道新能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包括三峡资本、中国电信、京东方A 、北汽集团等国资背景的巨头相继入局,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不仅如此,光伏组件和电池片的市场需求不断攀升,让一道新能的营收和利润实现了几何级 增长。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从7.36亿元飙升至94.54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2180.55万元增长至5.81亿元。


业绩的激增,促使资本市场对一道新能持续热捧,使得企业的估值迅速攀升,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入场。


然而,随着光伏市场的发展逐渐趋于饱和,行业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特别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组件的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这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原本依靠规模效应的企业,也不得不面对利润率不断压缩的现实。一道新能作为一家在光伏行业内迅速崛起的企业,自然也无法幸免。


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开始持续走低,到2024年上半年,价格下跌的趋势更加明显。组件价格的下滑直接导致了企业利润率的下滑, 尽管一道新能在2023年上半年仍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但毛利率却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一道新能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始终在14%以下,波动明显。


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渐受到质疑,市场对于一道新能未来发展的信心也随之减弱。


与此同时,光伏行业的融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融资渠道开始收紧。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资本市场对光伏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IPO审核的标准也愈发严格。


证监会对于拟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前景以及与大客户和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等问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融资不力与业绩下滑让一道新能的高负债率旧伤显现。


公开数据显示, 2021年到2023年,一道新能源合并报表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7.71%、86.54%和86.89%。


这几年,一道新能源为了追赶头部厂商,很拼命。


2023年11月17日,由亿利洁能与一道新能共同出资组建的内蒙古亿利一道新能源有限公司4GW沙戈荒地区高效光伏组件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展露了一道新能对光伏行业版图进一步扩张的意图。


此前,汇达一道是由 一道新能与达拉特旗汇达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资建设 的年产5.5GW高效组件项目也于2023年10月正式投产。


不久,一道新能又正式启动了20GW的N型单晶硅拉棒项目, 这一项目由一道新能、沐邦高科 与忻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签署投资协议。


更早的2023年1月,一道新能在贵州威宁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就已试产出片。该项目的一期N型组件产能为1GW,计划总投资3.1亿元。


一系列的扩产举措,让一道新能无力追随头部企业,前往海外布局产能。 公开信息显示,其曾宣布在德国、澳洲、日本等国家成立分公司,但并没有大规模产能布局动作。



大股东掣肘




雄心让一道新能在行业周期的剧烈颠簸中付出了代价,但一道新能的麻烦并不止于此。


在一道新能的发展历程中,三峡集团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三峡集团不仅通过资本支持为一道新能提供了资金保障,更是通过光伏电站的布局,帮助一道新能获得了大量订单。


不过,在2024年初,三峡集团进行了领导层换届。


三峡集团作为一道新能的最大客户,其采购计划的任何调整,都可能对公司未来的营收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三峡集团为一道新能贡献了11.56亿元的营收,占公司当期营收的13.43%。到了2023年上半年,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至24.21%。


如此高的依赖度,让市场对企业的独立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了疑虑。



创始人很无奈




刘勇作为业内的知名创业者,实力不俗,但想改变一道新能的困境,并非易事。


他1967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却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天赋,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后来又在该校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后进入半导体行业,并在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刘勇的职业轨迹十分鲜亮。


他在1995年加入了新加坡的Advantec公司,从此踏入了半导体领域。随后, 在德国Wacker 公司位于新加坡的晶圆厂工作,并在2001年回国加入了中芯国际,成为该公司创立初期的核心成员之一。


在中芯国际,他负责北京厂的运营,管理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 三座12寸半导体厂


然而,刘勇并未止步于此。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他看到了光伏行业的巨大潜力,并决定投身其中。他先后在 晶澳太阳能 担任要职,负责公司的生产和研发基地,推动了晶澳太阳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


2016年,他又加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