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阅读第一
“阅读第一”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态度。我们是一群爱阅读、关注国际教育、重视家庭教育,持续学习、分享和成长的高知家长群体。我们不断改善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由“术”至“道”,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州发布  ·  全额补贴学费!快快报名! ·  昨天  
笛扬新闻  ·  严查!事关中小学生!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阅读第一

这种朋友,真会害了你的孩子!

阅读第一  · 公众号  · 教育  · 2017-01-15 21:35

正文


版权申明: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阅读第一已获授权发布,

如有想要了解的话题,也可以给我们留言。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大多都是焦虑的。作文写不好是不是表达有问题,在外不爱与人沟通交流是不是社交能力需要加强,家长们总是会因为看到孩子一点点的不足,以偏概全,觉得哪个方面都不行。


但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都不一样,谁能知道小学不擅长演讲的孩子会不会到了高中就突然开窍?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孩子,作为长者,我们都应该传达正面的思想给孩子。奋斗、努力怎会有错?至少对得起自己。



之前圣诞节,看到知名作家六六发的一条微博。


微博中说她与一位朋友聚会,朋友带来了即将中考的闺女,但是闺女没坐下多久,妈妈就催着回去补习。


六六跟闺女妈说:“她咋补都考不上重点,你饶了她吧!”


她妈说,不抛弃不放弃,你不要干扰她!


六六对小丫头说:你要是考得好,以后混的就像你妈这样;你要是考得不好,以后混的就像你六六阿姨一样…你自己掂量,压力别太大了。人生是马拉松,不差这一截。


随后还配上了几个哈哈大笑的表情。


微博下众说纷纭,但被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同样家有中考考生的妈妈告诉你,你这样非常讨厌!!!”



01


如果人生是场马拉松, 每一截都要努力奔跑


那天我也正在跟一位朋友聚会,给她看这条微博,她同样也说了一句:“这样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说讨厌一点都不为过”。


随后朋友忍不住说起自己类似的经历。


她初中时候成绩也不好。但不是因为不学习,是学了,但是学不会。很想努力,但是又找不到方法的那种。


有一次她家里来了一位亲戚,亲戚正好是初中数学老师,她妈妈就赶紧说有没有不会的题,趁机会让叔叔给辅导辅导。


她还真有,就把练习册拿出来,不会的挨个问。前面几道题亲戚讲的还蛮好,可到了后面几道题亲戚就直接告诉她:



“这些题你不用知道怎么做的,这都是给考重点高中的孩子们准备的,你做这个浪费时间……”



朋友说,也许那位叔叔当时是一片好心,想告诉自己合理利用时间,但是听起来还是觉得特别刺耳。


难道成绩不好,就连努力学习的资格都没有了吗?连知道这些题怎么做的资格都没有了吗?


当时她也没好意思反驳,毕竟成绩摆在那里,谁看到那样的成绩都会觉得能考上一般的高中都危险。如果她告诉别人自己想考重点,肯定会被说是白日做梦。


但其实她心里想的就是想考重点,想跟成绩好的同学们一样。






后来因为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错的运气,她踩着分数线进了重点。高中又选了她擅长的文科,加上自己努力,又踩着分数线考上了985。


现在朋友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总监,车子房子都有了,还在工作中认识了自己的现在的老公,老公是一家公司的中层,俩人日子红红火火。


朋友说现在回想起来,中考那时候才是自己重要和危险的一步。还和我这样感叹道:



“辍学的,有几个能成比尔盖茨?考得不好的,有几个能成为六六?都是成功了之后说出来忽悠人的!我孩子大了我就告诉他,谁说你不行你都别信,谁说不努力也有未来,你就跟他绝交。”



每个人站在每个人的角度,都会给出不同的建议。“人生是场马拉松,不差这一截”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场马拉松就是一截一截跑下来的。


跟在第一梯队,成绩就有更大的可能好一点;在后面晃晃悠悠,成绩就有更大可能烂一点。



02


别在孩子需要奋斗时, 让他怀疑奋斗的意义


我还认识一位妈妈,她女儿上高二了,是个漂亮又活泼的姑娘。


这位妈妈跟我说,女儿成绩一直都很不错,从小就喜欢看书也喜欢学习。但是上了高中后不知怎么,不像之前那样用心了。


我问那个女孩子,你现在的学习状态,用尽全力了吗?


女孩回答我:用了一半的力气吧。


她妈妈气得直拍大腿,这个时候怎么能只用一半的力气呢?然后转过来和我说:



“说实话,我也没指望她出类拔萃,反正一个小姑娘,以后找个好人嫁了,不愁吃穿就行。可是这么下去,考不上好大学,能找到好对象吗?”



听她妈妈这样说,我算是彻底明白了孩子不用全力的原因。


孩子之前学习是热爱学习,有一股争强好胜的劲头。 可是在妈妈这里,不仅得不到鼓励,反而告诉她没指望她出类拔萃,以后找个好人嫁了就行。


这明显是在孩子爬坡的时候,给孩子泄气啊!


对于要不要让孩子努力学习,分数到底重不重要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每当谈到学习多重要时,就会有人说学习什么也证明不了,成绩不好一样出人头地;中国的教育体制多么残酷,成绩是对天性的打压;也有人说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富二代官二代们…


“读书没有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些言论,隔三差五就会换一种装扮,出现在舆论平台上,而每个说这些话的人,都能举出无数个能证明他们观点的例子。也许都有道理。但是却 不该把这些思想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去怀疑努力奋斗的意义。


就像微博上看过的一句话: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王朔可以告诉你,对孩子无限宽容就行了,成不成功无所谓。 那是因为他已经成功了 ,给孩子留下了足够享用一生的财富;


郑渊洁可以说不必让孩子上学,在家教育是一样的, 那是因为他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随时可以发展的平台


六六说考砸了以后可以向她一样, 那是因为这个孩子并不是她的女儿



普通人家的小孩,有普通人家的发展轨迹。 正是因为竞争是残酷的,社会资源是不公的,反而更要让孩子知道,努力才是改变现状最好的方法。





03


不放弃不干扰, 督促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


很佩服那位妈妈在六六说孩子怎样补课都考不上重点高中时,回复的那句话: “不抛弃不放弃,你不要干扰她!”


这位母亲的话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韩国电影,叫做《马拉松》。




影片是由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主角楚原从小被诊断为自闭症,那时候他的母亲才27岁。 后来妈妈发现儿子在跑步上有超乎常人的天赋,希望至少在跑步的时候自己的儿子不会输给别人,抱着这种希望她开始训练儿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