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是教育部主办的以教育新闻为主的全国性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教育新闻媒体。教师自己的报纸,学生喜爱的报纸,教育部门离不开的报纸。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19 小时前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19 小时前  
人力资源研究  ·  人生建议:下班后,就别再吃上班的苦了...... ·  昨天  
人力资源研究  ·  人生建议:下班后,就别再吃上班的苦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教育报

寒假不放假!他们把“科技红包”送到田间地头……丨新春走基层

中国教育报  · 公众号  · 教育  · 2025-02-10 17:52

正文

近日,中国教育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派出多路骨干记者深入校园、厂矿、田间等一线,倾听师生的心声,记录成长的足迹,见证教育的力量,用镜头捕捉那些平凡而又不凡的瞬间,用笔触写下那些温暖而又坚韧的故事。


今天,一起来看 甜龙竹笋冬日也能“冒尖” 故事

“以前种的甜龙竹笋要到夏天才上市,没想到现在冬天也能出笋,价格还翻了3倍,真得感谢浙江农林大学的教授啊!”这两天,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的一片基地里,看着刚挖出来的又大又嫩的竹笋,农户朱大伯笑得合不拢嘴。
甜龙竹笋,也叫甜笋,肉质鲜嫩、清甜可口、无涩无渣,是食用笋种类中的上乘品种。但以往都是夏天出笋,产量不高也卖不出好价格。

几个甜笋种植大户听闻浙江农林大学教授桂仁意常年和竹笋打交道,迫不及待地把他请到了海南。

“浙江的雷笋冬天能出笋且经济价值高,甜龙竹笋尚无冬天出笋案例,在技术上是一个挑战。”桂仁意走访了多家农户,在详细研究当地的自然条件后决定试一试。

桂仁意教授(右一)带领研究团队在竹林里实地查看水肥管理、密度调控等竹子种植技术的实施效果。学校供图

第一步是给竹子定制“营养套餐”。竹子是喜肥植物,过去竹农们用的化学肥料五花八门,且施肥手段较为粗放。桂仁意调研一番后,看上了当地一个养殖场,对那里产出的有机肥进行精细化改良,手把手教会竹农们使用效率更高的水肥滴灌。

第二步是给竹子洗“日光浴”。海南日照充足,但每株竹子每天接受多少时长的日照,是有讲究的。一亩种多少丛,一丛种多少株,桂仁意和他的研究生团队进行了精细化的定量分析,提出最为科学合理的竹林结构布局。

朱大伯告诉记者,甜龙竹笋如果夏天出笋多,冬天就很难长出来。所以桂仁意传授了一整套技术手段,让夏天的竹子少出笋,把最佳的出笋时间变换到了冬季。

这几天,朱大伯的甜龙竹笋迎来了收获。冬天的笋虽然个头没夏天的大,但口味没有差别,且正好赶在春节前后上市,销量火爆。据悉,昌江黎族自治县已种植冬季甜龙竹笋200多亩,亩产值达1.5万元。

“科技红包”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除了桂仁意,浙江农林大学还有112名科技特派员、专家教授把这个寒假当作服务群众的好时机:畜牧养殖专家王翀给贵州省黔东南州送去了“秸秆饲料化利用及牛羊养殖”技术;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专家邵清松为浙江景宁的畲药种植提供了新技术。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表示:“寒假期间老师学生放假,但是科技服务却不能放假。我们的专家教授应牢记服务‘三农’使命,利用科研成果积极服务社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2月10日01版,原标题《 甜龙竹笋冬日也能“冒尖”
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 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胜伟
责任编辑|杜润楠

往期回顾


小小板栗如何走出大山,实现华丽“转身”?| 新春走基层

看!我们的“雪假”不一样 | 新春走基层

春运人潮中,有一抹亮眼的蓝!这群大学生太棒啦 | 新春走基层

小工厂如何实现“起死回生”?一起来看他们的驻村帮扶故事→ | 新春走基层


小小发明点亮探索梦 | 新春走基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