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了人类在宇宙和历史的视角下,以及面对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和AI技术爆发所带来的意义感挑战。文章指出,人类在宇宙和历史的视角下看到的自身存在意义的变化,以及现代社会中物质增长、竞争加剧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如何影响人们的意义感。同时,文章也提到了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性,以及当环境变化速度超过大部分人的适应能力时,人们可能面临的意义感缺失和欲望丧失的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类在宇宙和历史的视角下看到自身存在的意义变化。
文章提到,从宇宙和历史的视角看,人类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这导致一些人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意义,意义都是人类自我赋予的。
关键观点2: 现代社会变化对人们意义感的影响。
文章指出,现代社会物质增长、竞争加剧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人们的意义感产生了挑战。竞争带来的内卷和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焦虑对人们的大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观点3: 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适应环境变化是最重要的能力。但当环境变化的速度超过绝大部分人的适应能力时,人们可能面临的意义感缺失和欲望丧失的问题。
关键观点4: AI技术爆发所带来的挑战。
文章提到,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基于过去环境构建的意义感在新环境下瞬间坍塌,加剧了人们意义感的挑战。
正文
昨天微博看到图1的内容,深有同感,同时想起图2这条在
关于AI的那篇文章
的这条留言。
我也觉得图2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站在宇宙的视角地球也不过一颗尘埃,站在历史长河的视角人的一生连一道缝隙都算不上,所以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所有的东西都没有意义,意义都是靠人类自己去赋予。
但另一方面,我们每天也切实地感受很多喜怒哀乐,驱动这些情绪的还是一些我们以为的“意义感”。
我们的意义感怎么形成的呢?作为生物的一种,我们还是会受生物本能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繁殖)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还是追求社会认同,都可能和这两个本能有关。
同样作为生物,要实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一定要适应环境,而我们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
在物质上,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缺衣少食到基本可以人人丰衣足食,生存问题解决后,物质增长已经有明显的边际效应了。
在竞争性而言,以前大家和班上、年级的同学比,顶多是县里比,现在人口都集中到了城市且信息发达,现在要和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比,以前高考考600分可能很知足,现在这分数全国一比可能觉得自己不过如此。
就信息传播而言,互联网普及后我们每个人都连在一张网上,每天接受海量的信息,这张社会的信息网和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也是焦虑、恐惧这类和安全相关信息传播得更快。
不论是竞争带来的内卷,还是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焦虑,这些巨大的改变对我们在过去环境里进化出来的大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变化依然还在加速发生中,就像眼下正快速发生的AI爆发,让我们基于过去环境努力构建的那些意义感,在新的环境下瞬间坍塌。
所以,今天的我们,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更好而更幸福,相反,由于互联网连接带来全球化,带来竞争加速,竞争加速带来更多的、更快的变化,变化太快让意义感不断坍塌,而且这些变化还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