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快就会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第一的国家,但造假问题和官僚作风仍在拖累科研的整体发展。相比之下,深圳的高效创新模式显示了科研成果快速产业化与市场化的经济效益。
中国对科研似乎从未如此有自信。2015年,药理学家屠呦呦成为首位凭借在中国进行的科研工作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研发投入2014年时达到了GDP的2.1%。照此趋势,中国将在2019年成为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以英语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上升。
但批评一直存在。外界认为很多发表的论文价值不大,而且其中涉嫌造假的数量令人担忧。此外,总体科研经费虽然庞大,挑选项目的过程却往往十分官僚且浪费巨大。这些批评大部分都有道理。虽然有证据表明中国科学家的科研质量正在改善,但监督不力和投机取巧的科研氛围仍然普遍存在,这与研究机构自身的架构——官员而非学者占主导地位有关。要想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引领全球,中国科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由市场推动创新生态的“深圳模式”也许能为科研界带来启发。深圳花费在研发上的开支超过GDP的4%,是内地平均水平的两倍;而在南山区这一比例超过了6%。大部分资金来自私人公司。深圳公司提交的国际专利数量比法国和英国都要多。值得注意的是,与很多国内专利不同,这些大多是高质量专利。一个良性循环似乎已经形成:从1980年到2016年间,深圳的实际GDP以年均22%的速度增长,如今已达2万亿元人民币。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高校毕业生每年蜂拥而至。科研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市场化在这个过程中功不可没。
欢迎登陆《经济学人·商论》App免费阅读四月刊文章《硅的三角洲》和2016年六月刊文章《薛定谔的熊猫》(一键切换,双语阅读)
互动有礼
中国科研能否走向市场化?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每周点赞数前三名的读者将获得礼品
了解世界,不仅是读懂英文那么简单
订阅《经济学人·商论》
一年砌就看世界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切换双语阅读《硅的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