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后花园除除草,荒太久了。
最近和几个即将晋升的小伙子聊天,目的主要是想把“三段论”这个武器塞到他们的脑子里,以达到减少焦虑和扩大有效逻辑组织的功效。有兴趣的,尤其是理工出身的可以自己去百度一下三段论,尤其是周边有人喜欢抬杠你还抬不赢的,一定去百度一下。百度一下不会被无人车立刻拉走的,放心。
沟通的结果是发现,多数人很难运用“大前提”和“小前提”的过度来锁定问题所在的区间。比如:好的(有魅力的)领导都是为大家喜欢的人;人天然会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所以有魅力的领导首先会喜欢(欣赏)且发现所有下属的优点。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不举例了。
其实大前提和小前提之前的过度,实际上就是抓住了逻辑推演或者事物发展的要点。比如这帮小年轻,实际上都已经到了高收入的门槛,但他们想的是一步到位,从高收入到高净值,丢掉了中间的所有过度环节。
先插进来说一嘴,怎么达到高收入,那不是我可以支招的。不外乎是多搬砖,砖搬有不可替代性。
继续。
高收入是第一个环节,指的是在工资性收入上达到一定的门槛值。这个有行业和地域区别,以北京为例,30岁个人收入在60+,就算摸到高收入的门槛了。其实有不少名校毕业,且行业景气的,在二十七八岁就可以达到这个数。
高收入通常都会带来高消费,因为毕竟年轻没压力,且好奇心重,什么事情都会想去试一试。所以往往积累很有限(一些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所致的职业除外)。
这种开支通常不是财产性支出(买房买车这类的),而是一些轻奢的生活性支出。比如说穿衣打扮的潮牌、夜晚泡泡吧、吃吃喝喝。这个支出一般都会超出我们原先的预设。按说这些离开学校才五六年的人,我本来推测他们应该撸撸串就差不多了,但实际上经常去北京秀这样的地方,一个晚上什么也没做,消磨消磨也就百八千的出去了。
所以,高收入如果搭上了高消费,其实是无法实现高净值的。那么又有很多高收入的人最后高净值了,那是为什么呢?
秘诀就是“负债”。
我的旧文里,有很多讲合理地使用杠杆扩大负债端的,这里不重复了。其实对于很多高收入人群而言,其扩大负债的过程是被动的。比如到了岁数要结婚了,不得已开始贷款买房子。仅有的储蓄还要向亲友凑一点才能够交首付。
有爹可拼的可以继续高消费,没有爹的,突然负债是财产总量的两三倍,那么该砍的就得砍。砍了以后又心痒痒,那就只能加把劲去赚。这也就是很多人说的“买了房之后才开始赚钱”、“赚钱的能力都是月供逼出来的”blabla。
那么从财务分析上看,这个高收入者就进入了高负债阶段。适当扩大负债端几乎在所有现代经济学模型中都被积极评价。不仅宏观如此,个人财务也成立。
随着组建家庭和扩大负债,人的勤能固然被激发。有一些人相对保守,会天天想着怎么稳稳地还贷,怎么稳稳地存养老金。固然这些人进取不足,将来大概率和高净值无缘,但是妥妥的是个中产。
长征路上总有掉队的,交代完这部分后,队伍继续朝高净值开拔。
高收入----->高收入+高负债,接下来是什么呢?
答案是:高收入+高负债+高增长
增长的来源除了工资性收入的自然增长外,主要是财产性收入的结构增长。也就是说,相对整体负债而言,杠杆率在不断地降低。
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很多,比如我们炒股的,最直接奏效的就是一个牛市。2014年到2015年一年,假使家庭财产25%配置股票,基本上等于可以卸掉一半杠杆(财产端翻倍,杠杆自然减半)。
高收入----->高收入+高负债----->高收入+高负债+高增长
下一阶段呢?
那自然就是收入端占比不断下降,负债率不断下降。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舒适生活的“财务自由”方向,也可以选择甩开原有工资性收入,搏一把开始创业。
长征路上继续掉下一批“我不要再工作”的人,剩下要么是走投资路,要么是走创业路,最终实现财富增长模式和总量都上一台阶的,便是高净值人群。
至于高净值的定义,或者人群画像,可以去胡润研究院看具体的报告,百度一下,去他的管网看。我就不帮远了。
总之:
高收入
高收入、高负债
高收入、高负债、高增长
高净值
是四个不同的,环环相扣的渐进阶段。
错别字不改了,睡前交货,明天再来看翻牌子。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