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少就要毕业的年轻人给我留言,说小明,能不能给我几个锦囊,以备我踏入社会掉进坑里时,好打开来看。
锦囊没有,道理倒是有一大堆。
可年轻人天生又不喜欢听人讲道理,他们只喜欢看女同学在朋友圈晒出一排排白花花的大腿。
不过有一个道理,我认为年轻的老铁必须要尽早弄清,可让你少走弯路,以及掉进坑里时,少些痛苦,也能更好地爬出来。
这个道理便是:
世界是不确定的,遵循概率和随机特性而存在。
你们不喜欢听道理,而是希望获得直接可以操作的技巧和「干货」,皆是源于大学的土壤让你们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
一切问题皆有答案,甚至有标准答案。
这种习惯害人不浅,它是一种陋习,务必要尽早革除。
2
在大学里,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可以查文献。
这一切都基于一个假设:
已经有人为你的不懂预备好答案。
这意味着,一切问题几乎总是确定有解的,你处在一个确定的世界当中。
学习上的问题不必多言,除非少数的尖端前沿学术问题,你总可以通过同学,老师亦或是查阅资料获得确定的答案。
非学习上的问题呢?大体相近,也总有确定的路径供你模仿。
再牛逼的大学,即使你是高考状元,进了清华北大,或是去了港大,去了美国的名校,皆会按照一条典型的大学生的路子过下这四年。
总会有学长、辅导员、老师来告诉你四年大学应该怎么过。你总会知道要修哪些课程,要达到多少学分,要考试通过,方能毕业。
你也总会知道,在学术、社团实践、实习、出国留学等选一个或几个主攻方向,然后刷GPA,刷实习经历,刷出国语言成绩。
再然后,你就可以看到预期的相对确定的结果。
处在一个确定的世界当中意味着,你做的每一件事,你的目标,你的努力,你的结果,你要使用的工具和方法,这个过程当中你会经历的跌宕起伏,你会面临的竞争,大致都是可以预测的。
这一系列可预测的要素,便是你要寻求某一问题求解模板式的答案。
比如,如果你要拿到顶级投行的工作机会,那你就会按照如下的清单来准备:
顶级名校的本科背景、较高的GPA、投行实习、面试技巧、流畅的英文、最好有海外名校的学习经历......
如果在每一项上都下足了功夫,相信结果亦能如你所愿。
然而,我要告诉你们,这种思维模式,在你进入社会后,将面临重大挑战,甚至迅速失效。
3
毕业季最后的疯狂和煽情之后,等待着你的是,没有容易二字的成人世界。
学生时代,总归容易被包容、理解和原谅,毋需你承担事情之全部责任,有着父母每个月几千上万供你游山玩水。
不妨幼稚一些,不妨吵吵闹闹,不妨等着老师同学来为你解答问题。
从现在开始,你们需要独自承担,再没有那么多宽容理解,也没有父母理所当然的给予,更关键的是,
没有了预备好的答案。
你面临的很多问题不一定是有解的,你想要求解问题的答案,从大学里的确定的标准答案,变成了不确定的概率答案。
你迅速的被抛入一个不再有确定结果的概率世界当中。
在大学里,老师/同学/资料文献往往充当了说明书,攻略和锦囊的角色,而毕业之后,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没有说明书,没有攻略,也没有锦囊。
举个例子。
年轻时,一些人会感受到较大的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是因为在年轻时,大家的思维模式皆为高度相似的标准答案求解式的思维,「优秀」的标准非常确定而有限,例如毕业了去投行,大家争相胜出,竞争的结果,便产生了来自同伴的压力。
随着年岁渐长,这种同伴压力会显著减弱。
如若你去问四五十岁的人:什么是优秀?你再也得不到集中度较高的答案。
有人会认为是赚很多钱,有人认为是有和谐美满的家庭,有人认为是有社会影响力,有人认为是不断在自己平凡生活当中进步,还有人没有答案。
再比如这些:
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一生?如何才能找到满意的爱人?如何才能在30岁之前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健身重要吗?另一半漂亮重要吗?每年赚50万还是100万够花?应该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应该谋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冒险去创业?创业如何才能避免失败?
为了获得这个工作机会我应不应该和面试官上床?我要不要坚持每天读书?我为什么不能坚持长期运动?
……
以上任何问题,都再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预备好,随时可供查阅。
所有问题的回答,皆会受到问题提出的环境、提问者的个人偏好、不同的资源禀赋、以及其他很多个性化因素的影响。
每一个答案,都只是一个概率事件的结果。
换句话说,这些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进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已然把人们置于了一个不可预期的概率世界当中。
概率世界的意思是我们做某一件事,并不能确保结果可以100%如我们预期般的发生。
明白这一点,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世界的本质是概率和不确定构成的时候,我们才会放弃「追求标准答案」的幼稚想法,我们才不会执着于世人所谓的「成功」,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做回自己。
也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真正独立和具有批判性的思维。如若不然,你就会傻头傻脑被很多「成功学」收割。
4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不确定的世界,就是概率的世界。
人们常说,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讲的就是一个不确定场景。这样的场景,我们每天都在遇到。
可是,囿于大学生在确定性的校园环境里生活太久,他们往往会追问一些概率性问题的确定性结果,比如你们一定都很熟悉的:
我是北大金融系的,我毕业后能进投行吗?
我想毕业后去美国留学,请问留美学生回国的竞争力如何?
我是学工科的,但是我毕业想做金融或是咨询可以吗?
我不是名校,是不是就不可能进入四大/咨询/快消行业?
……
年轻人特别容易在努力了但结果不如愿的时候,就产生负面情绪。例如沮丧,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 但如果你明白世界的不确定性本质之后,你就能更坦然面对。
努力一次不成功,是正常的。因为成功本来就是一个随机结果,它从来都不是必然的。
基本的概率论知识告诉我们,增加试验次数,可以有效改变随机事件的结果,特别是当这些事件具有相关性的时候。
例如第一次创业失败了,你再第二次。第二次失败,你再第三次。理论上说,只要你每次都吸取了前面失败的经验教训,那你试验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概率就会越大。
5
不确定性和风险又是天生联系在一起的。
金融学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区分在于,前者具有可以预期的发生概率,而后者没有。
简单来说,可以知道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我们称之为风险。
为什么要讲这个?
因为这是你们毕业后,丧失了确定性标准答案之后,一种全新的求解问题的方式:
承担风险,追求概率结果。
既然成年人的世界是不确定的世界,既然没有标准答案,那我们面对问题要如何求解?
我的经验是,尽可能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当中,去找寻那些概率分布可预期的来付出我们的努力。
概率分布可预期,意思就是你大概能预测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譬如说,你预期坚持每天跑步10公里三个月后可以减肥10公斤的概率是90%,那么你就坚持跑三个月。但如若结果并非如你所愿,亦可接受,因为存在10%不成功的概率。
再譬如说,你预期工作三年,掌握一定资源,结合坚定的执行和灵活的调整,你创业成功的概率是70%,那你便会选择去创业,如若你认为这种概率是30%,你便不会做此决定。
追求概率结果的核心在于,个人主观预测的概率和真实情况的概率要足够接近,这样你的努力才会趋于有效。如若不然,则是白费力气。
如何才能做到两个概率尽量接近?
去经历,去学习,去行动。去成功,去失败,去反思。去确立自己的梦想,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去做一个有趣的人,去感恩。
而这些,你都非常熟悉,它们便是那些被讲烂了的道理,年轻人都不喜欢听的道理。
道理的真正含义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是教你如何在不确定的概率世界当中,增加自己对不确定事件预测的准确性。
例如,为什么大道理都讲,人们应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应该遵循内心的召唤去生活?
因为一旦你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爱,你便会拼了命去工作,去思考,去感染他人,这样你创业成功的概率,是不是理所应当比你找一个看似理性,但实则内心并不热爱的项目,来得要高?
前者会导致主观预测成功的概率更为接近客观概率,而后者则会高估主观上的概率。
6
如今往后,你便处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当中,不要再固执地追求确定的路径和方法,也不要只想要确定的答案和结果。
因为事实上,它们根本就不存在。
明白世界的随机性和概率性,在你面对生活时,就能多几分坦然和内心的宁静。
不要女朋友离开了你,就活不下去。
不要一场面试失败,就全盘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行。
也不要取得了小小的成绩,就飘到了天上去,觉得未来一片光明。
......
明白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才会让你把力量收回来,向内寻找答案。
过分地往外用力,结果往往会扑空,因为你控制不了外部的不确定性。
最终,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这是唯一确定的事情。
控制了自己,也就控制了世界。
这是成长的道路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蜕变。
猜你喜欢:
当金融思维变成你对抗焦虑的强大武器
生而贫穷与认知局限 | 越追求稳定,越容易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