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广有话说
立足于客观公正,挖掘发现医药企业价值投资机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讯江苏  ·  扫码即知药品“前世今生” ... ·  1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广有话说

医药周报:AI医疗仍被显著低估,关注华大智造、晶泰控股-P等【东吴医药朱国广团队】

国广有话说  · 公众号  · 药品  · 2025-02-09 23:36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

  • 春节后三个交易日、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21%、-0.68%,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8%、0.47%;春节后三个交易日、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5.5%、5.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3.2%、-9.8%; A股医药节后三个交易日医疗服务(+7.47%)、医疗器械(+3.81%)、生物制品(+2.72%)、医药商业(+2.59%)、原料药(+2.28%)、化学制药(+1.9%)、中药(+1.8%)均有上涨;春节后三个交易日A股涨幅居前华大智造(+37%)、华大基因(+35%)、 三元基因(+24%),跌幅居前海泰新光(-7%)、百利天恒(-6%)、博拓生物(-5%);春节后三个交易日港股涨幅居前医脉通(+21%)、医渡科技(+19%)、晶泰控股-P(+19%),跌幅居前永泰生物(-15%)、长江生命科技(-9%)、科济药业(-8%)。

  • 2月6日,北京锦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因治疗药物GC310腺相关病毒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受理号:CXSL2400774、CXSL2400775),适应症为肝豆状核变性。GC310腺相关病毒注射液是锦篮基因已获IND许可的第4款1类新药基因治疗产品; 2月6日,海思科HSK39004吸入粉雾剂获批临床,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的治疗,该新药是海思科今年以来第二款获批临床的1类新药。2月7日优锐医药(Nuance Pharma)恩司芬群(ensifentrine)已获得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用于 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2月7日,康诺亚1类新药司普奇拜单抗在国内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此次司普奇拜单抗新适应症获批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 III 期研究 (NCT05908032)的积极结果。

  • 关注AI医疗投资机会。 本周AI医疗涨幅较大。 其主要原因是ARK研究团队发布了名为《Big Ideas 2025》的报告,在多组学测序方面,报告指出,在海量多组学数据的支持下,结合可编程生物学的驱动,从而改变制药行业的回报状况。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提升了疾病诊断、风险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水平。AI医疗经历了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大模型时代的演变。近年来,生成式AI与传统AI结合,为医疗服务优化和创新提供新动力。生成式AI不仅能够分析现有数据,还能生成新数据,拓展智能交互和对话能力,使医疗服务更加精准、自然和高效。建议关注:AI制药:晶泰控股-P、泓博医药等;AI医疗服务:讯飞医疗、润达医疗等;AI检测:华大智造、华大基因、金域医学、诺禾致源等;医疗信息化:卫宁健康、国新健康等。

  • 具体思路: 1)从成长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AI医疗、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润达医疗、晶泰控股-P、百利天恒、百济神州、益方生物、迪哲医药、海思科等;科伦博泰、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歌礼制药等。2)从低估值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华润三九等。3)从高股息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4)从左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原料药、部分CXO、医疗器械,建议关注普洛药业、奥锐特、华海药业、药明康德、联影医疗等。

  • 风险提示: 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1 . AI医疗仍被显著低估,关注华大智造、晶泰控股-P等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21%、-0.68%,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8%、0.47%; 本周、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2.19%、-3.28%,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2.94%、-3.53%;A股医药节后三个交易日医疗服务(+7.47%)、医疗器械(+3.81%)、生物制品(+2.72%)、医药商业(+2.59%)、原料药(+2.28%)、 化学制药(+1.92%)、中药(+1.84%)均有上涨;春节后三个交易日A股涨幅居前华大智造(+37%)、华大基因(+35%)、三元基因(+24%),跌幅居前海泰新光(-7%)、百利天恒(-6%)、博拓生物(-5%);春节后三个交易日港股涨幅居前医脉通(+21%)、医渡科技(+19%)、晶泰控股-P(+19%),跌幅居前永泰生物(-15%)、长江生命科技(-9%)、科济药业(-8%)。

本周AI医疗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是ARK研究团队发布了名为《Big Ideas 2025》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当今不断发展的五个技术创新平台。其中,在多组学测序方面,报告指出,在海量多组学数据的支持下,结合可编程生物学的驱动,从而改变制药行业的回报状况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进一步提升了疾病诊断、风险预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水平。AI医疗经历了从机器学习到深度学习,再到大模型时代的演变。近年来,生成式AI与传统AI结合,为医疗服务优化和创新提供新动力。生成式AI不仅能够分析现有数据,还能生成新数据,拓展智能交互和对话能力,使医疗服务更加精准、自然和高效。AI在医学影像分析、手术辅助和疾病诊断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推动了医疗服务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的发展。

关注AI医疗投资机会:AI制药:晶泰控股-P、泓博医药等;AI医疗服务:讯飞医疗、润达医疗等;AI检测:华大智造、华大基因、金域医学、诺禾致源等;医疗信息化:卫宁健康、国新健康等。

【投资策略】具体选股思路:

从成长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AI医疗、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润达医疗、晶泰控股-P、百利天恒、百济神州、益方生物、迪哲医药、海思科等;科伦博泰、信达生物、三生制药、歌礼制药等。

从低估值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华润三九等。

从高股息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

从左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原料药、部分CXO、医疗器械,建议关注普洛药业、奥锐特、华海药业、药明康德、联影医疗等。




2. AI医疗:人工智能与医疗高度融合具备颠覆力

2.1.   近期 AI医疗利好不断

ARK研究团队发布了名为《Big Ideas 2025》的报告,长达148页,深入探讨了当今不断发展的五个技术创新平台——AI、机器人技术、能源存储、公共区块链和多组学测序(Multiomic Sequencing)之间的复杂融合,并指出这些颠覆性技术会推动各行业实现指数级增长,助力全球经济的阶跃变化。

其中,在多组学测序方面,报告指出,在海量多组学数据的支持下,结合可编程生物学的驱动,运行自主实验室的AI系统可能会显著降低药物研发全流程的成本,从而改变这个长期停滞的制药行业的回报状况。在AI技术支持下,多组学技术能够通过生成数据、运行测试、推断和决策,以及运行实验来推断和指导开发,从而经济有效地解决小疾病人群的问题,并更精准地识别患者和疾病;并将药物上市时间从13年缩短到8年,总成本降75%。

2.2. 现阶段大模型现状:生成式AI具备颠覆力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代理(AI agent)结合生成式AI的创造力与传统AI的精确严谨,有望为多医疗服务节点完成优化与创新。 传统AI的主要特点是对已有知识和数据的运用及推理,从而回答特定问题。生成式AI则更注重生成和创造全新真实的数据及内容,从而高效演绎和归纳知识。且在往交互化生成能力转变的过程中,语言理解与对话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不仅能精准理解用户意图,还可实现更自然流畅的交互,像智能交互方面能够进行用户情感识别与分析,从而提供更贴合用户需求的回应,整体呈现出 AI 能力在多领域、多层次的全面进化与拓展态势。



2.3.   A I与医疗深度融合,呈现出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显著特征

当AI与医疗深度融合后,呈现出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显著特征。 在智能化方面,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可实现智能诊断,综合患者各类数据给出个性化方案;智能治疗能依据患者实时数据调整治疗策略;智能管理则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高效化体现在对医疗流程的优化,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并预防潜在问题,同时助力医护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如便捷的病历与药品管理。便捷化使得患者可随时通过手机 APP 等获取医疗服务,包括在线咨询、远程诊断,还能利用自助设备及手机应用完成挂号、缴费、查询结果、预约手术等操作。

2.4.   AI已赋能医疗服务众多环节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多元应用和全面图景包括:(1)赋能医疗服务众多环节,涵盖就医前的健康管理(健康评估与疾病预警)、诊前医疗数据积累分析、诊中的取号导诊排队、病历录入、多种影像分析、辅助及临床诊断、医保支付、电子病历生成、手术机器人操作、药物临床辅助决策、诊后的术后院内康复与健康追踪以及就医后的康复管理、随访回访、就诊记录管理系统等,还涉及医学文献翻译与医学教育等其他应用。(2)在提升医疗效率和质量方面,助力医疗知识库快速积累并推动模型持续学习迭代,减轻医生重复性工作负担使医生可专注临床,实现就医医疗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以降低人为操作风险,达成基层医疗机构远程会诊从而提高服务覆盖率。AI 医疗较为成熟的领域包括影像(病理影像、内窥镜影像等多类影像)、制药、机器人、临床决策系统、基因检测、智慧病理等领域。

2.5.   海外AI医疗市场具备蓝海特征,利好国产出口

海外AI医疗市场正逐渐成为极具潜力的蓝海领域 从技术层面而言,国内部分AI 医疗企业在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不逊色于国外公司,这得益于国内丰富的数据资源,既能保障训练效果,又可低成本运作且数据量充足。支付体系上,海外有愿意为AI医保系统买单的医疗体系,商业保险也需 AI 医疗疾病诊断来精准定价及长期订阅服务,其 B2B to C 商业模式可缓解就诊压力、优化流程,因海外患者就诊时间长且步骤繁琐,如转专科常耗时1-3个月,慢性病患者更不便,而AI医疗以家庭医生等为切入点可缩短诊疗时间,如致远惠图已进军欧洲市场。此外,海外有成熟退出机制,大型医疗机械企业常收购小AI医疗公司,对于AI医疗器械辅助的成长型项目,FDA的Breakthrough Device Program 能促进监管与创新双赢。

2.6.   中国AI医疗重点政策解读

2024年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推动AI医疗发展的政策 。国家层面,2024年 11月23日国家医保局将AI辅助诊断技术纳入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规范价格管理并推动应用,同时避免增加患者负担;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助力药物研发;12月14日发布中国医学人工智能 “上海宣言”,明确应用原则和发展方向。地方层面,河南省发布《河南省推动 “人工智能 +” 行动计划 (2024—2026 年)》重点发展多个智能医疗场景;江西省印发《江西省 “数据要素×” 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2024 - 2026 年)》推动医疗数据应用;浙江省出台指导意见推动医疗数据融合应用;北京市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创新;广东省专注智能医疗设备研发并设立专项资金。

2.7.   AI医疗投资机会

1. AI制药:晶泰控股-P、鸿博医药;

2. AI医疗服务:讯飞医疗科技、润达医疗、美年健康;

3. AI检测:华大基因、金域医学、华大智造、诺禾致源、贝瑞基因;

4.医疗信息化:卫宁健康、国新健康、久远银海;

5. AI慢病管理:乐心医疗、三诺生物、九安医 疗。

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3.1.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 2月6日,北京锦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基因治疗药物GC310腺相关病毒注射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受理号:CXSL2400774、CXSL2400775),适应症为肝豆状核变性。GC310腺相关病毒注射液是锦篮基因已获IND许可的第4款1类新药基因治疗产品。

  • 2月6日,微芯生物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同意公司产品西达本胺开展临床试验,适应症为:西达本胺联合CHOP用于初治、具有滤泡辅助T细胞表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TFH)患者。作为领域首个可口服的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对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具有重新激活作用,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解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西达本胺在中国已获批外周T细胞淋巴瘤、乳腺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三个适应症、在日本已获批成人白血病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两个适应症、在中国台湾已获批乳腺癌适应症。

  • 2月6日,海思科发布公告称,HSK39004吸入粉雾剂获批临床,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的治疗,该新药是海思科今年以来第二款获批临床的1类新药。近几年集团加码布局呼吸系统领域,已有5款新药在开展临床试验。公告中提到,HSK39004是全新的靶向小分子抑制剂,临床拟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 2月7日,优锐医药(Nuance Pharma)宣布,恩司芬群(ensifentrine)已获得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药物管理局的批准,用于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维持治疗。恩司芬群是一款“first-in-class”吸入型磷酸二酯酶3、4(PDE3&PDE4)双靶点抑制剂,双重抑制机理使其能够凭借单个化合物同时实现支气管扩张以及抗炎效应。该疗法也在2024年初被行业媒体Evaluate列为2024有望获批的10款重磅疗法之一。

  • 2月7日,NMPA官网显示,康诺亚1类新药司普奇拜单抗在国内获批新适应症,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SAR)。此次司普奇拜单抗新适应症获批是基于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III期研究(NCT05908032)的积极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司普奇拜单抗治疗对鼻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治疗方法控制不佳的成人SAR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2月8日,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诺华(“Novartis”)申报的Ac-PSMA-617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Ac-PSMA-617(AAA817)是一款靶向PSMA的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正在开发用于治疗前列腺癌。AAA817是诺华目前在研核药中进展最快的药物之一;在Clinical Trials网站登记的临床2/3期试验显示,该药物正探索用于在已接受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和紫衫烷类药物治疗,且在接受177Lu-PSMA治疗期间或之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疗效,预计将入组432名患者。



3.2.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 2月6日,复宏汉霖宣布与Dr.Reddy’s Laboratories的全资子公司Dr.Reddy’s Laboratories SA就其自主开发的在研达雷妥尤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5(重组抗CD38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签署授权许可协议。Dr.Reddy’s将拥有HLX15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剂型在美国及42个欧洲国家和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共计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HLX15是复宏汉霖自主开发的一款全人源抗CD38IgG1κ单克隆抗体,是达雷妥尤单抗Darzalex和Darzalex Faspro的生物类似药候选药物。

  • 2月7日,中国生物制药(1177.HK)下属企业北京泰德制药研发的妥洛特罗贴剂(商标名:德瑞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上市批件,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等症状,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妥洛特罗贴剂。

  • 2月7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开发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商标名:得舒平)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于以下疾病及症状的消炎、镇痛:骨关节炎、肌肉痛、外伤所致肿胀疼痛。得舒平是国内唯一一款通过一致性评价且经过临床试验验证上市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洛索洛芬钠是一种苯丙酸类非甾体消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合成,进而起到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 2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科伦博泰的生物类似药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A140)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根据科伦博泰此前的新闻稿披露,该药的拟定适应症为:本品用于治疗RAS基因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与奥沙利铂(FOLFOX)或伊立替康(FOLFIRI)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与FOLFIRI联合用于经含FOLFIRI治疗失败后的患者;本品用于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与铂类和氟尿嘧啶化疗联合用于一线治疗复发和/或转移性疾病;与放疗联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疾病。

  • 2月7日,百奥泰宣布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核准签发的关于BAT2306(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药品上市许可申请的《受理通知书》。这是首款申报上市的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药。

  • 2月7日,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公示,齐鲁制药环孢素软胶囊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提高药品可及性,为患者带来新选择。环孢素为免疫抑制剂,适用于预防同种异体肾、肝、心、骨骼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所发生的排斥反应,也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骨髓移植时发生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3.3.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

  • 2月6日,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团队、刘芝华教授团队、徐兵河院士团队和张园园研究员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院士团队,在《癌细胞》(Cancer Cell)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 从分子、细胞及整体水平揭示了TNBC中化疗与免疫治疗协同作用的独特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还发现,肥大细胞在特定治疗条件下可能成为提升免疫治疗疗效的潜在靶点。早在2021年10月,联合团队就曾在 Cancer Cell 发表了一项研究进展。

  • 2月7日,Kura Oncology与Kyowa Kirin日前宣布, 在研疗法ziftomenib,在治疗复发/难治性(R/R) NPM1 突变(NPM1-m)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注册性2期临床试验KOMET-001中取得积极的顶线结果。Ziftomenib是一种高选择性、每日一次口服的在研menin抑制剂。同时, Kura正按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向美国FDA提交ziftomenib的新药申请(NDA)。

  • 2月8日,CDE官网公示,士泽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申报的人异体通用“现货型”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XS228细胞注射液”IND申请获得受理,拟定适应症尚未公布。据公开信息,此前,XS228细胞注射液针对 渐冻症 的首个IND申请已于2025年1月21日获CDE受理,本次申请是该候选药物的第二项适应症临床申报。值得注意的是,士泽生物另一款 人异体通用“现货型”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XS-411注射液) IND申请也分别于今年1月10日、1月22日获受理,公布的其中一个拟定适应症为 帕金森病。

  • 近日,由石药集团研发的多西他赛白蛋白针对2线及以上治疗后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上以Rapid Oral Abstract形式展示,标题为:多西他赛白蛋白对比多西他赛(泰索帝®)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随机、II期临床研究。


4.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 1月21日,国家医保局根据给上海市医保局《关于请协助做好当面听取集采药品相关意见的函》,联合卫生健康、工业信息化、药品监管部门,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并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

  • 1月23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出《关于公示广东联盟金莲花胶囊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的通知》。从公示结果看,40个产品组产品中38个产品产生拟中选/限量结果,原序号27的艾迪注射液、以及序号35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不在公示名单中。

  • 1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公布了《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共7章55条,《指南》针对药品领域突出垄断问题,进一步细化垄断行为在药品领域的行为表现、执法原则和认定标准等,主要包括:明确药品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总体原则;细化药品领域垄断协议行为表现;完善药品领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认定规则;深化药品经营者集中审查考虑分析因素;总结药品领域公平竞争审查重点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特点;阐明药品领域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适用。

5.   行情回顾

春节后三个交易日、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21%、-0.68%,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8%、0.47%;春节后三个交易日、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5.5%、5.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3.2%、-9.8%;春节后三个交易日A股涨幅居前华大智造(+37%)、华大基因(+35%)、三元基因(+24%),跌幅居前海泰新光(-7%)、百利天恒(-6%)、博拓生物(-5%);春节后三个交易日港股涨幅居前医脉通(+21%)、医渡科技(+19%)、晶泰控股-P(+19%),跌幅居前永泰生物(-15%)、长江生命科技(-9%)、科济药业(-8%)。

5.1. 医药市盈率追踪: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0.5,较历史均值低7.96

截至2025年2月7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0.5倍,环比上周上升0.94倍,低于历史均值7.96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6倍,医药指数盈利率溢价率为143.3%,环比上周上涨5.4%,低于历史均37.8%。



5.2. 医药子板块追踪:本周各板块个股均出现普涨

春节后三个交易日、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21%、-0.68%,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8%、0.4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