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生谈到,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今年西班牙MWC2017展会,美国CES2017展会上,中国众多科技电子企业亮相展会,全球的行业地位优势提升明显。
不过,相对消费类电子的蓬勃崛起,中国企业在技术和资本门槛相对较高的科技领域,由于进入时间较晚,竞争力还未建立起来。
李东生强调,特别是半导体芯片和显示产业,资本和技术要求尤其较高。比如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建设,都需要经历较大时间周期,在研发过程中,良品率爬坡周期漫长,企业很需要得到社会和政府方面的支持。
尤其是在研发投入的前期阶段,相比较国外技术成熟的大企业,设备折旧成本在可控制范围内。而像TCL这样的新进入企业,设备折旧费用偏高,实业界希望国家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经历这一阶段。
2009年,TCL集团为了加强在显示面板上的供应链技术,独立自主在深圳成立了华星光电,成为与三星、LG、京东方具有同等基础的数码电子显示面板制造能力。
2015年,华星光电已经成为TCL集团重要盈利来源,并已计划独立登陆资本市场。
除了在基础硬件领域加强独家研发实力,作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之一,TCL还是较早积极拥抱互联网,将互联网技术与应用融入TCL旗下产品制造的企业。
2014年,李东生对外宣布TCL正式推出“智能+互联网”与“产品+服务”的“双+”战略。在李东生为TCL规划“双+”战略,既要转变以用户体验来驱动TCL旗下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又要以互联网云端进化,让产品与用户实现多维互动和大数据智能运算。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浙江云栖大会上抛出“五新”概念,引发全社会关注和讨论。
其中,特别提到未来的制造业将进入“新制造”时代,产品制造会受“新零售”的影响,产品将以按需定制、和以大数据为制造驱动。“新制造”的概念,与TCL“双+”战略,具有理念层面的诸多相同。
对此,李东生在随后的12月底,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联合做客央视《对话》的节目中,对马云的“五新”概念,除了肯定其“新制造”,对其余四个概念,均给予的不予认同,认为不过是为阿里自身商业模式所配置的营商环境而已,对实体经济并非最合适。
不过,这并不妨碍李东生积极拥抱互联网和与BAT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