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新年来临的时候
大家都会默默许下美好的心愿
比如新的一年我一定要
脱单、脱贫、脱脂等等等等
咦~好像我去年也这么说来着
但这并不影响小伙伴们
迫不及待地进入新年许愿模式
听说上海有个区也许愿啦
可把全市人民都惊动啦
快来看看她都说了啥
到
2020年
,形成现代化生态岛基本框架。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水体、植被、土壤、大气等生态环境要素品质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
30%
,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
43%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
95%
左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9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100%
。
生态人居更加和谐,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
70万人
左右,建设用地总量负增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生态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与农业、旅游、商贸、体育、文化、健康等产业融合发展,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
90%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
翻一番
以上。
聪明的小伙伴们一定猜出来了
这不就是阿拉的崇明区吗
没错哦
这就是最近崇明区正式公布的
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
中国第三大岛
崇明是上海的重要的生态屏障
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赶紧跟着头条菌来一睹为快吧
崇明本岛
是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核心载体,要全面提高标准、水平和质量。
长兴岛
是上海建设高端绿色制造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未来的目标是成为
世界先进的海洋装备岛、生态水源岛和独具特色的景观旅游岛。
横沙岛
要加大保护力度,发展生态农业,引领绿色发展,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先行示范区。
按照全市对人口发展的要求,坚持控规模、优结构、调布局,提高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加强实有人口管理,完善以积分制为核心的公共服务政策,到2020年常住人口保持现有规模。
优化人口结构,结合生态岛功能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有序调整人口布局,按照城乡规划布局,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城镇化地区优化选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农民集中居住。
到2020年,全区规划建设用地总量实现负增长,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
265平方公里
以内。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创新出让方式,推进二次开发,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实施复合利用。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镇村规划为依据,加强规划引导和规模管控,在保证原宅基地权利人不变的条件下,利用骨干路网节点周边的农村建设用地打造配套完善的生态社区。
继续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争取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的核心范围作为一类生态空间范围,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范围、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
东风西沙水库饮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
青草沙水库饮水水源一级保护区
、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和
国家级地质公园
的核心范围、重要湿地等作为二类生态空间范围。
一类和二类生态空间共
252平方公里
作为市级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加强滩涂湿地保护,推进崇明东滩鸟类国家公园、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设,打造鸟类天然博物馆和候鸟天堂,有力保障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有序推进横沙促淤围垦,加大对长江口无人居住岛的管理。
优化崇明本岛的空间布局,加快形成“
一环两心多组团
”的格局,将
陈家镇
和
东滩
地区打造成与世界级生态岛相匹配的生态城镇建设标杆,坚持国际化、高端化,体现绿色、节能、环保建设标准,成为以生态居住、休闲运动、智慧创新为主导的海岛花园城镇
建设具有风貌和产业特色,交通便捷、公共服务齐全、空间尺度宜人的特色小
镇。
长兴镇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突出特色产业功能,发展海洋、海洋装备及配套、智能制造等产业,强化对区域的带动能力。
选择有发展动力的地区或有资源本底条件、相对集中分布地区的村庄或农场,引导培育成为具有文化内涵的
特色乡村
。
选择若干自然村有效整合农宅、农地、农业资源,保留传统乡村原汁原味,促进更新发展,逐渐引导建设成为
美丽乡村
。
以源头截污为根本,末端治理和过程管控相结合,持续推进全域水质净化,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域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控制标准,实现出水断面水质不劣于进水断面。
严格
青草沙
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完成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处理厂及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城镇化地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
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做到100%全处理、全覆盖。加快河道综合整治,重点推进镇村级和国有农场的河道轮疏、生态治理、岸边整治。
优化公共绿地布局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公园、公共绿地和绿色休闲空间
,丰富生态岛树种,维护植物多样性。
结合生态要求和产业发展,打造“
海上花岛
”,建设花田、花溪、景观廊道,塑造点线面相结合的花岛大地景观。
根据“海上花岛”设想,
崇明东平
国家森林公园
也将进行扩建改造。东平森林公园目前占地约5000多亩。未来5年将逐步扩建5000多亩,为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预留空间。
崇明有近
24%
的森林覆盖率,全市第一。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海上花岛”的建设,崇明的大森林里一年四季花果绚丽,从空中俯瞰,大地景观更加优美。
坚持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建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生态风险为底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大力加强长兴岛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和排放管控,研究推进危险废弃物收集转运和减量化处置。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各类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按照充分体现
中国元素
、
江南韵味
、
海岛特色
的要求,调整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城市设计,全域严格控制高层建筑,崇明岛新建建筑高度原则控制在
18米以下
,注重建筑空间的梯度和层次,促进建筑高度、密度、形态、色彩等形成和谐多元的整体风貌。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100%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推广全装修住宅。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和低影响开发应用,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低影响开发技术使用。
结合全岛路网规划,加快
北沿公路
、
建设公路
、
港东公路
等骨干道路建设与改造,推进
崇明生态大道
(含地下综合管廊)等新建和改造,提升岛内重点片区之间的系统连通度,优化崇明本岛南部城镇的交通联系,消除东西向道路瓶颈,提升农村公路等级。
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加快
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推进充电站点和充电桩建设,力争
新能源公交车
比重达到
100%
,实现横沙岛全绿色交通出行。倡导慢行交通和低碳出行,积极发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推行多元化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逐步形成功能清晰的非机动车通道网络。
建设
500公里生态绿道
、
自行车绿道
,探索设立低碳出行引导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在崇明率先应用。
大力发展天然气、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
50万千瓦
,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开发利用体系。
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和有机固废综合处理,积极探索生物质能利用。支持探索建设横沙零碳岛。
发挥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点优势,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到
2020年
,城镇化地区实现
千兆网络全覆盖
,崇明全区实现光网全覆盖。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
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