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放假就有类似的问题出现,小T昨晚来问我:“老师,我的目标平时做得很好,但是一到放假就崩溃了,就什么都不想做了。”
我很好奇地问他:“不想做就不做啊,放假不就是休息么?”
他说:“可是,这样我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啊,一点点自控力都没有!”
我想,那你既然觉得失败,为啥不去做呢?但我并没有问这句话,因为我知道原因,那就是“动机结构”(具体见:《自我管理系统重启初始化操作》),而对方一定不知道,知道的话怎么还需要过来向我求救呢?于是我拿出了神奇话术,我问他:“你是如何解释这件事情的?”
他说:“嗯,我是个失败者,我连自己都管不好!”说着,他把头低了下来,两只手抓在一起,一看他就没有说谎话。
要知道,所有解释背后都有目的和意图,所以,我问他:“把自己解释成一个“失败者”,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他忽然愣住了,嘴里念叨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过了好一会,他说:“是不是这样我就可以表现出自己很弱小,希望别人来理解我的不容易,然后求得安慰呢?”我点点头,手指了一下咨询室墙上挂的三区模型图。他忽然明白:“原来,我把自己解释成一个失败者,为了让自己生活在舒适区!老师,这就是你讲的小我的需求吧?”
我又点点头,我在咨询的时候特别期待看到来访者的自我突破,而我只要做一个引导和辅助者就好了,这样,他自己的力量会增加!
我又多问了一个问题:“那现在你是如何解释这件事的呢?”
“你是如何解释这件事的”,这句话术看似简单,但是,它完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动作:
• 觉察状态。进入上帝视角,对自己的解释系统进行观察,而不是深陷在事情之中;
• 逻辑分析。开始对解释流程进行分析,观察哪个逻辑环节是非理性的。
之所以“觉察状态”和“逻辑分析”有用,因为它们分别符合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详见:《终于找到可以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世界观中提到站在上帝的视角,其实要求的就是觉察;而价值观中特别强调要做理性决策,尤其对于逻辑链条的分析,一旦小我进入逻辑链条,那这个决策很大程度上会是非理性的,然后就会陷入问题之中。
此外,如果你能够理解前面讲过的解释系统(详见:《更高效的解释和决策,真正决定你的效率》、《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你是如何看待它》),一下子就可以弄明白,小T将事情解释成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使用了经验解释系统。看图:
我们一起进入“觉察状态”来看看:
“事件触发”:小T遇到放假的时候,就会目标崩溃,自己什么都不想做,这是已经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件。
“是否有压力”:很明显,小T在这件事情上遇到了明显的压力。他调用了经验系统去解释,如何判断呢?因为他说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是一个很不客观的判断,是一个非常不理性的判断,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由于他调用了经验系统来进行解释,直接激发了过往的已经固化的行为模式来应对(经验,都是来自于过往经历),所以,他出现了郁闷、无助、崩溃等表现。但是,当他想到:自己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求关注、求存在感,而不是求得解决问题,他启动了认知系统,开始用理性去思考问题了。
可以这么说:一切情绪的波动都来自于解释系统。
电视剧里,一个共产党员被抓了,你觉得他忠贞报国、死而后已;敌人却会觉得他十分狡猾、拒不承认。这不正是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解释么?关键是你从什么角度来看待它。
通常来说,对于一件事情的解释,我们有三种惯常路径:
专家模式:某一件事情对你来说特别简单,可以直接解释并且给出精准的行动决策。比如说高手下棋,看一眼就知道怎么走;比如开车的老手,他可以一边聊天一边转弯,不用计算角度问题;再比如说高级咨询师,他只需要听对方的描述,提出一个问题就可以直击痛点。
逃避模式:某一件事情对你来说特别难,就会激发逃避模式(参考:TMBRT模型,具体文章见:《彻底解决目标反复失败的三种方案》),你会将事件解释成伤害,然后想办法逃避它。通常来说,你的内心有一种不合理的假设,然后在遇到事情时候被激发了这种假设,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比如说:让保姆看孩子,妈妈总担心孩子跟保姆亲,当有一天保姆不在家的时候,孩子开始找保姆而不要妈妈,这个时候妈妈就会调用错误的假设来解释事情。再比如说小的时候受过伤害,这个情绪一直没有处理掉,在未来只要遇到可能受伤的情况,就会调用过往的受伤的经验来解释当下遇到的事情。这种模式,很容易让人进入心理舒适区,获得一时的保护,但这种习惯式的应激封闭状态,是成长最大的阻碍!
理性模式:人类理性的出现只有几十万年的时间,在进化史上是短暂的一瞥,一个孩子要生长到20岁附近,理性才会成熟,所以,激活理性模式需要持续的训练,而不是天生就会的。理性模式会思考每个逻辑链条的推导过程,以及每个过程背后的假设,并选择一个高概率正确的方向做出决策,在执行过程中还会关注反馈,来不断修改前提假设、修改逻辑推理过程,让自己更逼近于真实世界。这个过程要持续修炼十几年的时间,才可以构建起不断更新的理性模式。
请问,我说“理性模式要修炼十几年”,你内心第一个感受是什么?通过判断你的感受,就可以了解自己启动的是什么解释系统了。其实,越是需要长时间才可以获得的能力,越是要去获得,因为这种能力的护城河太深了,你可以获得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
看,我是从竞争优势的角度来解释的。
解释系统是一切改变的出发点,是我后续工作围绕的重心,我会促使幸福进化俱乐部的伙伴构建更为理性的解释系统。这样,我的会员们会将自己面对的情况解释成不断提升的养料,将一切过往经历解释成财富,我们的组织会更高概率取得成功。
这个套路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中,只要某一件事撩动了你的情绪,你就可以启动有意识的解释系统!总结一下这个套路的关键:
• 首先,你必须要处于有意识状态,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解释系统解释事件。使用的工具是一句话术:“你是如何解释这件事情的?”
• 其次,判断自己究竟使用的是专家模式、逃避模式还是理性模式。使用的工具是结论推导,如果结论中包含了大量负面、消极情绪,通常来说你启动的是逃避模式。
• 最后,不断训练理性模式,遇到事情时,反复询问Why - How - What,并且询问每个逻辑链条背后的假设是什么,持续地把这件事做下去。
一切情绪波动都是解释系统造成的,一切情绪都是发现问题的钥匙,一切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和基石。其实,最重要的成长,就是你的解释系统的不断完善、不断逼近于将事件解释成真实世界的样子罢了。
我的腰恢复地很快,估计不用躺三个周了,现在已经可以趴躺了,并且我和骨科医院的主治大夫沟通过,趴着也挺好的。
不过,今天下午2点我要带着“向组织揩油——年目标制定及达成”活动的伙伴共同做五月份的目标,这个有点困扰呐,我躺着带大家做目标,虽然大家会原谅我,可是我觉得过意不去啊,趴着也很难看那……
怎么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