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不透这人类的生活”。
写下这句话之时,他决意赴死。
出身地方名门望族,就读于一流名校,可他还是发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慨叹。尝试数次自杀未遂后,在39岁那一年,他与情人投水而亡。
这样一个消极避世的人,他的作品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有评论家说,他是一位你喜欢也罢,讨厌也罢,肯定也罢,否定也罢,今后都将长期以神奇的魔力栩栩如生地迫近你灵魂的文学家,令你无法回避。
他就是日本作家太宰治。
110年前的6月19日,是他出生的日子。
1948年的6月19日,也是他在玉川投水后被发现的日子。
提到太宰治,大家想到的几乎都是“丧”。
的确,短短一生,他竟然尝试自杀过四次,而终于在写完小说《人间失格》后,与情人一起投水而亡。
“我已无心再写,故决意赴死”,他太想离开这个世界了,连《Goodbye》来不及说完。
他为何决意赴死?
借小说主人公叶藏之口,太宰治袒露了自心深处的泥沼与业火——
从小就被人们说成是幸福的人,但我的心情却如在地狱……
我越思考越糊涂,越发被唯独自己是个异类这种不安和恐惧所笼罩。自己和邻居几乎不说话,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怎么说。
于是,我想出一个办法:搞笑。
这是我对人类索求爱的最后方式。
我虽然对大家和蔼谦卑,但对友情并没有过真情实感……所有交往,只是一味让我痛苦。
兴许这本书的“丧”名声过大,导致有家长着急发问:孩子整天看《人间失格》这种书该怎么办?
可能太宰治自己都没有想到,《人间失格》这部作品,会与自己的名字紧紧捆在了一起。
这本小说累计的销量达到了1200万本以上,光中文简体版就有20多个,被称为世界上销量最好的日本小说。
日本评论家奥野健男说:“即使太宰的所有作品全部消失,唯独《人间失格》作为他超越了文学灵魂的告白仍将长期被反复阅读,持续地给人们感动。”
作品带给人感动,不断反思着人类的存在和人生意义的太宰治,又怎么会是一个“丧”的人呢?
据说太宰治还是小男孩时,疯狂迷恋芥川龙之介,长大以后决心拿到以偶像名字命名的文学大奖“芥川赏”,甚至讲过这样的话:
如果能得到芥川奖,我会为人们的情谊感动得流泪。而且我会振奋精神,与所有的苦难作斗争并战胜困苦。
少年时代的他沉浸在文学世界中,积极创作小说、杂文和戏剧,还与人合编杂志。
死归死,他的创作却不停。39年的人生中,太宰治留给读者数百篇作品,可称得上是非常勤奋的写作者了。
有读者出来为太宰治打抱不平:
“太宰治以为《人间失格》能让世人学会反省自己的罪恶,殊不知却让自己成为罪人口中的玩笑。”
▲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书名“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主人公叶藏时常觉得自己与周遭格格不入,而有意做出拙劣、愚蠢的事将自己深深地隐藏,戴上伪装的面具。
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叶藏最终一步步地走向自我毁灭。
许多人初读《人间失格》时,表示看不起叶藏,看不起他的懦弱。
但重读时,发现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没有带上这样的面具呢?在叶藏身上,每个人都看到一个曾经这样卑微而绝望的自我。
但这并不是罪过。
太宰治借叶藏这个人物,大胆陈述自己的罪恶意识,谈论人世表面下的丑恶。
我极其明白必定有偏袒,向别人控诉总归是没用的。我心里想的仍然是除了不说任何真话、加以忍耐、继续搞笑别无他法。
然而,我觉得对人不信任未必就直接和宗教有关。包括现在嘲笑我的那些人在内,人,难道不都是生活在相互不信任中,脑中毫无什么上帝的念头,满不在乎地活着吗?
当我们去读这部作品时,却能从中生出一种力量,感受一种字里行间透露的温柔。
做人这件事,不是生来就会的,而是要学着去做。
也许他最后真的绝望而必须寻死,却也希望世人能热爱自己的生活吧。
点击下图购买
《人间失格》
作者:太宰治
译者:王述坤
中文版《人间失格》最克制(冷门)的版本
清冷的、隐喻式的封面
毛糙的米白纸面
苍白的堵头布和书签线
凝练的译文,细致考据的脚注
无插画,不送明信片、徽章、清酒、木屐、太宰治签名照
也没有气质书模
但假如你只想清清爽爽地
读读《人间失格》这么一本敏感之人的自白书
可考虑一下这个版本
老规矩
请在本条推文下留言
将有机会获得
小通给你准备的
一份惊喜
获奖名单将在10月31日前公布
请关注小通推送的
第4条文章
- 完 -
小通长期撩想兼职投稿的小伙伴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