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壹心理

梦见性、掉牙、坠落、被追杀……这10种梦隐藏着你的哪些秘密?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3-29 10: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梦是神奇的存在,有的很快就忘了,有的还记忆犹新:

梦见婆婆教唆老公和我离婚是怎么回事?


经常梦到“手机无法使用”,这代表着什么?


梦过有小偷、劫匪、陌生人闯入家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好久不联系的前任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为什么我总是做同一个梦,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为什么有的场景好像在梦中出现过?梦可以预示未来吗?


梦见掉牙、考试迟到,梦到被追杀、坠落、飞翔、亲人离世……背后埋藏着怎样的心理暗示?



梦,有时候过于真实,让人忍不住好奇,想知道梦境的寓意,一方面又觉得梦只是个闲谈,无关痛痒。

但心理学有不同见解。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意识,通过伪装的方式而呈现的内容”, 一些不被我们接受的情绪、不被允许的感受,会在梦里以各种“古怪”的形式涌现。

梦是 隐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原始人”来信,其中蕴含着被我们忽视的大智慧。

梦,是住在我们体内的“治疗师”

一个朋友,多年来一直重复着同一个梦境,被一个看不见脸的人追赶,几乎每次都从梦中惊醒,始终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在心理咨询师的梳理下才知道,这个梦原来和她原生家庭中,强势的母亲有关。她想反抗,却被控制得更紧,想远离母亲,却又带着愧疚,一直被压抑的错综复杂的情感杂糅在一起,只借由梦境发泄出来。

我们白天觉察不到的隐形压力、很难理清的复杂情感、掩藏起来的内在心理创伤,往往能在夜晚的梦里得到表达。 许多研究证明,对我 们的梦进行深入探索,那些萦绕于心、无法释然的“心灵障碍”,也就自然被清除。

更值得一提的是,噩梦,往往还是身体发出的重大疾病的预兆。

心理学认为,噩梦往往与做梦者内心的高压状态、需要面对的阴影或情结有关。 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噩梦的背后,可能是身体疾病信号的警示,尤其是反复出现的噩梦。

神经学家卡萨特金曾收集了1400多人的23700多个梦的资料,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睡眠中的大脑能预知正在处于早期甚至更早期的某种疾病。而这样疾病,通常要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能表现出来。

一个人如果能 及时解读到梦中疾病的信号,也就能做到所谓的“预知未来”,避免一些不必经历的痛苦。


善用梦境,
能释放95%的潜能

潜意识是我 们内心深处隐秘的力量。

心理学研究发现,我们平日所能觉察的内心活动仅有5%,而其余95%,都是隐藏在水下的潜意识,它像一只无形的手,主宰着一个人的人格、个性、心理。

为什么跟这个人结婚?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想要更好的生活却始终安于现状,想做一件事却奇怪一直拖延…… 我们很多行为和选择,实 际上完 全是受潜意识所驱动,也就是说,一个人和潜意识建立的连接越深,对人生的掌控感就越高。

那么一个人如何能通达自己的潜意识呢?

梦,便是打开潜意识大门的钥匙。它以梦的形式传递想要与我们沟通的信息,心理学家通过对梦的解释,可以帮助我们与潜意识对话,很好地解读我们日常行为。

经由梦触达潜意识,往往还能找到关键的灵感和答案 梦的研究专家艾伦·霍布森说: “梦境,是我们最有创造性的意识状态,在某个梦境中,混乱且自然的认知元素,会产生全新的信息结构和理念。”

经典科幻巨作《盗梦空间》导演诺兰,就在访谈中提到: “影片最直接的灵感,就来源于梦。”

爱因斯坦也曾自称: “梦对自己的发明帮助很大,相对论最初的灵感,也来源于小时候做的一个‘星星梦’。”

平日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很多我们用大脑想不通的事情,梦中潜意识很可能早已有答案。当一个人学会向内看,更容易跳出日常固化的思维模式,从梦中捕捉到难能可贵的创造灵感,从而通过梦释放潜意识这部分力量,让生活一通百通,取得的成就也上升一个层次。

解读梦,
就是在解读自己

梦是我们未开发的巨大宝藏,但本身具有“伪装性”,普通人通常不能很好地解释:

本可以释然的情绪郁结于心,直至莫名其妙地大爆发,本该做对的人生关键选择,却走向错误答案,错失了本能抓住的灵感和创造力……

没有被妥善解读的梦,始终会埋藏在潜意识中 ,主导你的一言一行。 也有人借助《周公解梦》等不靠谱的方式分析自己的梦境,而错误的解读方式,非但不能消除梦境带来的胡思乱想,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担心忧虑。

心理学是解释梦境、对话潜意识的方式之一。

释梦是精神分析及其他心理动力学中的一门重要技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心理学家们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释梦技术体系。 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心理咨询师借助于释梦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来访者探索深层自我、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深耕释梦领域30年朱建军教授认为,在心理学中,解梦的作用实际和心理测验差不多,解梦如同一个镜子,我们客观地看自己的梦,就等于在客观地观察自己。

释梦,不仅仅可以成为心理学家了解人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人人都能掌握的、可用的工具,哪怕你只懂一点,那也可以让你更明白、更清醒一点,而这一点对人生,有意义。

——朱建军

这次,我们邀请到在国内心理咨询大咖朱建军教授,将他过去30年的释梦技术精华,浓缩成一套普通人也能轻松掌握、终身受益的方法,教会大家如何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做自己的“解梦师”,帮身边的人解梦,从而打开潜意识的大门,倾听内心的声音,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他人。

《朱建军的24堂解梦课》
iOS用户由于小程序支付限制,
请移步公众号后台回复【解梦】获取链接

▍课程收获

a.30 年释梦技术精华

课程包含朱建军老师30年解梦精华,习得释梦技术,可以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解梦,从而了解自己和他人。

焦虑梦、掉牙梦、性爱梦、死亡梦、胎梦、考试梦、预言梦、噩梦……

b.深度探索未知的 自我,与潜意识联结

我们往往因为外界观念的干扰,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梦是我们内心中“原始人”的产物,通过解梦可以通达潜意识深层的自我。

c.学会自我接纳 ,促进心理健康

很多心理其实都源于对自己内心的不了解,通过梦了解真实的内心,能更容易做到自我接纳。

学习效果因人而异,由于学习积极性、投入程度等因素可能有所差异。


人的心理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往往是因为我们平时太多自欺,而梦可以打破我们的自欺,让我们看到关于我们自己心灵的真相。

而当你遇到事情难于决定的时候,我们常常想让别人出主意。其实,别人对你不一定完全了解,别人的主意也未必适合你。有一个很了解你,而且人生经验很丰富的“人”,那就是你的“原始人”,它会用梦给你出主意。

学会解梦就可以知道他告诉你的话,也获得人类潜意识中蕴藏的潜能和智慧,让我们更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适 合谁听

1.对自己的梦境有困惑,想知道梦背后的答案的人
2.对释梦感兴趣,但是不知道怎么入门的爱好者
3.愿意进一步自我探索的人
4.想帮助别人解梦的人
5.想多掌握一门咨询技术的心理咨询师

▍课 程价格


朱建军的24堂解梦课》
iOS用户由于小程序支付限制,
请移步公众号后台回复【解梦】获取链接


▍Q &A
Q1: 课程购买后可以申请退款吗?
A:该课程为虚拟产品,课程一经购买,不予退款。

Q2: 课程可以听多久?
A:报名后,可多次重复学习。

Q3: 报名后如何观看课程?
A:报名后关注【壹心理精品课】公众号,进入菜单栏 → 课程大厅 → 课程订单,即可查看已购课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