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电池中国
电池中国网,是以提供最权威、最迅捷、最全面的电池行业及产业链企业资讯和深度报道为主的行业权威门户网站。着重于行业政策分析与解读、专家言论发布、热点事件追踪、行业调研与分析,以及要闻深度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动车公社  ·  100亿美元打水漂!全球自动驾驶巨头也难逃一死? ·  10 小时前  
电动车公社  ·  100亿美元打水漂!全球自动驾驶巨头也难逃一死? ·  10 小时前  
壹股经  ·  2025.2.6智能监控预警信号,分钟监控+ ... ·  2 天前  
壹股经  ·  2025.2.6智能监控预警信号,分钟监控+ ... ·  2 天前  
创业家  ·  牛文文:创业黑马和老牛是做什么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电池中国

储能和商用车领域均跻身前三,瑞浦兰钧这一年都做了什么?

电池中国  · 公众号  ·  · 2024-12-11 14:13

主要观点总结

瑞浦兰钧电池公司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跻身全球头部阵营。公司技术创新、产品矩阵完善,客户拓展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动力电池装机、储能电池出货量方面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公司还在材料体系拓展、产品矩阵丰富、储能系统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瑞浦兰钧一年内在资本市场表现优秀,稳居港股电池“一哥”位置。

自上市以来,瑞浦兰钧一直稳坐港股电池行业领头羊的位置,动力电池装机和储能电池出货量快速攀升,产品技术迭代提速,全球化稳步推进,实现了多维度的全面进化。

关键观点2: 瑞浦兰钧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突破。

公司推出了具有颠覆性的“问顶技术”,提升了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和电池容量,同时还推出了磷酸锰铁锂(LMFP)电池,综合了LFP电池和NCM电池的优势性能。

关键观点3: 瑞浦兰钧的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差异化、针对性的PACK开发理念,逐步丰富产品矩阵。例如,针对乘用车推出了环保、高效的GREEN CTP PACK,针对PHEV市场推出了GREEN BANK系列插混车型专用电池包等。

关键观点4: 瑞浦兰钧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技术迭代领先行业主流水平。

公司率先布局“动储结合”战略,推出了大容量储能电芯和Powtrix储能系统,满足了全球日益增长的长时储能需求。

关键观点5: 瑞浦兰钧的全球化进程加速,海外布局已现雏形。

公司凭借领先技术和绿色电池获得了国际车企和储能客户的合作,海外市场占比超过50%。同时,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


正文

撰稿 丨电池中国

编辑 丨麦 子
美编 丨CBEA独耀

登陆资本市场一年时间,瑞浦兰钧加速奔跑,已经迈进全球电池行业第一梯队。

12 18 日,瑞浦兰钧将迎来在资本市场上市一周年节点。自上市以来,瑞浦兰钧一直稳坐港股电池“一哥”的位置。

回看过去一年的表现,动力电池装机、储能电池出货快速攀升,产品技术迭代提速,全球化稳步推进,瑞浦兰钧实现了多维度的全面进化。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 显示,今年 10 月,瑞浦兰钧在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 排名第七; 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次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已经跻身中国市场前三位。

储能电池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超过 215GWh 瑞浦兰钧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同样紧跟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位居全球第三。

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还是储能赛道,瑞浦兰钧均已经跻身全球头部阵营。值得一提的是,“成绩单”只是企业过去一年努力结果的具体展现,而瑞浦兰钧能取得上述成果的背后,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矩阵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发展 方向上的精准研判,客户拓展和全球化布局,以及资本和控股股东综合赋能的结果。

要“走向全球”
就要有自己“独有的东西”

在当下竞争残酷、价格战惨烈、内卷严重的电池行业,要活下去本身就非易事。然而,过去一年,瑞浦兰钧在动力、储能赛道接连取得亮眼成绩,动力电池装机快速增长,储能电池全球出货稳步攀升,拿下了多个全球优质车企、储能系统商的订单,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在创立公司之初, 瑞浦兰钧董事长曹辉 就曾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眼下,动力电池领域已经有非常多实力雄厚的电池企业,瑞浦兰钧要想“活下去”该怎么做?

他给出的答案是: 不能照抄别人的模式和技术,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技术 ,并且“要做一些对这个行业有价值的东西,要做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产品。”
在电池技术领域,瑞浦兰钧的一个颠覆性创新就是“ 问顶技术 ”。在曹辉看来,传统方壳电池的极耳设计,不仅浪费了电芯的内部空间,同时增加了内阻,既影响了能量密度,也限制了电池性能的发挥。

打破“常规” ,对于技术工程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兴奋点。

通过“清零”电芯极耳冗余,提升电芯内部空间利用率,进而提升电池容量和安全性,是瑞浦兰钧团队在行业推出的一个重磅新品。
瑞浦兰钧独创的 问顶技术,将电芯极耳长度由 32mm 缩短为 13mm ,原有的顶部空间由 15mm 缩减到了 8mm 空间利用率提升 7% ,相同电池体积,容量提升 10%

同时,问顶电池采用 双高电极优化电子传输路径,锂离子传输速度提升 30%

此外,问顶电池还采用了 一体化焊接技术 ,提升内部结构稳定性;材料和电化学体系持续迭代升级,电芯阻抗有效降低,减少电芯多余热量产生,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瑞浦兰钧问顶技术的推出,也受到了车企、储能厂商的高度关注,其极致的性能和经济性,迎合了下游客户的需求。目前,瑞浦兰钧已经推动动力、储能电池问顶家族产品,通过覆盖不同车型、储能场景的问顶系列电池,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

在材料体系上 ,瑞浦兰钧不断拓展技术边界,推出了 磷酸锰铁锂( LMFP )电池 。公司推出的 LMFP 电池综合了 LFP 电池和 NCM 电池的优势性能,叠加独创的问顶技术后,电芯体积能量密度最高可达 520Wh/L ,可助力纯电乘用车续航里程达 700km 以上;电芯阻抗降低 16% ,减少多余热量产生;保证 -30 ℃下放电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 80% 以上;实现 10-80%SOC 小于 18min 的快充能力。

多场景产品解决方案齐发力
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不同应用场景,瑞浦兰钧还提出了差异化、针对性的 PACK 开发理念,逐步完善产品矩阵。

在乘用车领域 ,瑞浦兰钧推出了环保、高效的 GREEN CTP PACK 。该电池 PACK 解决了目前市面上传统 CTP 电池包存在的问题:售后维护困难、售后维护成本高、环保等级 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瑞浦兰钧 GREEN CTP 电池包配备的电芯摒弃胶接固定,采用机械结构固定,实现单颗电芯可更换,售后维护更容易,售后维护成本更低 。同时,从电芯到整包均可实现二次利用,更加环保。

在问顶技术的赋能下, GREEN CTP 电池包具备优异性能。以 67.6kWh GREEN CTP 电池包为例,在 LFP 化学体系下能量密度可达 145Wh/kg ,续航里程可达 500km 以上,并可 16min 内实现 10%-80% 电量补充。除长续航和超快充外,该电池包具备优异的温度适应性,可以在 -30 ℃— 60 ℃工作。

针对日益蓬勃的 PHEV 市场 ,瑞浦兰钧推出了为 PHEV 车辆定制的绿色减排方案—— GREEN BANK 系列插混车型专用电池包。该系列电池包电量范围涵盖 10kWh-55kWh ,可满足不同续航里程需求,搭载该电池包的插混车型 相比传统能源车型节油率可达 35% 以上。该电池包低温性能优越,可实现 -30 ℃超低温冷启动。目前,瑞浦兰钧的问顶 PHEV 系列电池 已为上汽、东风日产、一汽、上通五菱等车企超 16 款车型供了动力解决方案。

针对商用车多场景 差异化需求特征,瑞浦兰钧推出了“ BIG BANK ”商用车电池系统 具备灵活多变的组合方案,可满足重 / / 轻型卡车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需求。 公司现阶段主推的 500kWh 系统 可支持重卡车型续航里程突破 500km ,最长续航里程可突破 600km ;具备 2C 快充性能, 18min 可实现 10%-80% 快速补 ;循环寿命高达 5000 次以上,使用寿命超 10 年。

此外,瑞浦兰钧“ BIG BANK ”还针对 PHEV 混动商用车推出电池系统,电量可达 31.5kWh ,能量密度达 171Wh/kg ,循环寿命可达 8000 次,全面满足长续航、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和长寿命需求。

率先布局“动储结合”战略
引领储能电池创新趋势

追溯瑞浦兰钧成长历程,可以看到瑞浦兰钧最早引发业界关注的是其在储能领域的抢眼表现。

一方面,瑞浦兰钧储能电池出货在前几年就开始快速增长,跻身全球前列;另一方面,瑞浦兰钧在储能电池领域的技术迭代也要明显快于行业主流水平。

在行业仍聚焦 280Ah 储能电芯时,瑞浦兰钧就率先推出了 314Ah 320Ah 大容量储能电芯。在产业界开始密集布局 314Ah 储能电芯时,瑞浦兰钧又接连推出 345Ah 392Ah 等新一代大容量、长循环、高安全储能新品 。其中,问顶 345Ah 储能电芯实际容量超 350Ah ,能量升级至 1.12 kWh ,体积能量密度升级至 435Wh/L ,能量效率达 96.2% ,实现 10000 周长循环寿命和 20 年日历寿命; 392Ah 储能电芯同样基于问顶技术,质量能量密度达到 188Wh/kg ,能量效率高达 96.4% ,循环寿命超过 10000 次,日历寿命超过 25 年。

在储能系统层面, Powtrix 储能系统进一步丰富了 20 尺集装箱储能产品系统,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 4h 以上长时储能需求,基于 564Ah 电芯直流侧装机容量达到 6MWh 以上,效率可达 95% 以上,系统使用寿命可达 25 年以上,并具备全天候持续安全监测能力。

全球化进程加速
海外布局雏形已现

随着汽车电动化、能源清洁化转型已经成为趋势,拥有技术、制造和产业链优势的中国主流电池企业都在谋划出海,从而实现企业向全球一流企业转型。

不过,随着海外订单不及预期,建厂成本高企,以及受到政治风险、合规、人才、环境等各种挑战,部分企业已经放弃或暂缓了海外建厂计划。
如果出海前未经过充分考量,企业可能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在曹辉看来,企业是否出海,应取决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如果主要市场在国内,急于出海可能并不明智,因为出海投资很大,风险也较高。”
凭借领先技术、绿色电池, 瑞浦兰钧动力、储能电池已经获得 Stellantis 、日产、 smart volvo 等国际车企,以及 Powin Energy Vault Vena Energy 等国际储能客户合作 ,助力全球客户实现绿色转型,提供绿色动能产品。

当前,瑞浦兰钧的电芯产品直接和间接出口,海外市场占比 超过 50% ,动力、储能客户遍布全球市场,为满足本地化产业配套,瑞浦兰钧的出海也早已纳入公司日程。
2023 9 月,瑞浦兰钧在德国慕尼黑正式设立其欧洲子公司,成为该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支点。一年后,瑞浦兰钧正式宣布其美国子公司启动,旨在为北美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在海外基地建设方面 公司成立东南亚子公司,负责海外生产基地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依托青山实业深厚的国际化基础,加持其全球化的大规模制造经验和运营经验,以及在资源端的广泛布局,相信瑞浦兰钧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中的竞争优势也会更加明显。

本文作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