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120亿资产的郑州父女,变卖泰国斯坦福 ·  2 天前  
商业洞察  ·  中国人内卷,韩国人怎么先哭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对于工作,入职时有多喜欢,辞职时就该多尊重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09-23 08:00

正文


你决定辞职,也告诉老板了。但好不容易刚跟老板谈完,又要想怎么告诉其他人。怎么告诉用心指点你事业发展的导师?怎么告诉朝夕相处多年的同事?要不要面对面说,还是发封邮件就好?如何宣布消息才能既保持关系,又充分尊重办公室政治?




专家说


就像你刚入职时努力让人有好印象一样,离职时也要注意保持体面。


“商业世界说到底都是人际关系。”《如何做好工作》(Great on the Job)一书作者,也是哈佛商业评论《如何找到合适工作》(Getting the Right Job)一文作者朱迪·格里克曼说。“即便找到了梦想中的工作,也没必要过河拆桥,跟之前的工作一刀两断。”她说。


离职也须认真计划,从何时告诉别人,到移交工作时机都有讲究,哈佛商业评论《办公室政治指南》(Guide to Office Politics)一文作者卡伦·迪伦表示,她同时也是即将出版的《逆境中加强竞争力》(Competing Against Luck)一书的联合作者。“要找合适的方式宣布,让人感觉处理得很职业,而且一切情况可控。”她说。

1
跟老板做好规划
优雅辞职6原则

如果继任者方面的安排没做好就贸然宣布离职,有可能造成动荡。迪伦表示,告诉所有人你要离职之前,要跟老板好好讨论,“大致规划好”。别人问起你手头的工作怎么办,你的团队和客户怎么办时,就都有了答案。“胸有成竹”才能从容应对,迪伦表示。

2
当面告诉同事
优雅辞职6原则

如今,虽然大家事事都习惯发邮件,但是当面告诉别人的感觉还是无可取代的,尤其是工作中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事,以及团队成员。“如果你领导着团队,就应该当面告诉团队中的每个人,这样才算尊重。”格里克曼说。对工作中的导师,密友,以及工作可能受到你离职影响的同事们也一样。


每次谈话时,都要简单提下你下一个要告诉谁,什么时候。“让人帮你保密是困难的,”迪伦表示,“不过请大家保守几天秘密,给你时间告诉别人是很合理的。这样才能防止消息外传,从而跟更多同事当面谈。”

3
千万不要发牢骚
优雅辞职6原则

如果你离职的原因并不太正面,比如你在公司里升职节奏不够理想或者跟上司有冲突,离职时一定要忍住发泄或批评的冲动。“很不值得。”迪伦说,“不理智的行为只会影响你跟同事的关系,也会影响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人们总会问起你为何要走,尽量回答“是时候尝试别的机会了”,千万不要发牢骚。“最好留下的印象是,你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离职。别让人觉得你因为满心不忿才走的。”迪伦说。

4
给予同事机会
优雅辞职6原则

你的离职“可能变成其他人的机会,”格里克曼说,“如果团队里有人希望承担更多职责,这时候你可以跟他们说,‘机会来了,为什么不试试呢?’”但要注意,别承诺做不到的事。


格里克曼建议,“跟老板好好谈谈,了解清楚每个人的现有职责,这样谈话时才能更坦诚。”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承诺问清楚,例如你的工作由谁来接手,你不在时任务由谁分配。不过,最好“离职时建议同事分担你的工作,或是寻找其他人”。

5
别以为自己无可替代
优雅辞职6原则

从告诉同事你要走到正式离职,这之间可能会有点尴尬。我们都喜欢认为自己无可替代,但突然之间你不用去开会了,重要的讨论也不用参加了。不要太在意被排斥的感觉。“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格里克曼表示。毕竟是你选择了离职,而工作总要继续。“从不可或缺变成多余之人的速度之快,你很难想象,”迪伦说。“最后几周少想一些开会不叫你之类的事,多想想怎么跟你关心的同事告别,才能更好地保持关系。”

6
努力工作到最后一天
优雅辞职6原则

最后几周千万注意不要消极怠工,影响积攒多年的声誉。要走也不能留下烂摊子,文件和客户要交接得及时有条理,确保离开后手头工作都能按时完成。


还要花点时间感谢多年来公司提供的机会。即便去了别的公司,也有可能遇到前主管和前同事,尤其是在行业内跳槽时。“多个机会总是好的。”格里克曼说。“职业生涯是很长的,人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机会从哪里冒出来。”

辞职是,你要:

— 工作中联系紧密的同事一定要当面告知,不要发邮件通知。

— 如果在离职最后几周,不能参加某些会议或是讨论,不要难过。毕竟是你决定离开的。

— 离职后工作内容必然会出现空缺,可以鼓励同事申请承担新职责和新角色。

不要:

— 突然向大家宣布辞职。一定要跟老板商量好规划,要确保你离开后所有人都清楚如何应对。

— 宣布离职后就开始消极怠工。

— 到处说工作期间多郁闷,抱怨同事。

案例1:鼓励同事承担更多责任

安东内拉·皮萨尼在一家大型花卉电商做了7年销售工作,虽然她很热爱工作和团队,但感觉是时候考虑下一步发展了。一家大型乐器连锁店决定聘请她担任管理职位,她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


为了不影响员工情绪,安东内拉在公司业务重要时期,即情人节促销期之后,才正式宣布辞职决定。后来,她跟团队成员一个个面对面恳谈,告诉他们辞职的事情。


安东内拉表示,在最后几周里,她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就是鼓励一位同事申请自己的职位,这样既能拓展那位同事的技能,又能保证团队的延续性。“我们都是副总裁级别,表现都挺优秀,”她解释说,“他和我都很早就介入电商领域,我也希望他能有机会继续成长。我觉得如果他能借机扩大职责范围是件好事,所以建议他在现有工作内容之外申请领导我的团队。”


那位同事向管理层提出申请后顺利通过。直到现在他和安东内拉还保持着联系。最棒的就是“我组建的团队后来一直表现优异,”她说。

案例2:提前宣布的坏处

一家台北在线交易公司里,希亚·莫哈杰越发感觉日常管理工作令人烦躁。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于是很快就找到一份特约顾问的工作。


他向老板提出了辞职申请,老板提出大幅涨薪也没能劝住。希亚对工作交接做了计划,然后告诉了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


不过,这之后他就开始消极怠工。“确定离职后我管得越来越少。”他说,“我的心早就飞走了,做事也漫不经心。这些都影响了我的名声,因为我真的太随意了。离开时,一位新同事看了我最后一个月的工作报告,然后向上司汇报了我工作不用心的情况。” 


“我太短视了,脑子里只想着‘反正要结束了’,所以多年辛苦工作建立的好名声毁于一旦。”他说,“最糟糕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为当年草草离职道歉。” 


所以,他希望对想着辞职的人说: “多想想你刚入职的感受。当年多么兴奋,对未知多么渴望,还有在工作中的学习和成长。虽然到最后你很想离开,但是这份工作在一开始肯定有吸引你的地方。即便你再讨厌目前的工作环境,也不能否定这份工作在你成长中的意义。” 

卡罗琳·奥哈拉(Carolyn O'Hara)|文  时青靖 |编辑
卡罗琳·奥哈拉是一位作家和编辑,现住在纽约。她曾在《The Week》、美国公共电视网《新闻时间》以及《外交政策》工作。她的Twitter账号为@carolynohara1。

《哈佛商业评论·职场启示录》
编辑|时青靖[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