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狐言论史
狐眼观文,狐言论史,游戏人间,无拘无形。但求良师,一日三省;但求益友,推腹置心。向广大朋友分享古今中外的文学大观,历史纵谈,大千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生姜这样吃,健脾养胃少生病,赶紧学起来做给家人吃~ ·  16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史上最厉害的乞丐,一生娶了四个寡妇,47岁起 ... ·  3 天前  
历史大学堂  ·  成年人的爱,都是生理性的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狐言论史

周世宗与宋太祖的统一方略差别: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

狐言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20-10-21 00:47

正文

数百年来,因为宋王朝统一后没有收复幽云地区,并与辽、金等北方异族王朝长期和平共处,承认其帝号,赠给其岁币,并非传统汉人大一统王朝那样君主华夷、天下独尊。

因此被后世许多人当做了一大缺憾、甚至屈辱。而宋朝的建立,又恰恰是以后周世宗皇帝郭荣的英年早逝为前提的。

是以有关「周世宗若不早逝、该当带领华夏王朝取得何等成就」,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历史假想话题,甚至无数史上大家,也都对此给出过自己的相关见解。

其实宋太祖赵匡胤和周世宗郭荣这年纪相仿的二人,原皆为华夏民族不世出人杰,本不用褒此贬彼。 能在同时代星空下共同书写历史,前赴后继承继志向,已是不朽的英雄传奇。如周世宗延命二十年,他的帝业成就,与宋太祖亦并不会有本质差别。

周(宋)与北汉之争,正是晚唐以来持续了百余年宣武军与河东军争霸的延续。

后梁太祖朱温对唐皇室和朝官赶尽杀绝,对盟友坑蒙拐骗,对部属冷酷暴虐,个人私德方面更出了名的糟糕,信义廉耻皆与之无缘;

但同时他兴农桑、轻赋役、安定生产,对治下百姓的定乱恤民之功,远不是李克用为首的河东沙陀集团能比的。

后者是尚未脱胎换骨的异族武人集团,到李嗣源、石敬瑭时代才略有治平之像。

从李克用父子生平种种作为看,说此酋竟“忠于唐室”是天大笑话,即使当时也无人相信。

朱温死后,其子无能灭国,随后建立的后唐后晋后汉三朝,一直是沙陀武人集团掌权,称霸北中国数十年。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孟知祥、李从珂、石敬瑭、刘知远……一时多少乱世枭雄皆出于此。传承到北汉政权,依然结连契丹,为中原汉人政权的头号大敌。

河东军与河南军的争霸,河东据形胜之地、表里山河之势,输掉十次仍能凭地利坚城苟延残喘,而河南惨败一次便是万劫不复之势。五代史中多次王朝更迭皆证明了这点。

朱温举四战之地,连横合纵整军安民,其军政才干被后人称为可比曹孟德,但就因围太原不克留下遗患,其死后,朱梁帝国终被李亚子一鼓而下。之后还有石敬瑭、刘知远,皆是举河东军破汴梁而成一朝帝业。

因此对汴梁政权来说,占据了地势优势的河东军阀就是其长久噩梦、催命无常,关乎政权生死存亡。而诸如南唐后蜀那种据地自守的政权,在攻击日程表上则相对次要。

虽然到北汉刘崇父子时代,这个河东政权已经到了兵不精将不强的末期,但架不住人家认了个好干爹,便是统一漠南和辽东,又得燕云之地,拥兵数十万的契丹辽国。

在都城汴梁就在契丹辽国及其附属北汉政权的直接威胁下,谈什么“先南后北”或者“先北后南”的统一大战略,空泛而不切实际。

对每个政权来说,先保证生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当前噩梦不除,而先去经略江南荆湖,难道便不担心重蹈朱温覆辙,徒然为人作嫁么?

郭荣继位初的后周帝国,本质上还是个刚刚建立没几年的藩镇军阀政权,难以类比恩义已立、民心已附的正式王朝。

即使是安史之乱时的唐朝,靖康之耻时的宋朝,论合法性和统治巩固程度也远胜之。

因此当北汉和契丹合计十万联军袭来时,如果此战输了,那么汴梁不守,后周一战亡国就是必然,郭荣就只能在同时代的朱友贞、李从厚、李从珂等悲剧名字中再添一笔。

非河东军出身的赵匡胤兄弟难以出头,北中国乱世还要延续下去,不知几何方休。

所幸天佑华夏,当周军先锋骑兵先遁、步兵解甲,皇帝郭荣率禁军亲冒矢石,禁卫大将赵匡胤振臂高呼「 为了陛下,国家兴亡在此一战!诸君誓死效忠! 」(【主危如此,吾属何得不致死!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君臣同心,誓死拼杀,顿挫敌锋,终于令士气大振,将士奋勇争先,阵斩北汉军主将,一举破敌。北汉皇帝刘崇溃退,次年忧愤而死。

高平一战,堪称后周真正立国之战, 郭荣趁势杀到太原城下耀武,使北汉数年不敢南犯,之后才能从容经略,分兵攻取后蜀秦凤,亲征南唐夺取淮南,既取得两块战略要地,亦令这两个对手元气大伤。后周从此成为无可争议中原至强。

同样亦是这一战,赵匡胤真正崭露头角,立下殊功,才得郭荣信重,在禁军中缓步经营势力,终能在其逝后,黄袍加身,代周建宋。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即位后,先征北汉不利,骁将荆罕儒汾州战没,觉得这块硬骨头不好啃,方决定所谓“先南后北”战略,但执行得并不坚决。而其平定南方诸国,都是遣大将与精兵前往,除继位初平潞州与淮南起兵外,赵匡胤在位期间唯一亲征,便是在后蜀灭亡后,以倾国之兵攻太原。只是辽军急援,坚城难克,才收兵回朝。遣将转向江南去灭南唐李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