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起到重要促进作用。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宣传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着力促进文化贸易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意见》提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口、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实施对外文化贸易“千帆出海”行动计划、扩大文化领域对外投资等多项任务举措,培育文化贸易竞争新优势,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发展文化贸易作出了部署,强调进一步完善支持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以及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中国文化贸易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63.63亿美元,主要集中于文化用品、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其中出口额为1484.05亿美元,进口179.58亿美元,顺差明显。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文化新业态持续展现出显著的经济贸易带动效应。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以数字技术赋能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2395亿元,同比增长15.3%。
通过科技创新和服务内容创新,我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服务品牌,影视剧、网络游戏、短视频等文化及娱乐领域知识产权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23年出口规模升至2019年的1.7倍。今年8月,一款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上线就引发全球游戏玩家的追捧,究其原因,不仅在于游戏呈现出的满满的科技感,更是游戏背后承载的引人入胜的中华传统文化。截至9月底,这款游戏全球销量已突破2000万套,总收入超10亿美元。从名山大川到千年古刹,从高腔配乐到人物设定,不少外国玩家通过这款中国游戏,接触并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与更多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往来也逐渐密切。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248.5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可视艺术和手工艺品。中国在与意大利、泰国等近20个国家签署的政府间文件中,均对文化和旅游贸易投资与产业国际合作作出了专门安排。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负责人日前表示,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宣传部、商务部、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认定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367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115个。联合商务部命名新一批12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为国内文化和旅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外国企业来华贸易投资提供综合服务保障。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市场环境,壮大企业主体,搭建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和桥梁,让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