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熊老师的艺术课
绘本、阅读、艺术教育 ·艺术全语言学习 ·全息化思维 ·综合艺术语言叙事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8云南交通台  ·  早春喝好茶!新会陈皮+福鼎白茶,99元下单送 ... ·  昨天  
云南新闻网  ·  【行摄云南】木棉灼灼,春日迟迟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道默化学再生尼龙用于电动汽车轮毂盖板和嵌件 ·  2 天前  
云南网  ·  退钱了!2月21日起,可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熊老师的艺术课

诗歌是有序地想象

熊老师的艺术课  · 公众号  ·  · 2020-03-23 09:25

正文


1.

为什么我们要读诗?


今天的分享有一点长,因为通往内心的道路总有一段距离,所以先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地读吧。


之前和熊老师聊绘画,熊老师提到说诗歌和音乐都是他的创作来源,他在工作室画画的时候,就会一边放着音乐一边画,聊着聊着,熊老师无意说到,他每天都会读诗。每天听歌的人不少,每天读诗却不常见。 在被问到为什么时,熊老师想了想。


“我觉得这两种都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能调动你的情感,但诗其实就是探索你平时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诗歌重新了解诗歌。


我在写诗,在做绘本,这都是创造性的工作,诗歌是我的创作中的底。你几天不读诗,创作力就会停滞在某种习惯之中,所以诗歌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东西。”


熊老师在创作绘本


对诗歌充满了陌生的好奇心,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于是我们准备了这一期分享:

怎么读诗?为什么读诗?什么是诗呢? 那么,请继续往下看吧

2.

诗歌是有序地想象


描述有时会模糊事物原本的含义,于是熊老师直接端上一盘小菜:伊丽莎白, 毕肖普的《六节诗》。

《六节诗》

美 伊丽莎白·毕晓普


九月的雨落到房屋。

渐渐暗淡的时光中,老祖母

坐在厨房里,和孩子

靠着小小的马维尔火炉,

边说边笑,照着历书

念着笑话,以掩饰她的眼泪。


她以为一到秋分就流出的眼泪
和这些雨水,击打房屋
都早有预言,被这本历书,
但知道这个的,只有老祖母。
铁茶壶哼唱着,靠着火炉
她切着几片面包说,对着孩子,
该喝茶了;而孩子
望着铁壶上密集的小眼泪
疯一样跳跃在热烫黑火炉,
如同雨水蹦跳到房屋。
收拾好房间,老祖母
挂起这本精明的历书

在绳子上。小鸟一样的历书
半张着翅膀掠过孩子,
掠过老祖母
和她的茶杯,里面装满褐色眼泪。
她打着寒战说,这房屋
有点凉了,她添着柴火,给火炉。

“原本就这样的”,
说话的是马维尔火炉。
“我心里明白呢”,回话的是历书。
孩子用蜡笔画了一幢生硬的房屋
和弯曲的小路。 然后,一个男人被孩子
画进去,身上的钮扣就像眼泪
孩子骄傲的把画递给老祖母。

悄悄地,当老祖母
忙碌地,绕着火炉,
小月亮向着花床,这花床是孩子
用心摆放的,挨着房屋
当小月亮,从翻开的历书
落下,就像是眼泪。

“是种下眼泪的时候了”,
说话的是历书。
老祖母哼唱着,对着奇妙的火炉
而孩子描画着又一幢怪异的房屋。

对于这首小诗,熊老师如此说道:“这首诗相对比较具体,它讲的也很简单,就是在一个下雨的日子,奶奶和女孩待在一间小屋里休息。 这是非常情节化的家庭故事,我们会注意到它有很丰富的意象,这些日常生活的意象都漂浮在空中。奶奶和女孩,奶奶很老,女孩很年轻。历书、小鸟、茶壶都是生活中的物品, 所以这些日常的名词,在我看来是另外一种词汇,也会被我提出来放在日常之上更加隐秘的平行空间,它是情感时间和记忆的平行空间


范沛霖 8岁 一画课作品/指导 保康老师


诗歌是把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历的、看到的意象用诗的结构排序起来。


“排列诗歌和理科的排序方式很像,我以前有理科的朋友,所以有时我和理科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研究动物和生物,他们会对生物进行排序,如何对它们分类。所以只有理解结构的人才能这些东西。” 那么靠什么才能把意象排列起来呢?


“诗歌是没有模板的,单纯套用结构就会让诗失去活力,而随心所欲的想象力才是创作和理解诗的关键。”


在俄裔美国诗人布罗茨基的《布鲁斯》节选里,熊老师聊到了 “绿色”(Green)



《布鲁斯》节选

俄 布罗茨基


或许我必须搬到河的对岸。

新泽西用硫磺般的灯火把我诱惑。

你看:风烛残年不再那么邪恶。

美金是绿色的,但它不再生长。


这是一首写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歌,诗人布罗茨基感慨于快速上涨的物价和并未变厚的钱包,感慨着创作了这首诗歌,十分贴合我们所有人的心情。


“有些人在翻译这首诗歌时,会翻译成绿色是常青的,但这个词不应有形容,英文里的绿和中文中的语境不一样。


“弥漫着忧郁气息的绿色和蓝色” 勒内·马格利特
《光的帝国》1950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美金是绿色的,但它不再生长’,这一句也很有意思,绿色也是自然的颜色,美金不是植物,所以并没有变多。后来布罗茨基写道,‘美金是绿色的,但它把你弄成青蓝’,青蓝在这里就是诗的题目Blues,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音乐:蓝调。蓝色是忧郁的颜色,从绿变成蓝青,也是诗人的心情从明亮走向低沉的变化。”


“绿色”就像一条线,把整首诗串起来了。 从一个词出发就会联想到如此多的意象,这就是想象力的魔力。


3.

艺术课孩子们的诗


谈到想象力,我们自然而然就聊起了孩子们,孩子们是天生的梦想家,如果他们写诗,会是怎样的诗呢? 我读到的第一首诗是杨子萱的《无题》。


《无题》
杨子萱


昨夜的楼上

像恶龙吞了蓝蘑菇

不停发出吐啊吐的声音

我惊恐地叫起每个人

它们都茫然地对着我

没有啊 什么都没有呢

我想

那可能是属于我的那条龙病了


读完的第一反应就是太奇妙了,和以往熟悉的词句不同,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就像在家常菜中吃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新味道,于是我问熊老师,要怎么解读这首诗呢?


牛丸 8岁 启蒙课作品/指导 小鱼老师


“我不能过度解读哦。”熊老师说,“大人有大人的事情,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所以我当时读的时候就想到,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楼上和地下室,但是它只有和你才有联系的,楼上的龙在生病,下面的人在倾听。


我在诗歌课里从来不解读内涵和含义,我们得到的含义和触动都是不同的,小朋友读到的深意,你读到的深意,还有我读到的深意都是不同 ,这也是诗歌的魅力。 看到仍有些困惑的我,熊老师又分享了另一首诗,是芋头的《脑海》:


《脑海》

芋头 6岁 南京


一个好念头
和一个好念头
撞在了一起


一个噩梦
后面跟着一个美梦
和一群梦话


一个记忆
想起来的时候是岛
想不起来的时候
是茫茫的海水



“从一个坏念头到好念头、美梦和噩梦、海水,所有这些意象其实都是有时间和空间区别的。那个记忆,或者是旅行中的岛屿,都是另外时间段发生的东西。这种一句跟着一句,跟随碰撞的动态方式,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碰撞和追随,追溯逐渐越来越远,难以言表的动态是这首诗歌的重点,也是芋头自己的语言。”

伊夫·克莱因那浩瀚海洋般的蓝色


“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音乐啊,建筑师的各自的语言。厨师,食物的语言。 语言是一个被说出来的东西,它表达的不止是专业结构和知识性的东西。所以一个是告诉别人,一个是自己在说。


六岁的孩子听我们的诗歌课,我讲的每句话孩子们难道都能记住吗,不能的,我们刚才听的话里面有很多驱动我们的东西。 所以六岁的孩子纯粹是按说的,是在‘说诗’,所以我说“语”和“言”都是动词。张口就说,不会深思熟虑啊,想很久,就是直接开口说。


所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语言方式就是回到想的状态,回到一开始的思考的过程,保持最初的意象。”


在小孩那里, 创作诗歌就是浑然的天性的一部分,小孩们的诗像夜空的星星,想象力让它们地发光。


4.

纯真的眼睛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读过诗,谁没读过唐诗三百首呢?小学的时候,我们就能把几十首诗歌倒背如流,写作文时也知道要“引用名言名句”。


“但诗歌不是金句和名言……诗歌是一个整体,有它自己的结构,从一首诗中抽出来的几句话,并不能叫诗歌。” 熊老师说。


“诗像解谜一样。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技巧。有些人是看到一两句就抽出来,但我觉得 诗歌是一种语言结构,一首好诗是整体性的 比如北岛的那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是它真正美妙的是后边讲天空的声音的段落,这些合起来才是一整首诗。”


《回答》节选
北岛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