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华为员工1月18日确认,的确有六名前员工被抓,但并非传言中的“中高管”,只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在公司工作期间有一些知识产权成果,后拿去谋利,只是针对这件事,并不涉及友商(乐视、酷派)。
曾担任华为荣耀总裁的现任酷派CEO刘江峰则表示,此次事件跟酷派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这次被抓的人中,有些人后来加入了酷派。
在酷派公司的声明中,对案情做出了较为具体的描述:六名前华为手机研发部门员工,从华为离职后于2014年8月陆续加入上海艺时公司,开始从事K1儿童智能手表的研发工作。
K1儿童手表是上海艺时公司团队历时一年,投入124人月左右的工作量研发出的产品。经过公安机关的初步调查,认为其中一名员工申请的一项儿童智能手表天线专利,对华为涉嫌构成侵权,该专利被深圳某评估机构估值约300万元。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游云庭表示,工程师和设计人员涉及“职务侵占罪”不太常见。“这一罪名首先要有一定的公司职位,若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只能涉及到带走机器设备、对外采购等问题。”
知名律师、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明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专利是没法带走的,离职员工能带走的只能是技术秘密,而后变成专利。本案有可能不存在技术秘密,华为就转成职务侵占,不然只是民事纠纷。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在原单位的工作有关的发明创造,属于原单位。但专利是员工创造的,之所以归属原单位是原单位与专利成果存在投资关系,以降低投资风险,并不能算作对单位财产的侵占。关于专利的归属属于民事权属纠纷,刑事化有些牵强。”陈明涛解释。
查阅《刑法》可以看到,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和侵犯其他知识产权行为量刑最高为7年。而职务侵占达到数额巨大起点的,可以在五年至十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职务侵占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量刑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