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讨论了人生可能性的坍缩对于中年人的意义,引用了“人生是旷野”的观点,但强调生活是由一系列具体、琐碎、微观的事件构建的。作者认为人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来自于在值得长期行走的轨道上的纵深空间、创造性参与和社会价值链接。文章对比了横向无限可能性的体验与长期在一个领域内深耕创造更高价值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人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来自于在值得长期行走的轨道上的纵深空间、创造性参与和社会价值链接。简单的体验新鲜感带来的刺激不可持续,无法创造真正的价值。
作者建议中年人在体验后应主动收缩想象中的可能性,选择一条值得长期行走的轨道,并深入参与其中,创造社会价值。
文/黄老邪
35岁以后,我相信人生可能性的坍缩是一件好事!
近两年网络上流传着一条金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听起来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把工牌砸到老板脸上,丢下一句,老子不干了,而后扬长而去。爽吗?爽。最好跨出写字楼大门那一刻,还有一位Mr.Right斜靠在大柳树下,冲你喊一句:我养你啊!一爽到底,狗血网剧都是这么拍的。
然而,人生是旷野,生活却不是,生活是一连串的鲜活的人组成的关系,是你的过往几十年读过的书,选择的方向,走过的路,见过的人,流过的泪,吃过的饭,牵绊过的情,所有的事件构建起来的。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不是活在真空的旷野中的,生活是具体的,琐碎的,微观的,如同你早晨起来要洗脸刷牙,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这一天总得干点什么,干的事情还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活动清单,你的老爸还是那个老王,你的老妈还是那个翠花。你无法大吼一句: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就幻想之后这一切的人际牵绊就消失掉,这一切的模式化生活就有改变。有形的,无形的一切力量,会推动你重新走进生活的轨道,可能是你爸的皮鞭,是你女儿的啼哭,是信用卡的账单。
生活中到处都是轨道,只是你看不到罢了,目之所及都是前人走过的路,因为模式化的生活本就是人类文明的范式。所以,当我们在谈论“人生的可能性”的问题时,到底在谈论什么?本质上还是“轨道”的选择问题。是在不同的轨道间反复横跳,扩大体验?还是在一条轨道上,专注地走下去?
达成基本共识的是,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扩大人生的可能性,所谓人生不设限,多一些选项去体验。职业上的换行业换职业、爱情上的遇渣男寻真爱、亲情中的冲突与宽容,都是在发现自己,修正自己,实现自己。最终求的是“这个人上道儿了”。
那么到了一定的年龄呢?或主动或被动的,人生的可能性都会坍塌,职场上不欢迎35岁的老人了,情场上荷尔蒙下降家庭成了甜蜜的樊笼。就像现在的我,你让我去玩蹦极,徒手攀岩,高山滑雪?NO,我想想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小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算了吧,极限运动的轨道,我举手不上。
每当我周边的35+岁的朋友眼中放光的和我讲“人生是旷野,我要出去看看”的时候,多半是在说,“我要去开个咖啡馆”“我要去大理”“我准备去自驾西藏”“我要去环球旅行”,“哦,祝好!”,我心里知道,终究他会回来的。
当然这些都属于生活中“可以去体验一下的事情”,对于人到中年的朋友来说,体验之后,主动收缩“想象中的可能性”,收起心猿意马,斩断心中的白月光,确定一条值得长期主义行走的轨道是最重要的事情。
这条人生轨道的核心:是要有纵深的空间,有创造性的参与,有社会价值的链接。才能得到人生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例如环球旅行,你只是作为游客,蜻蜓点水的到此一游罢了。但如果是一个环球外交家呢?他不是游山玩水的体验者,而是建立文化交流的参与者,他不是满足自我视野的开阔,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横向的无限可能性,体验后的虚无感,主要源自它是依赖新鲜感刺激的多巴胺,在较低层次的体验罢了,不可持续,不可纵深,无法创造体验之外的价值感。
康熙年间徐霞客的江南同乡潘耒为《徐霞客游记》所作的序言:
登不必有径,涉不必有津,
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
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
途穷不忧,行误不悔。
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
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
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祝你找到自己的轨道!
左岸记:横向的无限可能性,体验后的虚无感,主要源自它是依赖新鲜感刺激的多巴胺,在较低层次的体验罢了,不可持续,不可纵深,无法创造体验之外的价值感。浅尝辄止是门外汉的热闹,真正的热爱是能长期在一个领域内不断深耕,创造出更高价值。徐霞客是真爱山水,汪曾祺是真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