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煮娱星球  ·  求求资本别再给我们喂粑粑了,行吗? ·  昨天  
犀牛娱乐  ·  前瞻《浪姐6》:今年又收割哪些话题? ·  2 天前  
贵阳晚报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2 天前  
贵阳晚报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2 天前  
Vlinkage  ·  Vlinkage指数 | 2月9日剧综网播指数 ·  3 天前  
煮娱星球  ·  榜妹热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厦门车多却不堵,京沪为啥做不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8-01-26 18:52

正文


来源:DT财经


“能用一句话概括堵车的感受么?”

“少小离家老大回。”


厦门证明:车多并不一定会堵


道路拥堵,是很多人诟病城市生活的日常话题。人们常将这一问题的产生,归因于日趋增长的机动车数量。但有意思的是,笔者透过数据发现, 一些人均机动车保有量非常高的城市,其道路拥堵程度却不如车少的地方严重


换句话说,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可能为拥堵背了很久的锅。


在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年中国堵城排行榜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北京、哈尔滨和上海的拥堵情况名列前茅,而从机动车数量上来看,这几座城市的千人拥有量却远不及厦门与杭州两座城市。


厦门以每千人拥有357辆车,即平均每2.8人拥有一辆车的“恐怖”数量,超过哈尔滨和上海一倍之多,位居第一。 但它在道路拥堵程度上只排到了50名,保持着交通相对畅通。


为何会出现这种车多不堵的情况呢?接下来,我们就以厦门为标准,跟随着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秘密。


搞笑吧?北京快速路承载情况竟与厦门差不多


车辆与道路,是构成城市日常交通的两个核心要素。既然数据发 现车辆多少并不能完全决定拥堵情况,我们就需要去观察另一个要素“道路”,看看 车辆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时候,在不同城市间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


城市当中的道路往往会被分为四个等级,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借助高德的交通出行大数据,可以统计某个时间段内,车辆在不同道路上的分布比例。


利用这个比例,除以对应等级道路在整个城市路网中的占比,则可以看出早高峰时期,不同等级道路上的车辆分布的均衡情况。


这个比例有一个更为专业的称呼,叫做 “城市道路交通流动态分配均衡指数” (以下简称均衡指数)。


如果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逻辑也没关系, 你只需要知道, 指数越低,说明对交通的承载量越低,形成拥堵的可能性也就越低;越高则说明承载量高,堵车可能性更高 就可以了


接下来,进入正题,也是此次揭秘最为关键的部分。


以成绩优异的厦门作为参照城市,以早高峰为例,逐一分析不同城市的车辆,在不同等级道路上的分配情况。


先来看快速路。


城市快速路是指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双向四车道以上的规模、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设计车速为60km/h到100km/h。 城市快速路的一个主要原则,即快速路没有红绿灯,可以连续通行。


上海的高架路、北京的二三四环就是典型的快速路。需要注意的是,北京长安街的宽度不比四环路窄,但有大量红绿灯,路口都是平交路口(平面交叉路口),所以属于主干道。


图中标注为绿色的城市,是高德界定的交通拥堵情况良好的城市,红色是拥堵严重的城市,黄色与橙色的石家庄、南京则被认为是拥堵状况呈现恶化趋势的城市。


厦门城市快速路的均衡指数为3.3,是这10座城市当中最低的。同样拥堵状况良好的武汉、杭州也与其相差不多。大连、长春和南京三座城市的得分则明显比对标对象厦门高出很多,属于承载量相对过高的城市。


以上城市的得分情况很容易通过日常的情况来印证,而北京这个位居拥堵榜单前排“选手”的成绩,却着实让小编有些大跌眼镜,竟然也跟厦门差不多一样低。这是什么原因?


先别着急,看完其他三个级别道路的情况,答案就出来了。


车都集中在城市快速路上,不堵才怪!


刚才观察的是城市快速路,现在来看一下城市主干路。在城市主干路的均衡指数分布上,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和杭州五个城市的均衡指数均低于厦门。这就意味着, 主干路在这五座城市的早高峰中,对车辆的分担比例要低于厦门


而次干路的情况上,北京与厦门指数得分一致,长春略低,其余城市均高于厦门。


支路的这张图明显就与其他几张有不同,九座城市当中,八座城市的均衡指数都低于厦门,只有大连远远高出水平线。


看完这三张图之后,我们首先来解答一下刚才的问题, 北京为何快速路均衡指数与厦门相仿,但实际的拥堵情况却比厦门严重的多?


大数据分析团队认为:


从“城市道路交通流早高峰动态分配均衡指数”计算结果看北京、上海虽然与厦门差异不大,但是拥堵排名确不尽相同,这可能与城市之间的路网结构和职住功能区域分布合理性有关。


不难发现,在次干路与支路当中,北京的均衡指数都比厦门要低。


这一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就是, 城市当中主要的交通压力都集中在了快速路上,而主干路与支路在分担道路压力上却表现平平


也就是说,当你一大早出门,被堵在三环上一动不动的时候,一些对北京各种羊肠小道烂熟于心的出租车司机,很有可能正在胡同里畅行无阻。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由于路不熟造成的。另外一个原因很可能是 厦门与北京的路网结构不同


大数据分析团队认为:


影响道路拥堵的原因非常多,我们虽然不能妄下结论说,厦门快速路网呈现南北贯通的井字形结构就一定比北京的环状路网更好。但从结果上看,这样的路网结构一定存在着影响。


基于这些现象,大数据分析团队的建议是, 北京的快速路与次干路处于饱和,而主干路尚存微弱调节余地,支路可调节空间大 ,但支路对于缓解拥堵的效果需进一步评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