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AI行业动态
:
北京 AI 核心产业规模超 3000 亿元,已建公共智能算力 2.2 万 P(IT之家)
IT之家 1 月 14 日消息,北京市经信局前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现有人工智能企业超 2400 家,核心产业规模突破 3000 亿元,形成全链条完整布局。
此外,北京已建公共智能算力 2.2 万 P,形成智能算力和绿色算力资源丰富的环京算力带;建成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汇聚高质量数据集超 150 个。
据介绍,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全国唯一国家级集群,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联动北京各区,辐射京津冀,赋能千行百业。北京大模型备案数量全国第一,占比近四成。
北京市经信局局长姜广智表示,未来将坚持技术创新与多模态发展,力争用 2-3 年时间培育 10 家以上世界百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 2 万亿元。
阿里调整AI布局:天猫精灵与夸克融合,将探索AI眼镜(微信公众号:多知)
多知1月17日消息,据《智能涌现》整合多个独立信源获悉,阿里巴巴智能互联事业群近期正式并入智能信息事业群,由后者总裁吴嘉统一管理。此次整合中,天猫精灵硬件团队与夸克产品团队已开始融合运作,重点布局新一代AI产品规划及能力整合。
智能互联作为阿里在2022年成立的一级业务部门,以天猫精灵为核心品牌,是集团重要的To C硬件业务。本次调整后,智能互联将保持独立运作,其业务中心负责人宋刚直接向吴嘉汇报。
目前天猫精灵的硬件团队,已经在与夸克产品团队融合工作,其工作重点包括新一代AI产品的规划定义,以及与夸克AI能力的融合。
另外,在团队融合后,新团队也将探索包括AI眼镜在内的新硬件方向。
1.2. 海上风电行业动态
:
1600T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迎新进展(公众号:龙船风电网)
据大洋海装消息,近日,航天大洋“1600吨自升自航式一体化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成功完成吊重及全程升降试验。
据悉,1600吨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总长123.95米,型宽48.0米,型深9.5米,设计吃水6.3米,定员120人,入级CCS,挂中国旗;配备一台1600T绕桩式海工吊机和一台250T辅助吊机,采用齿轮齿条式升降系统,桁架式桩腿,长度120米,可满足最大作业水深70米要求,具备15MW及以上风机安装能力。
该平台设计先进,机动性强,施工效率高,具备起重、运输、储存、居住等功能,并具备海上风电基础施工功能。动力系统采用全电力驱动、全回转舵桨推进方式,艉部设置3台2400KW全回转推进器,艏部设置2台1600KW侧推,航速可达8节,同时具有自航功能,动力系统与DP2动力定位系统结合,不但能够满足作业区域内的移位,也能够满足国内/国际航区调遣与作业要求。
21.77亿元!联合体拟中标海上风电项目(公众号:龙船风电网)
1月16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能源福建莆田平海湾400MW海上风电场DE区项目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
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2,177,328,628.00元;
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广州打捞局联合体,投标报价:2,320,000,000.00元;
第三中标候选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广州三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2,391,509,976.41元。
莆田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项目位于莆田市秀屿区平海湾内,场址西距湄洲岛岸线15km以上,中心距离岸线16.5km,场址水深18~27m,场址规划面积约38.8 km2;风电场场址拟布置8台上海电气8.5MW风电机组、8台上海电气16.6MW风电机组以及金风科技12台16.6MW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00MW。
计划工期:计划2025年1月项目主体工程开工,2025年4月具备首批风机吊装条件,2025年7月具备首批机组并网条件,2025年12月底前具备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条件,2026年6月底前完成移交生产验收。具体工期以合同签订工期为准,开工时间以监理人开工通知为准。
1.3.卫星通信行业动态
巴基斯坦PRSC-EO1卫星发射升空(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
1月17日12时0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巴基斯坦PRSC-EO1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路一号卫星和蓝碳一号卫星。
SpaceX“星舰”第七次试飞二级飞船失联(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
美国当地时间1月16日, 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基地进行第七次试飞。
此次试飞于下午4时37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6时37分)开始,发射画面显示,“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海滩的Starbase发射场顺利升空。按计划,“星舰”将尝试接近轨道速度,释放10颗模拟卫星,并进行一系列再入和回收实验。然而,在飞行不到8分半钟后,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随后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快速的非计划性解体”。
尽管飞船失联并解体,但此次试飞仍取得部分成功: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实现回收。这项复杂的工程技术被视为SpaceX追求火箭完全重复使用的关键一步。
据SpaceX官网介绍,SpaceX对“星舰”进行了多项升级,包括推进系统的重新设计、飞行计算机的性能提升以及热防护系统的改进。具体来说,火箭的推进剂体积增加了25%,同时改进了燃料输送和发动机控制模块。飞行计算机新增冗余设计,以支持复杂任务。此外,火箭上安装的摄像头数量增至30余个,为工程团队提供实时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试飞还计划测试“星舰”的首个有效载荷部署能力。根据SpaceX发布的规划,今年将是“星舰”项目的关键转折年。公司目标是在未来几次试飞中实现火箭全系统的重复使用,并开展更具挑战的任务,如将货物和人员送往月球和火星。
中国电信总经理梁宝俊调任中国星网集团(微信公众号:运营商财经网、人民邮电报,观察者网)
1月17日,据悉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梁宝俊职位调整,已前往中国星网集团任职。梁宝俊曾在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任职多年,自24年5月升任中国电信总经理仅半年多时间,再次调任中国星网集团。
中国星网肩负国家队卫星互联网战略任务,曾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军工集团有紧密的人事关联。2024年以来多位运营商领导提拔至星网任职,中国联通高管李广聚、财务部总经理王芳分别提拔为星网副总及总会计师,叠加本次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梁宝俊调任星网,卫星产业或将释放出机制市场化发展及运营效率提升的信号。
我国千帆星座第四批组网卫星发射紧张筹备中(IT之家)
据东南网 1 月 13 日报道,“千帆星座”目前已经完成三个批次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同时第四批组网卫星发射也在紧张筹备中。
“千帆星座”的卫星制造商之一、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长三角首个卫星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相较于传统工艺定制一颗卫星约需两三个月,G60 卫星数字工厂年产量可达 300 颗卫星,最快 1 天就可以生产一颗,预计到 2026 年工厂可实现每年 500-600 颗卫星的产量。
根据《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要求,到2025年,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此外,新引进和培育10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扶持一批民营“专精特新”优势企业,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