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粉丝私信馆长,网药现在想发纯生信是不是挺难的?目前的情况是做完了网药分析,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大家多多少少做点验证实验。那么,除了验证实验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么?毕竟只要涉及实验,就会花钱如流水,而且还是很费时间。
今天,馆长就是来给大家分享这个0实验发网药的方法的!那就是添加“
分子动力学模拟
”。
什么是分子动力学模拟呢?
分子动力学模拟
(Molecular Dynamics, MD)是一种强大的计算技术,它允许我们通过求解经典运动方程来模拟系统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它经常和“
分子对接
”结伴出现。二者作为计算生物学的两大支柱,正逐渐成为研究者们探索生命奥秘发文的利器。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网药分析中有什么作用呢?
分子动力学验证数据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的,能够大致模拟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对接构象,这被视为一种
干实验手段
。
但是,该技术通常依赖于
服务器
资源,因此目前在网药分析中的应用不是很广泛(
服务器在馆长这里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需要的朋友直接滴滴即可,可以免费试用哦
)。
定制生信分析
生信服务器
加好友
备注“99”
领取试用
分子动力学模拟真的可以帮我立省几万实验经费吗?
口说无凭,馆长拿事实说话!
下面是近期发表的两篇来自同一个杂志(Foods;中科院2区;IF=4.7)的网药文章,看完你们就明白了~
第一篇
这篇文章研究的是
儿茶素在对抗高血压中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
首先,通过
公共数据库
预测了8种儿茶素成分的23个潜在降压靶点。通过
PPI网络
分析确定了3个关键靶点。通过
分子对接
结果证明3个关键靶点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与儿茶素成分有效结合。而
分子动力学模拟
进一步证实了儿茶素与靶点结合的稳定性。
该研究没有一点湿实验验证,17天就光速接收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二篇
这篇文章研究了黄皮果皮和种子的抗肿瘤潜力,重点研究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和潜在的作用机制。
该研究采用了
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
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代谢组学对果皮和种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接下来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关键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分析关键代谢物和关键靶点蛋白之间的结合亲和力。Western blot验证关键靶点的表达水平。
相比上面那篇文章,这篇缺少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但是却增加了代谢组学以及WB实验,显然性价比就不如上面这篇文章了。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觉得这会不会是一个偶然事件?大家可以从pubmed检索一下,这样的纯生信研究还是不少的,如果能
把网药换成网络毒理学
分数还能发的更高呢!
写在最后
看了馆长的介绍,大家对分子动力学模拟应该有一定的认知了吧?也想给自己立省几万的朋友,心动不如行动!
想定制个性化生信分析和思路设计?需要生信服务器?欢迎随时联系馆长!专业团队,十年经验,为你保驾护航!
馆长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最新生信思路,也可以提供特色数据库构建、免费思路评估、付费生信分析等服务,对数据库构建和生信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咨询馆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