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
▲
成
为会员
超过39万人在听
每天半元钱,听吴晓波说世界万千
文/巴九灵 (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半个月前,我们发起了一份新中产大调查的问卷。截至上周五晚,已有
58000+人
参加,回收共
18630份
有效问卷,贡献了近
100万条
数据。
目前小巴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分析,并会在本周为大家呈现一份新中产的全貌性报告。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小巴会就其中很多细节一一展开讨论,今天就来讲一讲其中关于
投资理财方面
的部分结论。
话不多说,先来看看几组调查中的数据。
投资理财的方式
大部分人的主要投资理财方式集中在银、股、基、债、网、房上,严格意义上这些都属于
股票、债券、现金、不动产
四个大类资产,占比显著高于私募股权、贵金属、大宗商品、比特币等另类资产。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投资理财的目标
65.7%的人对投资理财的目标设定为获得
长期投资回报和抵御通胀。
理财能力自评估
如果给你自己的理财能力评个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调查结果显示,大家的平均分居然不及格!
仅只有5.3分。
认为理财能力达到6分及以上的人不到一半,而自认为理财能力不错的(8分及以上)也只有12.3%。
最希望了解的理财知识
仅4.4%的人认为“我已经掌握了一整套方法,欠缺的不多了”,其余95.6%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排序分别是整体规划、信息解读、原理知识和交易方法。
大部分人最需要的,既不是源头上的原理性知识,也不是“告诉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功利性方法,而是
家庭规划和信息的趋势性解读,
能够帮助自己对家庭的资产配置做出调整。
“投资理财渠道非常集中”“投资理财目标是长期的”“对自己投资理财能力感到不满意”“最希望补上的知识是整体规划和信息解读”,这是新中产群体在投资理财上的基本概况。
广义上,理财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
它更像是对自己人生经营的战略化、财务性的呈现,而非仅限于投资本身。
一个人对管理家庭的财务,必须像一位CEO对待自己的企业一样,
从战略的高度来审慎思考。
这一点,显然大部分人是明白的,否则选择最多的选项也就不会是整体规划了。
在经典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上,有非常多的流派,常见的比如定位流、能力流、环境流。
▷定位流:
明白自己的目标在哪里;
▷
能力流:
目标很重要,但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综合实力更加重要;
▷
环境流:
要根据大环境的变化,来时刻调整自己的战略。
他们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综合下来,一个企业的战略构建,总归离不开下列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