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五道口
有用、有趣、有深度。专业团队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优质阅读体验,投资必备神器。Read less, know mor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INISO名创优品  ·  名创×时空中的绘旅人 | 名门相绘,全是心动! ·  2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美国足力健”,反向激起中国年轻人的购买欲 ·  2 天前  
玩物志  ·  不只 0 元购,这年头都开始「0 元游」了 ·  5 天前  
刀法研究所  ·  老铺黄金2024年净利润同比大涨;南京德基广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五道口

“天价补课费”事件冲上热搜,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烂尾娃”…

金融五道口  · 公众号  ·  · 2024-08-08 00:00

正文

请大家 点击图片上方 财金新天地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 设为星标 ”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来源: 子的生活观 ID: zzdshg (本文不代表财金新天地立场)

暑假过半,你家的神兽是在家看电视,还是穿梭在各个补习班呢?

昨天,一条新闻冲上了热搜:

一年花掉50万,中产们卷起天价一对一。


在教育资源集中、家长实力雄厚的一二线城市,考试分数线被“卷出天际”。

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用尽了资源,参加天价补习班,冲刺成绩的天花板。

这也再一次印证了一个事实:

现在孩子的升学,是用父母的资源、时间、精力和金钱堆起来的。

教育的竞争,拼的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天赋,智商和努力,而是整个家庭资源,父母投入加上孩子的配合,三者共同的成果。

有人很惊讶:

不是说“双减”了么?怎么还有孩子在参与补课?

问这话的人一定是家里没学生参加重要考试。

补课、考试,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实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双减”之后,虽然明面上的机构消失了不少,但补课的强烈需求并没有消失。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是这个市场变得更隐蔽,更昂贵,也更加让普通家庭高攀不起。

据媒体报道,这个暑假,一二线城市的很多孩子都浸在补习班里。

而这些“补习班”,可能是藏在某咖啡厅,也可能是在补习老师的家里,总而言之,他们在城市的某些隐秘的角落里,积极而沉默地进行着“补习”这一项活动。

“星巴克”不再仅仅是喝咖啡的地方,也有可能是你补课的学堂。


“海底捞”提供的,不仅仅是火锅,还有作业辅导。

家教上门还需对暗号,隐藏身份玩无间道。

现在的家长,是讲圈子的。

几个家庭经济条件差不多的孩子,才可能凑在一起补课。

而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采纳,都只会在这个圈子里相互介绍,流通。

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老师提分快,都是家长们内部介绍,口口相传,才能进入这些信息渠道。

试问,普通家庭的家长,没有融入到这个圈子,他们去哪里得到这些信息?

而且,因为明面上的竞争被转移到了“暗处”,市场上能够提供的补课机会远远小于补课的需求,并且老师还要冒着风险,于是价格也水涨船高,变得更加昂贵。

几百到一千一小时的“一对一”对很多人来说已然成了公开的市场行情。

即使高达几千一节的课程,依然有人争先恐后地去报名。


前段时间,一张苏州的补课单冲上了热搜。


初三学生一对一700元每小时,而老师上门两小时,一次就要花掉1400元。

这位家长不禁感慨:

原来,双减到最后,结果就是让他们这些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都补不起课。

还有更离谱的。

一个天津的博主吐槽:

他暑假还是托关系找到的一个家教。

一小时1500块,一对一的服务,家长准备了10万块给孩子暑假补课。


这还仅仅是文化课程,要是还上点别的课程,20万估计都打不住。

他说,在天津,有一个补课老师的群。

他们在群里互相介绍学生,而这些学生,他们都是知根知底的,能够保证不在网上举报。

在这里,价格700元起步,只收现金,根据老师的水平逐渐变高。

老师们一个暑假赚得盆满钵满,有钱人家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提高也乐见其成,唯有普通孩子连门都进不了。

如果说,曾经的补课,是助力每个孩子更上一层楼。

那如今的补课,就是将普通人家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差距变得更大。

天价的补课费,正如一道无形的门,残忍地将阶层划分得清清楚楚。


补课之所以这么疯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在考试的选拔机制太严苛,内卷严重加剧。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每门能够上90分就已经很好了。

但现在很多班上的平均分都是95以上,高分的人越来越多,“学霸”贬值了,容错率越来越低,到最后往往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

于是,孩子们不得不拼命刷题,埋头苦做,才能以微弱的优势胜出。

看过这样一组图: 中考的蘑菇云现象。


如果按照分数来分类学生:最上层属于天赋异禀,每次都能考得好。

最下面的属于彻底躺平摆烂,反正也考不上。

最惨的是中间的孩子,以及这群孩子的家长。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热门词: 烂尾娃。


为什么娃会“烂尾”?

因为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力和认知上,家长们是真的跟不上,卷不下去了。

几百上千一节的补课费,每年都要花掉十几万,这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大的开支。

再加上现在的知识点,比我们小时候学的要深奥得多,孩子的年级越高,家长就越不知道怎么给他们安排培训课。

在鸡娃圈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些吼孩子辅导作业的,基本都是低年级段的家长,高年级的家长早已不吱声了,因为他们自己也不会呀。

等上了初中,家底儿也薄了,家长也不懂,孩子的成绩又被打回原形。

相当于那些年鸡的“娃”,那些年高价报的培训班,全白干,娃成了“烂尾工程”。

而那些有钱有资源的人家,父母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学历的,他们的鸡娃就不会中断,一步一步合理规划着孩子的人生路线,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

所以,鸡娃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拼的是父母。

父母的眼界、认知、精力和财力,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教育这件事,并不是说你付出了多少,就能回报多少的。

一些普通的家庭,真的没有必要去学有钱人,像他们那样斥巨资培养孩子,就极其容易导致“教育返贫”。

一位湖南母亲,家境一般,但她晒出自己孩子高中3年的花费清单。

总花费98.46万,光是一对一就补了60万!

结果呢?孩子最终考了382分,二本线都达不到。

这个结果,任何人看了都会绝望。


有人高中三年,花了30万补课费,最后喜提大专。


还有人花20多万给孩子补习,结果中考打200多分。


为了让孩子成才,很多普通家庭陷入了“癫狂”的状态。

这些“鸡娃”的家长们,将整个家庭的精力、金钱,全部都用在了孩子身上。

他们孤注一掷,不做他想,势必要将孩子送往更高的阶层。

一位母亲,为了供女儿上学,她将自己家的房子和车子都变卖了。

高中三年,女儿读书的费用花了110万。

后来,女儿要去国外读大学,这个母亲已经没钱了,她在网上发起募捐,被网友一片怒骂。


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太窒息,也没有必要。

一旦孩子升学失败,或者毕业不能拿到高薪,整个家庭都会陷入无止境的深渊之中。

钱花光了,孩子还卷出毛病了,得不偿失。

在这里,我并不是在宣扬“读书无用论”。

而是想说,时代不同了,我不建议每个人都带着孩子“往死里卷”。

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不同天赋的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孩子未来教育的规划,也应有所不同。

储殷教授说过:

超过一半以上的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这是很病态的。

我们普通家庭,虽然上不起天价培训班,但买点教辅资料给孩子看,买点习题给孩子做,还是可以承担得起的,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自然而然能够学得进去。

而那些爱玩、心思不在学习上的孩子,你硬是把他们按进天价培训班,最后的结果也是钱花了,但成绩一直没变。

父母当然要想尽办法让孩子成绩变好,但想尽一切办法之后还是没用,那就只能慢慢接受孩子的平庸和普通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