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联重科混凝土设备批量“出征”印尼:
2019年3月22日前后,中联重科混凝土4.0拖泵批量从长沙麓谷工业园出发奔赴印度尼西亚,助力中印尼两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雅万高铁工程建设。作为设备提供商,中联重科将以卓越的产品和非常的服务为项目施工保驾护航,再度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添砖加瓦。
2、 三一智造刷新春季订货会销售记录:
2019年3月18日,以“数字三一,智造未来”为主题的北京三一智造春季大型订货会在南口产业园举行。中国工程机械桩工协会会长刘元洪,三一集团董事、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以及客户代表等6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领略三一智造旋挖钻系列产品的独特品质魅力。三一智造收获近500主机订单,销售金额近20亿元,创下了春季订货会的销售新纪录。
3. 三一重工市值再次突破千亿元:
2019年3月15日,三一重工开盘后一路走高,截至收盘时报收于12.38元,全天涨幅6.17%。三一重工的A股总市值再次突破1000亿元。3月18日,三一重工再创新高,截至收盘时报收于12.99元,全天涨幅4.93%。创新动能引领高质量增长,三一重工总市值在A股工程机械行业中为首名,成为工程机械领域第一家总市值过千亿的上市公司。
【油气设备】
1、国内成品油调价迎年内首次搁浅:
3月14日,国家发改委
网站发布消息,按照前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3月14日前十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2月28日十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整金额每吨不足50元。截至3月13日收盘,卓创测算的原油变化率为-0.31%,对应汽柴油价格下调幅度为15元/吨,未触及50元/吨的调价红线。这也是国内成品油在2019年的首次搁浅。
2、油气对外合作项目审批改备案: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发布通告称,根据国务院2月27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将取消“石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对外合作项目总体开发方案审批”行政许可事项,改为备案。这意味着我国在油气行业的对外开放中,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国内油气勘察开采准入限制放开:
3月1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份由国家发改委
提请全国人大审查的计划中提到,今年“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准入限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油气勘查开采力度”。这是继2017年国家下发油气体制改革意见之后,又一次更大幅度降低上游准入门槛的举措。
【煤炭机械与煤化工】
1、全球首家,潞安成功产出煤基合成Ⅲ+基础油:
近日从潞安集团传来喜讯,全球首家煤基合成Ⅲ+基础油成功产出,优于美国API标准Ⅲ类润滑油基础油性能指标,填补了市场空白,缓解了我国润滑油市场对高端润滑油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对国外高端润滑油的依赖程度,为我国高端润滑油自主生产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转型升级之路。
2、世界单炉最大规模水煤浆气化炉投运:
近日,在恒力石化(大连)炼化有限公司每年20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项目现场,世界单炉最大规模水煤浆气化炉投入运行,单炉生产有效气(CO+H2)每小时20万标准立方米。该技术由华东理工大学洁净煤技术研究所和兖矿集团共同研发,是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典范。
3、安徽2019年煤矿安全改造获4.8亿元国家资金: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安徽省煤矿安全改造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4.8亿元,占此专项的16%,再居全国首位。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分解下达全省煤矿安全改造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涉及23个项目、总投资19.3亿元。
4、投资82.8亿元,内蒙古60万吨烯烃项目建成投产:
3月20日,久泰能源(准格尔)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烯烃项目投产仪式在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举行,该项目总投资82.8亿元,占地1045亩。采用美国UOP公司甲醇为原料制取低碳烯烃技术、KBR前脱丙烷分离技术及陶氏化学UNIPOL聚丙烯技术。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25亿元,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薄膜制品、塑料制品等领域。
【智能装备】
一、机器人
1、简洁灵活可扩展,仿细胞群体机器人系统问世: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霍徳·利普森及其同事设计了一款极简系统可以模拟生物细胞集体迁移,实现了复杂任务的精准模拟。3月20日,这一工程学最新成果在《自然》杂志上得到发表。该研究为开发具有预先确定性行为的大规模群体机器人系统提供了全新途径,且比已诞生的传统机器人和仿生系统具有更高的可扩展性。
2、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盛大开幕:
一年一度的亚洲电子行业盛会慕尼黑电子展于3月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同期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生产设备展亦吸引了数家全球知名电子生产设备企业集聚一堂,该展更全面地汇聚了工业自动化企业,为电子制造智慧工厂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
3、市场规模超200亿,机器视觉需求快速飙升:
3月18日,微链科技携手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基于微链科技在机器人3D视觉引导的基础上,赋能遨博
工业机器人
的视觉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协作机器人实现
工业4.0
、产业升级的进程。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将超200亿。
二、新能源汽车
1、10城市开展甲醇汽车试点:
3月19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
2、市场监管总局发文,加强新能源汽车召回管理:
3 月 18 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交通碰撞、火灾等相关事故,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零部件缺陷等问题建立召回机制,并对新能源汽车召回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3、比亚迪e系列正式发布:
继2018年发布e平台之后,比亚迪于2019年3月21日正式发布e系列,比亚迪e系列诞生于e平台,与王朝EV系列同源并行。e系列更加注重品质性价比、新智行体验,王朝EV系列更加注重技术引领、性能体验。二者相辅相成,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不同用户群体。
4、通用计划在底特律投3亿美元产新款雪佛兰电动车:
通用汽车将于当地时间3月22日宣布,计划在底特律郊区一家主要生产雪佛兰电动车的工厂投资3亿美元,以及为通用自动驾驶部门Cruise生产自动驾驶汽车,这是一款新型电动紧凑型汽车。
三、3C自动化设备及消费电子
1
、
小米MIX3继华为之后获得5G CE认证:
3月20日,小米林斌发文称,小米MIX3 5G版经过专业的第三方移动通信实验室Sporton的严格检验测试,并由欧盟CE认证的公告机构德国CTC于近日签发了5G CE认证的证书。这是首款获得该认证的基于高通骁龙855芯片+X50平台的手机。
2、三家电信服务商成功申请到香港5G频段:
3月21日消息,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宣布中国移动香港、香港电讯、数码通三家电信服务商成功申请到香港5G频段。根据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官网内容显示,这次分配属于行政分配,用于支持大规模公共移动服务。
【轨道交通】
1
、
第一届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在港举行:
3月21日,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磁浮列车与先进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于香港理工大学举行,近百名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轨道交通专家学者出席,就磁浮交通战略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并提出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在区内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2、“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项目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该项目团队通过对高速磁浮车辆、牵引供电、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搭建了满足600km/h运行的电磁场、悬浮导向控制、直线电机控制、牵引控制等全系统协同模拟仿真平台,完成了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原理样车的研制,为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我国首条县域ART智轨电车在江西永修启动试乘:
3月20日,由永修县与江西中城捷运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中车智轨电车永修示范线正式面向市民开放试乘体验,这是目前国内首条县域ART智轨电车示范线,将极大改善该县交通运输环境,提升永修城市形象和品质。
4、北京年内开建130万平方米地下交通枢纽:
3月19日,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称,地下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采用“轨道+土地”的新型开发模式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有望今年底开工建设,其总体方案已基本稳定,将由北京基础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和通州区政府共同推进建设。
5.广州市将推进轨道交通千亿新产业:
3月21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1年,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要达到1200亿元,这意味着广州又将产生一个新的千亿产业。
【制冷通风】
1、空调行业增速放缓,品牌集中度持续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