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宏观李超
立心、立道、继学、开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金融早实习  ·  广发证券研发中心实习招聘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2025春招情报群 ·  3 天前  
金融早实习  ·  bda2025春季实习分析师招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宏观李超

【华泰宏观李超】全面与定向降准后应该还有降息——关于9月6日央行调降准备金的点评

华泰宏观李超  · 公众号  · 金融  · 2019-09-07 00:26

正文

文 |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

全文约4000字,阅读需要8分钟左右


内容摘要

>> 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释放流动性9000亿

9月6日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pct,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每次下调0.5pct。 央行称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全面降准释放约8000亿,定向降准释放约1000亿。 我们认为降准释放资金能够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全面降准搭配定向降准体现结构性支持城商行及民营小微信贷的政策意图。 央行称降准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 全面降准实施标志着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略宽松

9月4日国常会强调要压实责任,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求多措并举稳就业,并明确表示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予以支持。 我们认为,央行本次全面降准是落实9月4日国常会的政策思路; 随着稳增长与稳就业的压力提升,这两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重要性提升,显示出货币政策的关注重点开始切换。 我们认为,本次全面及定向降准标志着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略宽松。 同时,我们提示本次全面降准并非大水漫灌,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适时对冲9月中旬税期流动性压力等举措帮助资金有序释放,凸显货币政策稳健取向没有改变。

>> 降准时点考虑月中税期体现了较强的前瞻性

人民银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此次降准(9月16日)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10月15日和11月15日),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 我们认为,人民银行这一操作体现了较强的前瞻性。 9月中旬的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量较大,达到8000亿元,能够较好对冲税期。 从财政税收情况来看,一般每月中旬都是申报缴纳税收的集中时点,税收本身是资金从市场回流到国库的过程,从资金流的角度讲是货币回笼。 因此,在9月16日实施全面降准,有助于对冲这一货币回笼,保证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 降准之后预计还会有降息

9月4日国常会强调要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我们认为,国常会定调暗示降准之后还会有降息,未来央行大概率降低MLF利率以引导LPR下行,预计降息空间在15BP。 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逻辑来自供给侧降成本而非需求侧,也就是通过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与政策利率挂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通过降低政策利率引导企业融资成本下行。 我们预计在降准降息操作的引导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到2.8%。

>> 降准确认宽松利好,股债双牛迎国庆

9月4日国常会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特别部署了用好专项债工作,我们认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体现; 时隔两天后,央行决定于9月16日全面降准、并额外对支持小微民企的城商行定向降准,我们认为这标志着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略宽松。 目前经济增长仍面临内外部一些不确定性,近期重要会议频繁释放“六稳”发力的重要信号,本次降准进一步确认宽松利好。 我们认为政策未来将着重做好维稳工作,对冲外部不确定性、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国庆前有望迎来一波股债双牛行情。

风险提示

中美经济超预期下行,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缓和,居民收入超预期增长带动消费超预期,就业超预期恶化导致消费超预 期恶化。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的提出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是指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疏通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科技周期,通过改革开放克服中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有效的使得劳动力、资本、科技、组织形式等生产要素变革,提高经济潜在增速或缓解其下行,全球资本有望给中国的人民币核心风险资产进行重估的理论。详见我们的系列报告。

近期视角

[ 1 ] 2019宏观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上)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下)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把握新常态,聚焦新供给(PPT)—— 华泰宏观2019年中期策略报告


[ 2 ]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系列报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一)—— 从供给侧看全球资本流动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二 —— 金融供给侧改革与 与信用释放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三)—— 地产 政策周期异化与科技周期孕育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四)—— 去杠杆从减负债到增权益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五)—— 以改革开放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新供给价值重估理论(六)—— 降成本的实质推进从减税降费到降息

[ 3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报告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一)——中美贸易摩擦放飞美股黑天鹅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 国历次贸易战胜利了吗?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三) —— 贸易摩擦为高端制造业发展背书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四) —— 贸易摩擦可能使两国产生类滞胀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五) —— 贸易摩擦对两国货币政策影响大不同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六) —— 开放是A股不可忽视的正向预期差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七) —— 八问美国中期选举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八) —— 贸易战进入雨点小阶段是个渐进确认过程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九) ——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货币政策分化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美国经贸磋商成员中谁最重要?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一)——美国贸易“三巨头”的貌合神离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二)——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三)——中美再加关税对两国通胀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四)—— 历史上贸易争端对于资产价格影响几何

• 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十五)—— 中美关税再升级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 4 ] 外资回流催生赚钱效应,吸引散户资金入场

不是资金杠杆而是信息杠杆

2019年1月港路演心得

2019年4月香港路演心得

[ 5 ] “风起通胀”系列报告

“风起通胀”系列(一)——通胀历史回顾:核心看猪价和油价

“风起通胀”系列(二)——环保限产可能温和推升明年猪价

“风起通胀”系列(三)——油价会是明年通胀的风险因素吗?

“风起通胀”系列(四)——价格体制改革:回顾历史、聚焦未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