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科环宇
国科环宇——中国军工领域优质内容创造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12日最新蛋价(早报) ·  昨天  
电商报Pro  ·  张一鸣觉醒,抖音盗播将被赶尽杀绝 ·  昨天  
电商报Pro  ·  拼多多Temu拿下全球第一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科环宇

74年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国科环宇  · 公众号  ·  · 2024-10-25 15:30

正文

今天是10月25日

74年前的今天

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一个值得每个中国人

永远铭记的日子

……

跨过鸭绿江

“雄赳赳、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关于74年前10月25日的故事
还要从同年的10月19日
开始说起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新华社发(黎民 摄)
1950年10月19日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跨过鸭绿江
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他们深知
这一去生死未卜
但为了祖国和人民
依然义无反顾
他们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一次胜利

1950年10月25日
在朝鲜北部一个叫做两水洞的地方
一场被载入史册的战役打响了
一时间
枪声大作、炮火纷飞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
我志愿军歼灭了
南朝鲜1个营和1个炮兵中队
首战告捷
以一场光荣的胜利
开启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
伟大征程
后来
10月25日被确定为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国作战纪念日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场上
志愿军将士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
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
血战上甘岭
冲锋的军号声
成了许多美国士兵的噩梦
志愿军第26军围歼长津湖地区美军。
志愿军第40军为了歼灭新兴洞地区的“联合国军”,向其侧翼挺近。
志愿军第9兵团向美军发起反击。
1952年,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在炮火支援下,攻上537.7高地北山。
志愿军第20军59师175团战士坚守死鹰岭阵地。

1953年7月,中朝两国军队发动对敌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这是志愿军某集团军坦克部队在战前宣誓。
1953年7月27日
随着《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
落笔签订
抗美援朝战争划上了句点
图为1953年7月27日,朝美双方代表在《朝鲜停战协定》及其附件和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起欢庆战斗胜利。
这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
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
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
是一去不复返了”

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

将要前往朝鲜战场时
志愿军战士邱少云
曾留下一封家书
这也是他留给家里的唯一一封家书:
“……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
不怕死
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
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
我死了又算个啥子么”

1952年10月11日

一次潜伏任务中

敌军的燃烧弹

在邱少云附近爆炸

他的身体被引燃了

但为了不暴露目标

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

和攻击任务的完成

他忍着剧痛一动不动地趴着

火,足足烧了三十多分钟

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焚身的痛苦

壮烈牺牲

邱少云以个人的牺牲

保护了几百人的生命

同时也保证了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

毛岸英被彭德怀称为

“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这张珍贵的合影拍摄于1950年

是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在国内留下的最后影像

1950年10月初

当毛岸英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

即将开赴朝鲜时

他向彭德怀主动请缨

要求参军上战场

1950年11月25日上午
时任志愿军司令部机要秘书
兼俄语翻译的毛岸英
正在朝鲜北部大榆洞的志愿军
司令部里紧张工作
突然,4架敌机袭来
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作战室木屋瞬间成了一片火海
毛岸英壮烈牺牲

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
第9兵团第20军第58师
第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
有一个硬皮笔记本
在扉页上
写着他的战斗誓言: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950年11月29日黄昏
一直坚守小高岭阵地的杨根思
正在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
就在敌人蜂拥而上的危急时刻
杨根思毅然抱起
仅有的一个炸药包向敌人冲去
与40多个敌人一同消失在火海之中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1952年10月
在上甘岭战役中
黄继光、吴三羊、肖登良
三名通信员为夺回阵地
组成爆破小组去炸敌人的地堡
黄继光的手雷用完时
地堡只被炸塌了一角
在敌人的疯狂扫射下
黄继光爬到地堡一侧
用胳膊奋力撑起身体
左手抓住地堡旁的麻包……
他用自己的胸膛
死死堵住敌人的机枪孔
壮烈牺牲,年仅21岁
金荣祥
1951年4月
随60军179师535团
开赴朝鲜战场
曾在朝鲜大龙山参与第五次战役
此后转战
金城以南、云隐山等地区
参与战斗
1953年7月27日
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当晚
金荣祥负伤
金老说: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点
敌人在板门店签了停战协定
当时是停战不停火
我当时在上板里
敌人的炮火很猛烈
一个炮弹打过来爆炸后
弹片从手腕穿过去
这里的神经打断了
现在手腕里还有两个弹片
这是敌人送我的最后的'礼物'
我永远都记得美帝国主义
在我这个手上留下的弹痕和伤疤”
见百勋
1951年就读于
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无线电专业
当时不到20岁的他
看到国家有难
就下定决心投笔从戎
跟随原探照灯401团三营
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雷达探照灯
根据接收的发射雷达信号
锁定空中目标
利用强大的定向光柱
在漆黑的夜空中照亮敌机
在雷达性能尚不完善的年代
探照灯几乎成为
夜间对空作战
不可或缺的必备武器
陈长有
1953年3月
被选拔为板门店谈判的警卫员
在陈长有眼中
这项既代表中国军人形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