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干货】拼多多直播招募抖音商家:电商平台合作 ... ·  13 小时前  
江玉燕  ·  【Shopee】 ... ·  15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4日各省淘汰鸡主流价格 ·  20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23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刊:《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1期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4-10 19:15

正文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ISSN:1002-9575

CN:11-2890/K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32开

邮发代号:82-473

创刊时间:1991

核心期刊 CSSCI

目录

卷首语

高士华 (4)


专题研究

蒋介石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创建

张燚明 (5)

党内选战: 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地方选举与派系角力

梁馨蕾 (17)

抗战时期的战区检察官 ——以国民党特务人员从事司法工作为中心

李在全 (37)


青年会论文

中共太行区党委整风运动的历史考察 (1942—1945)

赵诺 (52)

学习、审干、民主检查: 抗战时期中共在山东的整风运动

郭宁 (72)

“权宜之计”: 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之改编

徐亮 (93)

“北支派遣(甲)第一八五五部队” 编成新考

赵彦 (108)

战后上海民营轮船业向 国民政府 索赔问题研究(1945—1948)

马振波 (130)


书评书讯

如何认识全面抗战前期的中美关系 ——评齐锡生著《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

侯中军 (146)

《侵华日军战犯徐州审判档案汇编》问世 (51)

《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出版 (129)


English Contents and Abstracts

(159)

蒋介石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创建

张燚明

内容摘要

在外敌压境的情形下,如何整合党政军各机构,建构国民党的战时顶层设计,以应对战争考验,是困扰蒋介石的一道难题。1937年8月成立的国防最高会议和1939年2月建立的国防最高委员会成为蒋解决这一难题的“答案”。事实上,由于国防最高会议与身负战时指挥职责的大本营同时创设,作为国防最高会议后继者的国防最高委员会,只继承了其前身战时决策机构的身份,并不负责军事指挥,且始终未能摆脱烦冗的日常政务。蒋介石通过组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重整各专门委员会,继续壮大自己的智囊团队和幕僚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创设,客观上加强了蒋介石的个人集权。

关键词: 国防最高委员会 国防最高会议 蒋介石 张群


党内选战:抗战时期国民党的 地方选举与派系角力

梁馨蕾

内容提要

1924年国民党师俄改组后,“民主集权制”的组织原则要求各级党部必须由直接选举产生。随后,国共关系破裂,华北局势动荡使选举制的实践历经曲折与变异。抗战之初,国民党曾一度明文暂停省县选举,虽时隔不久再度重启,选举制却已沦为党内派系斗争的工具。其中,以朱家骅与CC系在地方党部的竞争为主线,亦掺杂了三青团、政学系与地方实力派等多种势力的较量。在党内民主外衣的遮蔽下,各方为赢得选举,不惜僭越制度,操纵选举。最终,选举制的恢复不仅未能使党务振衰起弊,反而导致党内派系矛盾彻底公开化,地方权力秩序陷于混乱,将国民党引入更加危困的境地。

关键词: 国民党 选举制 朱家骅 CC系 派系斗争


抗战时期的战区检察官

李在全

内容提要

全面抗战以前,国民党当局已启动把司法系统纳入党国体制中的进程,党务人员从事司法工作即其体现之一;全面抗战爆发后,赓续这一进程,显著例证即战区检察官的出笼。与一般检察官相比,战区检察官的职权大为扩张,不仅可以办理普通刑事案件,还办理侦查特种刑事案件,尤重于“锄奸肃反”。在党国体制中,党与国在诸多领域是重合的,作为国家主体代理者的检察官,在党国体制中可转换为党的代理者。在面临外敌入侵之际,掌控政权的国民党试图通过充实、强化检察系统,增强抗战能力,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国民党内部派系重重,控扼国民党党务系统的CC系,自然将其掌控的中统特务人员转任、渗透进入司法(检察)系统之中,由此造成战区检察官的实际运作与原初主旨背道而驰:本应为抗战中的国家利器,却成为国民党维护专政的工具,进而衍异为党内派系的斗争工具。经此,国民党党国体制中很多的无规则性、肆意性被引入原本尚有一定规则可循的司法系统之中,破坏力甚巨。

关键词: 国民党 战区检察官 司法系统 抗日战争 居正



中共太行区党委整风运动的 历史考察(1942—1945)

赵诺

内容摘要

抗战期间的整风运动,堪称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捩点。太行根据地的整风运动则被视为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整风中的典型。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太行整风最初呈现“似整非整”的延宕状态,但在上级党组织的直接推动下,太行根据地终将整风运动全面铺开。其中,太行区党委党校的四期整风班,特别是第二、三两期为整风的关键。整风过程中,根据地领导主要采取以自下而上思想动员为特征的运动式党内治理办法,却也结合自上而下的组织手段。其间虽因审干出现一些偏误,在收束问题上也未尽顺利,但领导人总体上保持了冷静和理智,可谓“失焦而不失控”。

关键词: 整风 中国共产党 太行根据地 干部 李雪峰



学习、审干、民主检查: 抗战时期中共在山东的整风运动

郭宁

内容摘要

山东的整风运动自1942年开始至1945年结束,主要包括学习与审干两个方面。随着运动的深入,至民主检查阶段达到了高潮,且由于罗荣桓的制止未发展成大规模的肃反。整风审干,本质上是中共组织的一次纯洁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一元化在山东的推行。通过整风运动,毛泽东确立了其在中共毫无争议的领袖地位,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在山东的整风中,既突出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地位,也强化了罗荣桓在山东的领导地位,巩固了山东一元化领导的成果,确保了延安对山东的绝对领导。

关键词: 山东 审干 整风运动 民主检查 罗荣桓



“权宜之计”: 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之改编

徐亮

内容提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援华志愿航空队在人员补充与武器补给上面临困难,有改编之必要。改编过程中,陈纳德的军衔与指挥权问题成为中美协商的焦点。中方对陈纳德的信任,使马格鲁德谋求指挥权的提案未能通过;为了获得美方更多的援助与支持,最终由毕塞尔担当驻华美国空军的负责人。美方对志愿队纪律与个人意愿的忽视,使志愿队队员改编的结果并不如意;而对中缅战场后续空军的调动,使志愿队改编后的空中力量不增反减。作为“权宜之计”,志愿队改编使中方得以减轻相应的财政负担,而美方则以相对小的人员与武备在中缅战场实现军事部署。纵观整个改编过程,中方高层、美国军方以及陈纳德之间的互动影响了之后中美军事合作的走向。

关键词: 援华志愿航空队 中美空军合作 陈纳德 蒋介石



“北支派遣(甲)第一八五五部队” 编成新考

赵彦

内容提要

“北支派遣(甲)第一八五五部队”(又称“北支那防疫给水部”,以下简称“(甲)第一八五五部队”),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秘密建立的细菌研究与作战部队。中日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持续研究,使我们对该部队的历史与罪行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但关于该部队的编成日期、编成地点、组建过程与编制体系等细节问题仍众说纷纭、结论模糊。本文通过对亚洲历史资料中心相关档案的爬梳,结合其他已有和新掌握的史料,基本廓清了自1937年7月至1940年3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临时野战防疫给水部”“第一野战防疫部”“临时防疫部”“临时野战防疫部”“临时防疫给水部”“北支那防疫部”与“北支那防疫给水部”之间的编成沿革、编成时间与部队长问题,确认了“北支那防疫给水部”即(甲)第一八五五部队是在“关东军防疫部”直接参与下组建而成,历时近三年。

关键词: 华北方面军 (甲)第一八五五部队 细菌战


战后上海民营轮船业向国民政府 索赔问题研究(1945—1948)

马振波

内容提要

1945—1948年,上海民营轮船业通过民营船舶战时损失要求赔偿委员会向国民政府索取赔偿,实质上是对战时征用的一种事后追偿行为。索赔过程中,民营轮船业在与政府交涉的同时,对于赔偿船只的处理等后续问题亦有筹谋,并引发了内部关于“分营”与“合营”的讨论。政府对于民营轮船业索赔诉求的认可以及中美购船借款的签订,最终促成了赔偿协议的达成与落实。

关键词: 民营轮船业 国民政府 民船要求赔偿委员会 复兴航业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