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蝶玉看起来像蜜桃臀的部位,实际是由一对球根状的对生叶片组成,几乎不见茎干。这叶片一般为灰白色,上部宽大浑圆,微微凸起,中间只留一条沟,内有分生组织,新的叶芽和花会从“屁股缝”长出。叶片下部高度融合在一起,从侧面观察呈倒圆锥形。正因这样的造型,国内爱好者把包括留蝶玉在内的所有生石花都昵称为“屁股花”;无独有偶,英语里也把生石花称为Bushman's buttocks,意为布须曼人(南非土著民族)的臀部。
当然,也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生石花,长成了猪鼻子、甜甜圈的样子。图片:进击的多肉
在凡人看来,留蝶玉的外貌像是造物主的恶趣味,但人家并非故意以屁股见人。它们的家乡纳米比亚终年干旱少雨,它们获取水分,多半是靠从海岸边飘送来的雾气。为了适应严苛的环境,留蝶玉必须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储存水分。
长成这样不是玩笑呀。图片:worldofsucculents.com
留蝶玉与其他生石花们将自身简化到了极致,只为能在炙热荒凉的家园上生存下去。它们的构造极为精简,只有一对叶子和根,但高度肉质化的叶子能储存大量的水分,抵挡几个月的干旱。虽然留蝶玉植株一般只有3~4cm大小,但它们的直根系却能长达15cm,使得它们能够尽最大可能吸收到地表深处的水分。
原产地的留蝶玉。图片:RuthP / flickr.com
留蝶玉一般以4~5头为一群贴地生长,大半部分的叶片埋在地下,几乎只有叶片顶端的部位露出。和软叶系的十二卷一样,所有生石花叶片顶部也有“窗”的结构,这部分的表皮相对较硬,能在一定程度抵御外界的不良因素;而叶片两侧的表皮较薄而嫩,密布微小的气孔,用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皮下有数层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可接受由窗面透过的光进行光合作用。
生石花的纵剖图。图片: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