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是新零售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张勇在新网商峰会上表示,网红经济、个性化推荐基础上的用户交互行为、用户购买动线的改变等,都应纳入考虑;营销上,包括品效合一的全域营销,娱乐化营销等;物流上,不仅追求送得快,更要考虑用大数据让货物运转更有效率等。
张勇出席新网商峰会
他更是指出,新零售的核心,不仅是要完成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重构、职能之间的重构,更重要的是完成企业组织之间的重构,完成整个商业业态的重构,真正带来效率。
而这离不开零售业态中最基本的三元素:人、货、场,离不开这三者的重构。
图片来源: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报告》
在线上,“人”是易于识别的。当你打开手淘或者支付宝页面,后台立刻就能知道你是谁,以及可能包括你的性别、年龄、职业、喜欢买什么……当你走进线下门店,比如亚马逊还在试验中的无人收款超市Amazon Go,门店也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数据识别你,线上的“人”和线下的“人”连为了一体。
Amazon Go无人收款超市
“货”的一体化也早已有所实践。运动品牌安踏在两年前建设完成一套系统,每件货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实时监控。类似技术在物流体系的运用更为常见,只要找到电子化“锚点”,比如条形码和二维码,或者物联网传感器,就能让货随时随地在线、可知、可控。
“场”的重构是最困难的。作为传统“场”的代表,百货商店面临的困境是,“租柜台”模式难以为继。新零售视野之下,“场”会纳入“在线”的体系,只是“场”的物理程度最高,电子化过程一点都不简单。目前的形态都只是不同程度的试验场,并无真正成型的模式。比如盒马鲜生运用前店后仓,重新设计科学的动线,对场进行智能化改造。而阿里对银泰百货的投资也是深度介入“场”,实践“人、货、场”的重构。
盒马鲜生
这是新零售下一阶段要做的事情。在张勇看来,衡量其实现的标志之一是,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不管是哪个销售通道,做到“消费者的可识别、可触达、可运营。”
整个商业生态中各个合作伙伴将发生新的反应,包括品牌商和渠道商的关系,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关系,零售商和商业地产商的关系,品牌商、物流商及服务商的关系等。
这一系列重构的背后,是运用互联网形成扁平网状的关系形成消费者洞察,更好地去服务商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品牌的创造者。比如,依靠柔性供应链快速反应,生产出消费者喜欢的产品。这正是时下流行的C2B概念的内核,也是从销售侧走向供给侧、实践“新制造”的基础。
实现这个过程所依托的是——数据及数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