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爱大北京  ·  周鸿祎科目一还没过,曾说春节前拿到驾照 ·  昨天  
北京厚朴中医  ·  艾灸还用花钱学? ·  2 天前  
气象北京  ·  全国春运气象早知道(2025-02-10)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中美贸易战有多严峻?4个维度帮你详细分析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8-08-24 06:25

正文


1

昨天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16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中国也对美国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并于23日12:01正式实施。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美经过四个回合相互加征关税,两轮贸易磋商,7月份正式开始实施提升关税。


美国和中国贸易战进程


从这次贸易战开始,美元人民币中间价从3月的6.28至今6.89贬值了近10%,股市来看,沪深300指数3月份至今下跌超过20%,对于中小企业都产生不少冲击,我接触很多企业家的观点认为:中美贸易战和以往一样很快会结束,大家坐下来喝个咖啡就好了。


但是我和很多贸易专家、谈判专家、经济学家交流后,认为 此次的中美贸易战具有长期性、严峻性。


今天和大家以商业谈判的视角出发,从四个维度帮助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次中美贸易战——

1、从政治上大国兴衰的规律;


2、从中美经济发展的模式;


3、通过80年代日本的日美贸易战案例,思考中国可能出现的情况;


4、和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国家可能的应对措施,企业如何避免危机找到逆势发展的机会。


2

我的外公是济南人,外婆是南京人,爸爸是广西人,我当然是中国人,回到春秋战国时代,我就是齐国、鲁国、南越国三个国家的混血儿,其实我们出于不同国家的立场和民族,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各种举措都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我们看中美贸易战,首先要抛开民粹主义,从人类发展、商业谈判的角度,更冷静清醒地思考中美贸易战。


在我们企业家的商业谈判中,都会先思考几个问题——


  • 对方的政策是什么?

  • 执行政策时是否有过例外或先例?

  • 过去发表过什么样的声明?

  • 决策的方式是怎样的?


我们利用这些信息然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搞清楚对方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同时进行换位思考,然后将这些问题转变成机会。

3

角度一、从政治上大国兴衰的规律来看

有人说最近两部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中国彰显了国力撩起了这次中美贸易战,看着是美国打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旗号限制中国发展,其实是由于中美两国——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的差异所引发的世界领导权、经济主导权更迭之争。


未来事态的发展不是过去四十年中美贸易摩擦的模式,我们看看过去500年四次英美世界领导权更迭、日美贸易战等的演化模式。


自16世纪西欧进步以来,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苏联到美国等第一流强国的兴衰史表明,在国家的生产力、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从长期看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有兴趣大家可以看看2008年央视大片《大国崛起》。

1、海权时代英国对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挑战成功


新兴经济大国与原经济霸权的关系模式——竞争对抗模式



2、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对英国全球经济霸权的挑战失败


新兴经济大国与原经济霸权的关系模式——竞争战争模式



3、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对英国全球经济霸权的挑战成功


新兴经济大国与原经济霸权的关系模式——二战之前美国采取避战韬光养晦孤立模式,战后合作追随模式。


4、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对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挑战失败


新兴经济大国与原经济霸权的关系模式——合作追随模式


现在很可能面临第五次世界领导权、经济主导权的更迭,中国经济的崛起,与美国全球经济霸权的的关系模式又是怎么样?



这是美国最担心,也是这次中美贸易战的核心问题。


具体表现在美国发布一系列的报告、文章、演讲——《中国贸易壁垒清单》,以及特朗普竞选演说等。


尤其以前美国总统首席战略顾问班农2017年12月在日本东京的演讲《中国摘走了自由市场的花朵,却让美国走向了衰败》这篇演讲里更为具体,主要三个观点:


1、美国的精英们长期一直错误的期望中国会成为自由市场经济,而看到中国却是“ 儒家重商 ”主义模式。


2、因为中国出口过剩使得英美国工业地区被掏空。


3、中国的十九大报告计划有五个方面,从美国角度看是在规划未来、控制世界的主导地位。


① 制造业2025,将使中国在21世纪里统治全球的制造业;


② 一带一路,地缘政治的扩张主义;


③ 5G网络,在科技技术上占主导地位;


④ 金融技术,未来没人能够将中国和中国的体系从金融市场赶出去;


⑤ 开始大量使用用人民币,中国要让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


从以上一系列报告、文章和演讲,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的中心目标是重振美国,重要策略是对中国的货币操纵、贸易不公平加以反制。


特朗普政府因此的应策略里,包括:


第一,大量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第二,把产业工作重新带回美国;


第三,将重新审视美国已经陷入十六七年的国外战场,把5.6万亿美元的军事费用花在美国的城镇和基础设施。


以上是从政治角度分析美国立场的观点,我们再从经济角度看一下。


4

角度二、从经济角度看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2017美国货物贸易逆差主要来源


在世界上引发了对中国经济模式及其后果的争论,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看法主要有两种:


模式一、出口依赖型。


中国出口占全球比重第一,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要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必须对中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并敦促人民币尽快升值。


1948-2017年各国出口占比


模式二、中国是内需为主的增长模式。


从80年代、90年代,再到21世纪,从内需、外需、主导行业三个维度,每一阶段经济增长引擎的切换都是沿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路径展开的。


1978-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带来的外需和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内需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力量。


1971-2016年中国GDP与进出口金额对比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在2016年特朗普当选,也是失落的“铁锈州”工人投票给特朗普逆袭成为总统,而不是东部的华尔街和西部的硅谷。


特朗普的新政是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混合体,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9年,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增长了两倍,美国制造业也失去了几百万就业岗位。


所以大家看到中美贸易战是美国战略性政策,而不是一时之快。


美国认为中国是政治上的威权主义、经济上的国家资本主义、贸易上的重商主义、国际关系上的新扩张主义。


蓝色是希拉里获胜州,红色是特朗普获胜州

美国对华贸易赤字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其发布的《关于2017年中国在WTO的履约情况向国会的报告》 中表示,中国未能履行加入WTO时的五部分承诺:


1. 中国今天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主导的经济体。

美国和其他贸易伙伴在中国贸易体制方面继续遇到严重问题;中国没能实现其建设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的承诺。


2. 中国长期侵犯美国企业的知识产权。

中国在部分行业采取要求强制合资,利用审批权限等方式,强迫美国企业向中方合作企业或中国政府转移知识产权;一些领域内,盗版和仿冒品仍然十分猖獗;


3. 中国实施多项产业政策, 这种重商主义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了致命影响。


例如对部分战略性行业的政府补贴、部分资源品(稀土)的出口限制等扭曲国际贸易环境,其中一些计划如中国制造2025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4. 中国的服务业开放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部分行业如金融、电信、快递、航空等,仍然受到较强的政府管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举步维艰;


5. 中国的法制仍需改善。


一些领域法律尚不健全,法律执行不到位。部分实际中产生效果的地方性法规、意见、行政性命令等没有公布在官方的指定刊物中,法规的透明度问题仍需改善。


2016年各国平均关税对比,数据来源:WTO

从以上的图表数据,我们从中立的角度,大家可以清晰了解中美贸易战中两方的分歧点。


因为我们在谈判中,找出真正的问题,发现究竟是什么在妨碍我实现目标?这些问题通常可以在谈判中被转化成各种机会,我们企业家要从这种角度学会看待存在的问题,去获取让双方双赢,从而获取更多利益。


5

三、从行业角度


中美对对方征税及终止减税领域


从上面图表看,美国对中国加征税的领域不是中国更具比较优势的中低端制造,而是《中国制造2025》中计划主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包括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


2017年中国分行业对美贸易差额


中国主要对美出口机电气音像设备 (包括家电、电子) 、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


6

四、贸易战应对措施

贸易战的直接原因是贸易失衡,迫使中国进一步对美开放市场,深层次原因在于试图重演80年代美日贸易战限制中国复兴。


但是贸易战解决不了深层次问题——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分工、美国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限制、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美元特权等。




美国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逆差占到对华逆差比重接近40%,但美对其他国家高科技出口为顺差。

中国、日本、苏联占美国GDP份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