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个
小时,
坐
着、站着、躺着的
时间
怎么分配
,对健康最好?
发表在《欧洲糖尿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纳入了2388名参与者,
年龄在40岁至75岁之间,
其中
684人患有
2型糖尿病。
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的研究人员让参与者佩戴
身体传感器记录了7天的活动
数据,还
测量了他们的腰围、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
通过对
数据
进
行
匹配和分析,创建了一个模型来
检测
健康风险
。
经过数千次排列(包括坐着、站立、轻度活动和中等强度活动的最优混合),从中发现与心脏病风险和血糖水平相关性最低的排列。
考虑到所有与健康相关的结局,一天内最优的时间分配是:
研究中
对
轻度的体力活动的
定义是
:
每分钟步行数少于100步,如做家务或做饭;
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定义为:每分钟步行数超过100步,相当于快走或在健身房锻炼。
分析结果显示,
轻度体力活动,如走到饮水机旁、或随意散步,与血糖控制能力有很强的相关性。
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腰围缩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
。
经常用轻度体力活动打断坐姿能改善代谢功能,尤其是在午餐后。
也就是说,重点是增加起来活动的频次,而不是活动强度和时长。
研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如果用一部分睡眠时间替代锻炼时间,对健康有害;
但如果用来替代久坐时间,则对健康有益。
总结:为了达到最优健康状态,需要增加站着和活动的时间,“对冲”坐着的时间。
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综合》上的一项研究中,
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的生理学家发现:
站立时每分钟燃烧的热量明显比
坐或躺着的时候要多得多,而坐着和躺着则没有差别。
不过,站的时间也不是越久越好。
一整天都站着,可能会“伤心”。
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
对7320名参与者追踪调查12年,比较了他们的工作类型和疾病史。
将他们的工作类型进行了分类:
主坐,
主站,
坐、站、走相结合,
其他身体姿势的组合。
结果显示,与其他三种类型的人相比,
整天站着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高出了1倍
。
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炎、下肢深静脉血栓、高血压、脑梗死、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等疾病患者不能久站,以免加重病情。
长时间站立会加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血液循环不畅的情况,导致组织缺氧,进而加重疾病的严重程度。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说,
长时间站立会增加脊柱的重力负荷,导致肌肉紧张和乳酸堆积,进而引发腿脚麻木、腰痛等临床症状。
久站还会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下肢骨头的重力负担,轻者出现骨骼疼痛和麻木,重者有可能导致骨折。
1.https://www.sciencealert.com/scientists-reveal-optimal-daily-ratio-of-sitting-standing-sleeping-and-movement
2.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25-024-06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