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九条”之后,为了回避小市值风险,我调整了选股思路,聚焦在中大市值的龙头上,这几个月,虽然大盘表现很差,但这个股池表现相对稳健。
这有
五个关键词:中大市值+业绩高增+强逻辑+龙头+持续催化。
最近,
外围波动明显加大,相对来说,中大市值的强逻辑业绩龙头,面对外围波动风险,会更加稳健。
前段时间我给大家讲过,
我们的市场,各种环境导致的,当前没有趋势性机会,那么,你说机会来自哪里?
只能是挖坑的
机会,也就是猛跌一下,或者连续跌几天,给一个反弹的机会,如果反弹有成交量配合,就是一个大波段,如果没有成交量配合,就是一个弱反的小波段。
切记上面讲的这一段,
机会要么是来自于持续上涨的趋势性机会,如果没有趋势性机会,那么,机会只能来自于下跌和砸坑之后的反弹。
如果你用直上直下的牛熊思维,就看不到我说的这种砸坑的机会,这种机会,只能用波段思维去理解和操作。
那些期待趋势性大机会的,想像很多年以前的新能源那样,靠着拿住一波大赚的,说实话,现在内外环境都不具备。经济层面步履蹒跚,而股市自身方面各种蝇营狗苟,外围又开始交易衰退逻辑,所以当下就很难有趋势性大机会。
但是,市场结构性的脉冲机会,非常多,成交量稍微放大一下,或者恐慌一次,一些强逻辑方向就会出现一次波段机会。
所以,我们只能——
选好股,做波段。
1、选好股,就是选中大市值核心业绩龙头,有逻辑有业绩,最好是还有持续的催化,符合我们讲的五个关键词。尤其是当前处于中报期,
大的原则就是,只选高景气赛道的核心业绩龙头,首先是高景气赛道,其次每个高景气赛道只
选择1-2只中大市值龙头,再次一定要业绩优秀,亏损股都剔除掉。要切记我们选股的底层逻辑:
①当前好未来会更好;
②当前虽然不好,但是差的不能再差了,开始变好。
凡是不符合这个原则的,无论涨的多好,都放弃。(一定切记,交易是比谁更善于放弃的游戏,善于放弃,才能聚焦)
2、做波段,就是利用市场的波动,顺大势逆小势,跌下来出现供应衰竭的时候买,涨起来加速的时候卖。除非市场转强,成交量明显放大,否则轻易不要买突破。
具体来说,
就是在上面选出的圈子里,选择有买点的介入,然后在卖点退出,不断接力和轮动(不能理解的看这里:
简放盈利思维框架(20221023)
),
一买一卖,才是波段。
买了不卖,缺少“高抛”一环,就和我讲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了。所以,
下面的交易方法同等重要,否则,有了股池也不一定能用好:
①回避下降趋势的个股(恐慌后除外),股池里面出现下降趋势的,不要碰,除非是出现明显的恐慌或反转买点
。
②买点:基于股池,耐心等待买入信号,
只在衰竭点低吸,不追涨。没有买点,要善于等待。
③止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