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是很多人心向往之的事情。
但是,爱情这种事情,光空想和憧憬是没用的,最重要的是有方法。
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寻觅各种“恋爱技巧”和“婚姻宝典”,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亲密关系保驾护航。
可最后忙活了一大圈,发现该出的问题还是会出现,自己的恋爱对象也没有想“恋爱技巧”中说的那样,接受自己写的“剧本”。
我看到的更多的情况,往往都是两个人的剧情向非常奇怪的方向发展了。
其实,世界上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爱情是100%不会分手的,因为在恋爱关系中,你要面临的意外状况永远比计划内事件多得多。
你能做的,就是记住下面3大恋爱关键点,让彼此修成正果的可能性不断提升。
你该用什么姿态恋爱?
先来说个最基础的关键点,你在恋爱中到底应该保持怎么样的姿态呢?
每个人的相处模式、性格和恋爱观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对爱情的看法都不一样。在各种不同之中,就产生了姿态高低之分。
比如,姿态低的人常会被冠以“卑微”、“愚爱”这样的标签,再严重一点的,会直接被叫做“舔狗”;高姿态的人则会被贴上“高冷”、“控制欲强”的标签,严重的可能直接被划归成了“不近人情”。
可在所有的恋爱姿态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是不喜欢现在这种状态的,于是就费尽心机的想要改变对方对待自己的方式。以此来改变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的姿态和地位。
最终,这些想要通过对方改变的人,都失败了。
为什么?
因为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就是别人对待你的方式。
比如说,你做所有事情,都是以对方为主,你的情绪波动和感受,也全部都受到对方的情绪及状态影响。说简单点,就是你的所有动态变化都是根据另一方的即时状态起伏而改变的。
那么,当你不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不在乎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之后,对方在跟你的相处过程中,自然也不会顾及你的时间和空间需求,也不会在意你的情绪和感受。
因为你就是这样对待自己的,也就不要怪别人这样对你。
“我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了TA,TA怎么还这样对待我?”
这种话在恋爱关系中没有一点意义,TA能这样对你,也只是看到你这样对自己之后,有样学样罢了。
所以,你想在恋爱关系中让自己用一个比较舒服的姿态和对方相处下去,就请先用适合自己的姿态和自己相处。
别人的建议重要吗?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法在爱情里自主做出判断的。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只要自己谈了男朋友,不管有什么事情都想问我。大到感情问题,小到她男朋友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要问我背后的含义。
其实,在恋爱关系中,尤其是在恋爱关系中,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提供建议的”。
就像我前段时间要换手机,就去各种数码和科技论坛里面看别人的“经验帖”。本来在看之前,我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的。但是看过之后,我只有一个感觉:哪款手机都不适合买。
这种情况跟恋爱一样。
人们往往以为我听取的意见多了,我得到别人的建议多了,我就会对局势和当下的判断与选择更清晰。
其实,事实是相反的。
在大部分状况里,你听取得越多,反而越杂乱,越理不清晰。因为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和主观角度出发,去给你提供一个所谓的“建议”,但关键就是:
这些给你提建议的人,都不是你这段关系的参与者。
这就像是你问一个钢铁直男,纪梵希的哪款口红涂起来嘴不会干。他永远不可能给你一个适合你的答案。
所以,在你的恋爱出现问题和疑惑的时候,首先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感觉来判断,是在无法解决,再去找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你需要遵循普世价值观吗?
我曾经被问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爱情到底需不需要遵循普世价值观。
这个问题好像看上去很大、很难解决。但其实不然。
有很多人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自然而然的遵循着心中的普世价值观去对待一段感情。但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做是没什么好处的。
我举个有点极端的例子:
在马云说“我最后悔的就是创办阿里巴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把这句话当成一个段子来听。尤其是各种自媒体大V、营销号等等,更是大炒特炒。这就是非常奇怪的一个点了,一个成功人士,说出一句听上去不符合常理的话,就会被至少80%的群体当做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或者非常规观点来对待。
且不说马云说这句话是不是真诚的,在这种时候,不会有人在意他说的到底真不真诚,因为大部分人都会抱着“马云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认为这肯定是一句装13的假话。但你从来没有深究过,这大部分群体中,没有一个人经历过马云的人生,甚至绝大部分人别说高层经济社会了,能勉强进个中产阶级就不错了。
可恐怖的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就是这些人在主导的。因为至少在说冠冕堂皇的“正能量话语”人群中,他们占绝对的多数和主流。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再回头想想,你非要用具备了绝对个人色彩和几乎完全受主观影响的爱情,往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上硬贴,不是一件极度可笑的事情么?
所以,恋爱想要长久,在考虑普世价值观、三观、颜值之前,先要去考虑的是这个人懂不懂得关注你,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可不可以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你。
满足了这样的基础,才有继续下去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