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冯唐:不要急,不要怕,不要脸! ·  昨天  
读书杂志  ·  旧锦新样|周国平:一位哲学家的诗 ·  2 天前  
冯唐  ·  你得留在牌桌上,才有翻盘的机会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什么样的人到死也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2-18 20:00

正文


周老师的视频号更新啦
主题:读无用的书,做有梦的人
欢迎您关注留言哟~



好运是怎样炼成的?


培根不是一个清高的人,他重视人的世俗遭遇。他认为,虽然一个人的运气受外界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你的才德未必会给你带来好运,能够带来好运的是一些隐而不显的能力和习性,是一种说不清的综合素质。有这种素质的人,他的天性中没有什么东西会阻碍幸运之轮的转动,他的才德会顺当地与机会同行。可是,既然这种素质或能力是说不清的,培根好像也就没有太说清楚。
我从《随笔集》中找出若干谈论,是我认为可以放在这个题目下的:其一,有一点儿傻气,但是没有呆气,这样的人最容易走运。傻而不呆,憨厚却有灵性,随和却有主见,这是讨人喜欢的,自己又没耽误什么,所以容易成功。
其二,人的举止应当像身上的衣服,不可以太紧或太讲究,不妨宽舒一些。举止宽舒,不绷着,这样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
其三,在生活中,大的美德表现的机会是像节日一样少的,小的美德则随时有表现的机会,能够让人经常对你产生好感,不可不具备。比如待人礼貌,用伊莎贝拉女王的话说,就像是一封永不失效的推荐书。
其四,有大的才德和成就的人,要把这才德和成就归功于上帝或幸运,这样可以避免招妒,比较安全地享有它们。相反,凡是把自己的好运归功于自己的本事的人,结局多半不幸。上述谈论都涉及待人处世之道,但并非主张玩弄权术。培根是在给才德之士进言,要他们注意品行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感受,不忽略细节,有好的人缘,才会有好的运气。

韬晦之术



培根把韬晦之术分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缄默,守口如瓶,不动声色,不让人看出你的心事。你能够保守秘密,别人就乐意向你敞开心扉。一个喋喋多言的人,是没有人肯向他倾诉心里话的。裸露是不体面的,无论是裸露肉体还是精神,举止言语不张扬可以增添人的尊严。饶舌之徒往往既虚荣又浅薄,不但议论所知之事,而且妄言所不知之事。缄默既是处世的策略,也是品德的修养。
中策是掩饰,故意暴露真相中的某个不重要部分,以此掩盖不愿让人知道的那个重要部分,转移视线,诱导误解。掩饰常常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你只是缄默,别人是不会答应的,一定会用问题包围你,引诱你说出真相。所以,掩饰可以说是给缄默穿了一件衣服。品德高尚的人,一贯的作风是坦荡诚实,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应该会缄默会掩饰,而由于他们有一贯坦荡诚实的名声,他们的掩饰往往不会让人生疑。
不过,掩饰只在必要时才可使用。世间有些人永远在掩饰,他们的人生好像是在舞台上度过似的,这种人是虚荣心的奴隶。下策是造假,故意制造假象来掩盖真相,煞费苦心地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种人。培根认为,除非在某种重大和稀有的事件之中,造假是罪过多于智谋的。否则造假成性是一种恶德,一种人格的缺陷。这里应该区分两件事:做人和处世。培根把这两件事混在一起讲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这是一个前提。不喋喋多言,不泄漏别人向你倾诉的隐私,不扩散你知情并且必须保守的秘密,不造假,这些其实也都属于做人。只有中策,即掩饰是纯粹的处世之术,在必须缄默的情形下不妨参考。

权力的考验和高位的苦楚



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恶人愚人掌握大权,其恶其愚会祸害天下,为世人所周知;善人贤人掌握大权,其善其贤会造福天下,也为世人所周知。培根深明此理,有所论述,我只引他的一句话:“一个人有了权力而人格增进,这是人格高尚的确证。”可惜的是,他自己向人们提供了相反的证据。作为一个混迹权力场的人,培根深知身居高位的苦楚,我着重讲这个方面,这是一个过来人的自白。
他陈述的苦楚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不自由。身居高位的人是三重的仆役:国家的仆役、名声的仆役、职务的仆役。他是不自由的,既没有个人的自由,也没有时间的自由,更没有行动的自由。因寻求权力而丢掉自由,因寻求凌驾他人的权力而丢掉支配自己的权力,这真是一种怪异的欲望。
第二,不安全。升到高位如同登上一条迂曲的楼梯,充满挤轧和艰难,要吃许多苦,有时还要采用卑污的手段。可是,爬上去以后,却发现得到的是更大的痛苦。在高位上居留是很不安全的,随时可能会摔下来,弄得身败名裂。
第三,不幸福。身居高位的人对自我是陌生人,在事务匆忙之中没有时间照管自己身体或精神上的健康,到死也没有真正为自己活过。他必须借助别人的眼光才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因别人对他的高位的羡慕和谈论而感到一种满足。可是,如果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他绝不会认为自己幸福。他身不由己,在想要退的时候不能退,到了必须退的时候又不肯退了,因为他离开了官场就不知道该怎样生活了,就像城里整日坐在街口打发时光的老头一样让人看不起。这些见解真是入木三分。好在培根还有另一半更重要的生活,就是学术,因此他仍是幸福的。
好课推荐!

爱智书院2025年度私塾课



扫描下方二维码

即可咨询课程价格

(报名课程需要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