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轨业务大幅增长 收入降幅明显收窄
2017年前Q3收入1406.66亿元,同比下降4.35%。今年以来,轨交行业整体回暖,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业务其中公司收入降幅明显收窄,今年Q1下降16.71%、Q2下降5.83%、Q3下降4.35%。
1)铁路装备业务2017年前Q3完成营业收入725.35亿元,占比52%,同比降低2.38%。
主要原因是动车、客车收入降低,机车业务收入150.43亿元,比上年同期84.88亿元增长77.23%;客车业务收入33.39亿元,比上年同期55.06亿元,同比下降39.36%,动车收入355.42亿元,比上年同期541.14亿元同比下降34.32%,货车业务收入186.1亿元,比上年同期61.99亿元,同比增长200.23%。
2)城轨设备收入212.86亿元,占比15%,同比增长37.63%。
主要系城轨建设较多,车辆交付较多。
3)新产业收入334.89亿,占比24%,同比降低7.51%。其中风电营收80亿左右,同比略有下降,新能源车80-90亿,同比大幅增长。
4)现代服务收入113.565亿,占9%,同比降低36.63%。
5)海外业务收入130.18亿元,占比9.25%,同比增长2.98%。目前海外订单中主要以地铁和机车为主,地铁业务较大。世界85%有铁路的国家都是中车走出去的业务范围。海外收入目前占比10%,期望十三五末期达到占比15%,十四五末期达到占比20%。
公司收入结构不断优化。
前3Q度轨道交通及其延伸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73.1亿元,占总收入的90.51%,同比提升4.84个百分点,物流贸易业务实现收入118.46亿元,占总收入的8.32%,同比降低5个百分点,物流贸易业务毛利较低,公司有意控制该业务的规模,从而使收入结构更为优化。
2、轨交行业复苏已至 Q3单季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公司2017前Q3实现归母净利68.09亿元,同比下降9.4%;17Q3单季归母净利润31.36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5.08%。2017年开始至今,公司利润水平不断修复,降幅明显收窄,其中Q1同比下降42.05%、Q2同比下降23.41%、Q3同比下降9.4% 。
公司毛利率为22.5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2个百分点,比2016年全年增加1.75个百分点。
其中,轨道交通毛利率22.54%,受动车组交付同比下降影响同比略有降低;城轨毛利率15.23%,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主要系南北合并协同,规模效应发挥,竞争减少所致;新产业毛利水平基本持平;现代服务业方面,由于压缩了盈利比较低的货物贸易部分,毛利率从5.84%上升到11.91%。
费用方面,
2017前3Q公司三费合计213.77亿元,同比增长1.2%。销售期间费用率为15.2%,同比上升0.8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为157.28亿元 增长2.83%,销售费用45.42亿元,降低7.58%;财务费用11.07亿元,同比增长21.08%。
3、中国标动顺利启航 积极研发保持技术优势
今年以来,中国标动表现抢眼,彰显出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
上半年,中国标准动车组开启首批50列的招标;6月25日中国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并与同月26日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9月21日铁总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新产品研发持续进行,将完善标动产品谱系,不断强化公司市场地位。
2017年10月开始,公司正式宣布时速250公里“复兴号”、时速400公里“复兴号”正在研发阶段、时速600高速磁浮,货运动车组也处于研发准备阶段,时速160公里动车集中型动车组正在进行试验,预计2018年下半年将启动小规模采购。未来,高国产化化的新一代动车组将将覆盖各种使用环境,对于公司增加收入、提高毛利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4、铁路招标爆发在即 国铁城轨携手并进 维持审慎推荐
截止前三季度公司在手订单亿2412亿元,比年初增长28.23% 。
其中机车业务367亿元,动车362亿元,客车业务47亿元,货车业务110亿元,城轨业务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1202亿元,新产业及其他324亿元。国际业务937亿元,其中机车业务244亿元,动车58亿元,客车业务30亿元,货车业务27亿元,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532亿元,新产业及其他46亿元。
今年铁路建设出现短期低谷,但在国家确定十三五目标没有改变(总里程15万公里高铁3万公里)的情况下,未来三到五年铁路建设将出现快速增长。
截至2016年底,我国铁路里程总计12.3万公里,高铁线路里程总计2.2万公里,2017年高铁新线投入预计只有1000公里左右,这也意味着之后的三年间至少将交付7000公里的高铁新线与2万余公里的普速铁路。年均落成的高铁新线里程将超过2017年的2倍,由此带来的铁路车辆增长将十分巨大。
公司城轨地铁业务已经出现快速增长态势,未来还将延续。
公司城轨业务在16年收入增长10.27%的基础上,2017前3Q再次增长37.63%,毛利率在2016年增长3.64 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今年前3Q增长1.27个百分点,合并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按照目前已有的城市规划来看,整个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需求将稳定增长。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是业内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
虽然受政策、周期等因素影响,轨交行业遭遇短暂寒冬,但今年以来情况已经开始好转,公司前3Q收入利润降幅双双收窄,总体来看2017年营业收入以及利润同去年相比将保持基本稳定。未来几年,随着城轨建设面临爆发增长、新产业业务不断推进贡献业绩,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8年净利分别为115亿、120亿,目前对应PE分别为26.7倍、25.4倍,维持审慎推荐。
5、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