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消息 岱美股份近日成了市场的焦点,因为她刷新了2016年以来非银行板块新股的最快开板纪录。8月1日,于7月28日上市的新股岱美股份就打开了“一字涨停板”。自上市首日依照常规上涨44%外,岱美股份仅仅获得1个“一字涨停板”,成为今年截至目前打开“一字涨停板”最快的新股。
当下IPO常态化对A股市场的影响已悄然显现,从新股上市打开“一字涨停板”的情况看,涨停板数量在减少,打开“一字涨停板”速度也显著加快。
两个涨停就开板
8月1日,刚上市第三日的新股——岱美股份开板了。上午9:43分,原本处于涨停状态的岱美股份突然被巨量卖单砸开,涨幅一度回落至4%左右。不过,岱美股份于下午13:55分,再次封于涨停。
新股开板速度越来越快,这已成为打新大军的共识,特别是进入2017年以来,三四个涨停就开板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过,新股开板速度的纪录再次被打破。
市场之所以关注的原因在于,这只新股开了先例:上市的第三个交易日,一字涨停板就被打开了,这是自2016年新股申购新规以来的第一次。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岱美股份来说,公司属于沪市股票,而且发行价格偏高,公司本身也属于质地一般的股票,没有稀缺性而言,所以没有"连板"的潜力。
也有私募人士表示,新股上市后受到资金大肆追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始终将新股当成是稀缺资源看待,但是随着IPO常态化之后,这种稀缺性不再,所以开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其实新股早早开板只是一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新股板块整体人气已涣散,市场资金不愿在股价高位承接打新者的筹码。
九成新股开板后录得下跌
新股、次新股板块曾在今年一季度掀起过一轮波澜壮阔的行情,此后便快速归于沉寂。从交易数据上看,新股、次新股板块热度逐月回落趋势十分明显。
从新股上市后的连板天数上看,今年新股、次新股行情的最高点出现在2月份,2月上市的新股平均连板天数达到13.61天。此后这一数据逐月回落,从3月至6月依次为12.53天、9.71天、9.45天、8.94天。
新股连板天数的下降反映打新资金预期收益的下滑,而新股在开板之后的萎靡表现则反映出后续承接资金的疲态。
2016年以来,共有493只新股开板,其中只有54只个股目前股价高于当初的开板价格,占比仅为10.95%。而接近九成新股均在开板之后转入连绵下跌,其中有88只个股目前股价较开板价格“腰斩”。
新股开板越来越快
之所以打新在2016年如此火爆,原因在于新股神奇的造富能力:中签后便意味着涨停不断,更重要的是几万块“奖金”轻松到手。
但进入2017年以后,打新“不败神话”一直都在被挑战。虽然市场对于新股涨停数再次减少的趋势有所预期,但两个涨停就开板的新股真的来的时候,市场还是颇为担忧的。
据统计,今年以来上市交易的279新股中,已有264只新股打开涨停板,进入正常交易阶段。其中,涨停板数低于5个(包含)的新股共有40只,占比已经升至14.34%。而在2016年全年涨停数不超过5个的新股仅14只,占全年新股总数的6.17%。
目前,从新股发行首日到"一字涨停板"打开之间的交易日天数在缩短,赚钱效应也正在减弱。如以打开"一字涨停板"的交易日天数作为参考指标,据数据显示,在今年的1月份和2月份,打开"一字涨停板"天数最多的为26天,其次为22天,在3月打开"一字涨停板"最多的天数为19天。
不过从4月份开始,每只新股"一字涨停板"的维持交易日天数已经降至个位数,今年5月新股打开"一字涨停板"的平均交易日天数为7.5天,6月为6.25天,远低于2016年的平均交易日天数13.33天。
此外,据统计数据显示,近三个月,连续10个以上"一字涨停板"的个股数量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今年5月至7月,沪深两市合计发行新股104只,连续"一字涨停板"在10个以上的新股有16只,其中在5月份有9只新股出现连续10个"一字涨停板"以上,其中最多的是金石资源、晶瑞股份,均有13个连续"一字"涨停。6月份则有6只新股连续10个涨停以上,其中最多的是江丰电子为16个"一字涨停板"。而到了7月份则只有华大基金一只连续"一字涨停板"达11个,而该股8月1日还未开板。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新股打开"一字涨停板"速度越来越快是意料之内的事情。新股之所以能够"连板"是因为新股刚发行时市盈率有限制,所以对于同行业个股来说折价明显。不过最近新股发得越来越多,股民对新股的关注度也就大减了。
开板速度与一指标密不可分
在次新股行情持续走弱、新股开板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打新的“不败神话”正在被质疑,而且市场也开始担忧新股破发行情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