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文节选自笔者参加民航干部管理学院组织的“飞行机组基础操纵能力研讨班”中的发言稿。讨论的中心是如何预防空中失控。
感谢民航干部管理学院搭建的精彩的技术讨论平台。
A330飞机高度FL370云中飞行。区调通报FL360-FL400均有中度颠簸区。之前机组使用气象雷达扫描,仅看到有轻度降水,未见危险天气,考虑到航线处于天气上风面,机组决定按航线飞行后关闭雷达。
之后机组发现航线左侧有天气并较接近,开雷达显示回波迅速增强,并对飞行产生影响。机组断开自动驾驶,操纵飞机以较大坡度右转机动避让。飞机坡度瞬时大于45°。为保证速度安全裕度,飞机下降700英尺,右偏5海里。
B737-800飞机高度FL350时,机载雷达显示距飞机80海里的前方有较大片的雷雨天气。距雷雨区40海里时,机组决定向左侧绕飞。当距离更近、选择距离环为10海里时,飞机正前方原来为黄色的区域中突然出现一小块红色区域,直径约2海里,疑似隐藏的雷暴顶端。
为避开红区,机长人工操纵飞机进行机动。在转弯过程中,飞机突然遇到颠簸,瞬间有失速抖杆警告。飞机左坡度最大瞬间38度,最大G值达到1.59。
B737-800飞机上升过程中气象雷达显示航路右侧10—15海里处有小范围的天气。飞机通过10000米后,机载气象雷达显示航路天气正常。
当飞机保持11000米后,机组从仪表显示上发现风向、风速快速变化,随即飞机剧烈颠簸。左坡度最大值48.69°。
机组左转航向,申请快速下降高度脱离颠簸区域。下降过程中飞机再次遇到强烈颠簸,出现坡度警告和抖杆警告,左坡度最高峰值达到88.77°,空中垂直载荷最大1.82g。
在阅读过往报告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空中失控案例与仓促绕飞雷雨有关。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B737NG机队如今主流的气象雷达操作方式——全程使用“天线自动+增益自动”方式(后文简称“双自动”方式)。
全程使用“双自动”方式,是在最近5年左右成为B737机队主流操作方式的。在此之前,机组对于气象雷达的操作还是很灵活的。
所谓“双自动”操作方式,滥觞于几年前柯林斯公司发布的一份气象雷达使用说明。
作为最权威、最全面的气象雷达操作指南,《柯林斯说明》一出就迅速成为各个机队进行气象雷达培训的主要文献。
笔者有多年的B737CL飞行经历。必须承认,柯林斯的全自动气象雷达设计相当成功。这种雷达极大的减轻了机组的工作负荷。
但是柯林斯在雷达说明书上使用“可以在所有时间、所有飞机高度显示所有距离内全部的重要天气,不需飞行员进行俯仰或增益设定 ,同时还不会显示杂波”显然是存在误导性的。
如果说某些机组使用“双自动”方式是一种技巧偏好的话,那么对于很多近3-4年成为机长的人而言,“双自动”已经是他们唯一掌握的雷达操作方法了。
这是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
“记住:你手中的武器是由报价最低的承包商制造的。”
——网传“美军22条军规”
在“双自动”方式下,柯林斯WRX-2100全自动气象雷达具备双波束扫描、温度补偿、距离补偿、过顶保护、海洋雷暴补偿等功能。
在绝大多数条件下,“双自动”方式都能够在有效识别所有危险天气。
但是,在航班实践中我们发现“双自动”方式存在两个显著的缺陷。
第一,“双自动”方式削弱了雷达硬件原本具备的有效探测距离。
在“双自动”方式下,雷达会划设一条“6000英尺湿顶边界”。
如果雷达判定云体“湿顶高度”位于飞机6000英尺以下,其图像就会被“抹除”。
在远距离上,这一功能有时会导致对危险天气的“过杀”。
随着飞机逐渐接近天气,“湿顶高度”数据逐渐得到修正。一旦该天气被判定高于“6000英尺湿顶边界”,其显影就会突然“蹦”出来,并迅速增强。这种现象常见于距天气30-40海里位置。
B737机队中所谓“自动方式雷雨越飞越多”的传说,就是这个原因了。
第二,“双自动”方式下,机组容易陷入“唯颜色论绕飞”的误区,丧失对云体性质的判断。
习惯使用“双自动”方式的机组,其绕飞决策主要依据雷达图像的显影强度。
他们的思路通常是这样的:
“红色的一定不能进”。
“黄色的需要看情况”。
“绿色的肯定没事儿”。
需知,面对不同的性质的云体,我们可接受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单纯以图像显影强度评价绕飞与否,其思路上就是有缺陷的。
(1)“双自动”方式显示2点钟方位有较强雷雨。注意,红圈区域内没有任何天气显影。
(2)机组切换至人工方式,红圈区域出现天气回波。扫描过程显示,该回波由地面一直延伸至接近9500米高度。
(3)距离40-60海里,使用“天线自动、增益+2”方式,红圈内右侧天气得以识别,左侧天气仍无显示。
(4)同一位置,机组使用人工方式,红圈内的两块天气清晰可见。
(5)距离20-40海里位置,在“双自动”方式下,红圈内右侧天气显影迅速增强,红圈内左侧天气显影逐渐出现。
(6)同一位置,机组使用“天线自动、增益+2”方式,红圈内左侧天气出现较为清晰的图像轮廓。
(7)下图是红圈内天气的实际图像。
在实际航班飞行中,类似的情况很常见。“双自动”方式不会漏失危险天气,但可能在极近距离才显示图像。
试想,如果我始终使用“双自动”方式,按原航迹飞行,在20海里才发现散随回波,用3分钟确认天气,再用3分钟申请绕飞,再用3分钟等待ATC协调。
是不是就跟开篇提到的案例很像了呢?
(1)80海里距离,雷达“双自动”方式下,发现正前方存在天气回波,基本可以判定为强对流云体。注意:左前方红圈位置,没有任何显影。
(2)切换至人工方式扫描,红圈位置存在天气回波,且均为对流天气。
(3)40海里距离,雷达“双自动”方式下,红圈位置出现小片绿色回波。单纯依据该显示图像,机组无法判定目标是何种云体。
(4)在相同距离使用“增益+2”档位,以及人工方式,可以明确断定目标为对流天气,且云顶高度略低于飞机巡航高度。
(5)20海里距离,“双自动”方式仍然显示为绿色区块。在“增益+2”方式下,已经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对流云体特征。
(6)下图实际拍摄的该云体的形态。
本例拍摄于早晨8点。目标云体正处于旺盛发展阶段,云顶高度接近9000米,强度介乎于浓积云与积雨云之间。
必须承认,如果保持9500米直接飞越,不会进入云体内部。但由强对流云体上方飞越,机组必须评估颠簸、雹击和雷击的风险。
而想要进行上述评估,你必须先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这里到底有没有天气?
这是一个什么天气?
天气有多强?
天气有多高?
单纯参考“双自动”方式显示的几块绿色碎片,是无法回答上述问题的。
雷达探测大气目标的性能和其工作波长密切有关。把云雨粒子对无线电波的散射和吸收结合起来考虑,各种波段只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常用K波段雷达探测各种不产生降水的云,用X、C和S波段雷达探测降水,其中S波段最适用于探测暴雨和冰雹,用高灵敏度的超高频和甚高频雷达可以探测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的晴空流场。
——百度百科
机载气象雷达属于“X波段”雷达,与大名鼎鼎的“萨德”反导系统处于同一波段。(主张我军应当干扰驻韩“萨德”雷达的馊主意可以休矣。)
选择X波段的目的,在于对空中水滴获得最优的探测效果。也就是说,机载气象雷达探测的目标是各种含水的云体。
在常见的各种云体中,“对流云体”对于飞行的威胁最大。
面对同样的雷达显影强度,机组对“对流云体”和“非对流云体”的容忍度是不同的。
同样是黄色的斑点,如果判定为普通降水云层,我们眼都不眨就直接穿过去了;但如果判定为对流云体,则避之尤恐不及。
不论你习惯何种操作方式操作,“双自动”、“加增益”或“人工+自动”,殊途同归,在思路上都应当分两步走。
第一步,对目标进行定性分析。
第二步,对目标进行强度判定。
笔者主张,机组可以灵活调整天线和增益设置,以获得准确结论为终极目标。
下面我们以案例的形式介绍气象雷达操作的常用技巧和思路。
相对于普通云层而言,对流云体在雷达显影上的第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核(h ú)儿”,有“皮儿”。
为什么对流云体会出现这样的显影特点呢?
通常来讲,随着高度逐渐上升,普通云层的含水量会逐渐降低。
但是在“对流云体”内部,存在着旺盛的,垂直方向的水汽交换。所以在同一“高度切片”上,对流区域的含水量远高于非对流区域。
不仅如此,受对流“搅拌作用”影响,对流云体内部的含水量更为均匀一致,不会呈现强弱混杂的显影。
所谓的“核儿”和“皮儿”就是这么产生的。
(一)“核(h ú)儿”
对流区域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周边。且受对流“搅拌作用”的影响,其内部含水量较为均匀一致。
表现雷达显影上,对流区域回波强度高于周边,其内部显影均匀、无杂色。这就像切开桃子,里面露出的桃核(h ú)儿一样。
必须强调一点,所谓“回波强度高于周边”,并不一定意味着雷达显示红区。机组可以灵活调整增益,让目标显示出最多色级梯度的增益档位,就是最佳的档位。
借用一位老教员的话:“增益是用来看形状的,不是看强度的”。
(二)“皮儿”
同样是由于含水量差异的原因,在“对流区域”与“非对流区域”边界,会形成一个显著的“显影色级陡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皮儿”。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增益档位过高,或者普通云层含水量丰沛,也会表现为云体“全红”或“全黄”的图像。
这种“假核儿”就要靠“皮儿”来辅助判断了。
在对流云体内部,对流区边界的“含水量陡降”,是物理上的差异。
机组调整增益时,对流区边界内外的色级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内红外黄”、“内黄外绿”等。但“皮儿”的形状和位置,是相对稳定的。
反观普通降水云层的“假皮儿”,是由于显影强度造成的。
机组调整增益时,“假皮儿”的范围和形状变化很大,“假核儿”甚至会分散为数小块。
本例是笔者以“双自动”方式发现天气,而后故意调高增益,用以演示真“皮儿”与假“皮儿”差异的。
(1)下图中红圈与蓝圈目标,内部均被均匀致密的红区充满,在边缘均有显著的“色级陡降”形成的“薄皮儿”,二者均有可能是对流云体。
(2)增益降低一档。
蓝圈目标“皮儿”的形状和位置显著缩小。
红圈目标“皮儿”则无明显改变。
(3)增益再降一档。
蓝圈目标假“皮儿”完全消失,假“核儿”分裂为散碎块状。
红圈目标“核儿”分裂为两块,“皮儿”的形状位置仍无太大变化。
该档位为最佳的增益档位。
(4)增益再降一档。
蓝圈目标完全丧失对流天气特征。
红圈目标,上下两个“核儿”的显影强度出现了差异,但“皮儿”的位置和形状仍然没有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增益切换对比显示,红圈目标为对流天气,蓝圈目标为普通降水云层。
第二步,强度分析。
红圈目标两个核心上弱下强,但考虑是对流云体,所以均不能进入。
蓝圈目标有较强降水,上半部较强且临近雷雨,故而不宜进入;下半部较弱,如有需要可以挑选较弱位置穿行。
(1)“双自动”方式显示前方有大面积红区,但其图像不太符合对流云体特征:
第一,红区内部存在散碎的“黄块”,“核儿”不够均匀致密。
第二,红区边缘参差不齐,没有清晰闭合的“皮儿”。
(2)笔者使用减增益做以进一步验证。
在“增益-1”档位,红区迅速“萎缩”,边界的形状和位置均发生显著变化。
(3)在“增益-2”档位,只有极少数区域显影为红区。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通过减增益比对,可以确认目标为含水量较高的普通降水云层。
第二步,强度分析。
“增益-1”档位能够显示最多的色级梯度。以该档位选择降水相对较弱的位置通过。
本例我们讨论图上标记的三个目标云体。下图由左至右,依次为增益自动、增益+1、增益+2、增益+3。
按照《柯林斯说明》的介绍,WRX2100雷达在增益自动方式下,会针对海洋雷雨回波偏弱自动进行补偿。但事实证明,这一补偿并非绝对可靠。
1号目标:增益自动“绿皮黄心”,增益+2“黄皮红心”。
2号目标:增益+2“绿皮黄心”,增益+3“黄皮红心”。
3号目标:增益自动“绿皮黄心”,增益+2“黄皮红心”。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增益切换对比显示,均表现出典型的有“核儿”有“皮儿”的特征,可以确认为对流云体。
第二步,强度分析。
1号目标最强,3号目标次强,2号目标最弱。考虑到三者均为对流云体,而且海洋雷雨显影偏弱,所以上述3个云体都必须避开。
正如本例所展示的,即使在同一片空域中,针对不同云体,最适宜的增益档位也可能是不同的。只要完成定性和强度分析,执行绕飞时增益开几档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图依次为增益自动、增益+1、增益+2、增益+3的雷达图像。
遵循之前的分析思路,通过增益切换对比,我们可以很快确认红圈内的三个对流云体。
本例意在介绍涉及绕飞决策的另外两个问题。
第一,本例中有120节的高空风,自画面右上方吹来。
高空风会推动云体整体移动。云体内的部分水汽、降水或冰晶,会先于云体向下风面飘散。
所以在雷达图像上会表现出“上风面皮儿薄,下风面皮儿厚”的现象。机组在绕飞时,应当尽可能选择由上风面绕飞。
第二,对流云体周围,尤其是下风面的层状云,其雷达显影与普通降水云层没有区别。
一旦进入这些“雷雨附属云层”,飞机遭遇积冰、颠簸、雹击、雷击的概率远高于同等强度的,真正的,普通降水云层。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增益切换对比显示,可以确认红圈三个目标为对流云体,其周围回波为非对流云体。
第二步,强度分析。
“附属云层”与雷雨存在显著相关性。机组应尽可能申请上风面绕飞;如果被迫由下风面绕飞,则应将增益调至最高,尽可能规避“雷雨附属云层”的覆盖范围。
下图依次为增益自动、增益-1、增益-2、增益-3的雷达图像。
必须注意一点,“减增益”仅用于短时评估,绝对不要长时间使用“减增益”飞行。这可能会导致机组误入雷雨。
当雷雨临近机场终端区时,机组要考虑进离场遭遇风切变的可能。尤其是微下击暴流,对于低空低速飞机是很致命的。
WRX2100雷达在自动扫描方式下具备前视风切变探测功能。但其支持的高度、角度和距离都是有限的。
以典型的180节进近速度为例,3海里的预警距离,意味着机组最多只有一分钟时间用于判断和应急处置。单纯依靠雷达预警,是远远不够的。
在对流云体的发展阶段,其内部以上升气流为主。
受地面低气压的影响,大量空气汇入云体,形成由四周指向云体的低空风。
而在成熟消散期,对流云顶开始崩塌,低温降水裹挟大量空气下冲。
气流“砸”向地面后向四周扩散,形成由云体向四周发散的低空风。令航空界闻风丧胆的下击暴流,正是这一现象的极端表现形式。
在本例中,地面风清晰明确的指向对流云体方向。也没有任何来自ATC或其他机组的风切变报告。
而当天的地面风很明显的由机场指向雷雨。这说明雷雨仍处于旺盛发展的阶段,不太可能出现微下击暴流。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增益切换对比显示,在强降水云层中隐藏有三个对流云体。对流云体均处于发展阶段,风切变可能尚未影响机场,不存在微下击暴流可能。
第二步,强度分析。
图像显示,对流云体与降水云层均表现出很高的强度。
机组应当尽量避免靠近对流云体及其附属云层。对于其他降水区域,机组应当避开较强部分。
依据以上判断,机组做如下准备后正常起飞。
(1)选择全推力起飞。
(2)起飞简令复习预测性风切变和风切变处置。
(3)与ATC协调起飞后的绕飞意图。
(4)制定特殊的单发返场预案。(机场另一侧是禁止绕飞区)
当对流云体处于发展初期、消散期,或者含水量较低的时候,单纯切换增益可能无法获得典型的对流云体显影。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使用人工方式进行辅助判断了。
对云体进行由“脚后跟”到“脑瓜顶”的垂直扫描,比对各高度“水平断层”的图像,是雷达人工方式的主要途径。
对流云体能够成形,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即高低空存在贯通的“水汽交换通道”。
第一,“水汽交换通道”临地面而起,贯通至云顶。
对流云体在雷达显影上,从脱离地面杂波开始,直至“湿顶高度”,每个“水平断层”均表现出有“核儿”有“皮儿”的图像。
第二,对流云体具备相当的“抗风能力”。它可能随风移动,但不会被高空风“吹倒”或“吹断”,否则就不成其为对流了。
这就意味着对流云体在雷达显影上,随着扫描高度增加,最强显影位置相对稳定,而范围和强度逐渐减小。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流云体是“站着”的,普通云层是“躺着”的。
本例意在展示人工方式的基本操作方法。
需要强调一点,自动方式显示的是经过软件“美图”后图像。人工方式下的“核儿”和“皮儿”更为粗糙,但仍可识别。
(1)推荐使用增益最大,确保捕获所有“嫌疑云体”。调低天线角度,确保地形杂波“淹没”所有“嫌疑云体”。
(2)逐渐上调天线角度,控制地形杂波逐渐向远方后退。
注意:天线角度旋钮被设计为无档位滑动的形式。熟练的飞行员可以在两个指示角度之间,获得至少2-3个“中间角度”。)
在飞机与地形杂波间的空白区域,如果仍然有回波,则可初步认定为高于地面的目标。
(3)随着地形杂波向远方逐渐“退潮”,雷达波束对目标云体的扫描位置也逐渐升高。
对比下面几张截图可以发现,蓝圈内云体在每个角度均显示有致密均匀的核心区域。而且核心区域的位置没有显著改变。
(4)最后一张是自动方式截图,其显影与人工方式结论一致。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1)目标云体由地面向上延伸,直至超过飞机巡航高度。也就是说目标云体是“站着”的。
(2)目标云体在各个“水平断层”上,均表现出有“核儿”有“皮儿”的显影特征。
(3)随着扫描高度增加,“水平断层”的图像中核心区位置没有显著变化,范围逐渐缩小,符合对流云体特性。
据此可以认定目标为对流云体。
第二步,强度分析。
图像显示,对流云体与降水云层均表现出很高的强度。
机组应当尽量避免靠近对流云体及其附属云层。对于其他降水区域,机组应当避开较强部分。
(1)雷达“双自动”方式显示前方80海里存在孤立的较强的回波。
(2)在上调增益档位的过程中,目标回波没有增大,也没有“附属云体”。其形状甚至随增益上调有所“萎缩”。
(3)笔者切换至人工方式,增益档位最大,先用地形杂波“淹没”目标。
(4)控制地形杂波逐渐后退,笔者发现:
当等距离地形杂波存在时,目标回波存在且较强。
一旦地形杂波退远,目标杂波也迅速减小。
在目标回波与地形杂波之间,无法拉出清晰的垂直间隔。
这说明该目标不是“站着”的。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完成对目标的“两步法”分析了。
第一步,定性分析。
该目标不是对流云体,高度临近地面,不会对飞机造成影响。
第二步,强度分析。
该目标回波强度较大,但高度很低,但不需绕飞。
(5)但是当天存在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双自动”方式下雷达始终显示该位置存在较强天气回波。(说好的特么的“6000英尺湿顶边界”上哪去了?)
如果按照日常的绕飞习惯,笔者会秉承“宁杀错,勿放过”的原则,申请绕飞。当天不止一架飞机询问该位置绕飞限制,说明大家的雷达都探测到这个位置有回波。
但是当天能见度极佳,通过目视我可以100%确定前方没有危险天气。所以我决定保持“双自动”方式,到底看看雷达在搞什么鬼。
(6)在距离目标40海里时,“双自动”方式下所有回波突然消失。事实证明,人工方式下获得的“目标无高度”的结论是正确的。
(1)飞机通过走廊口,“双自动”方式显示前方有三块较强的天气回波。为了便于描述,我们由左至右分别命名为“1号”、“2号”和“3号”目标。
(2)调高增益档位。
1号目标显影增强,形状和面积大幅度扩大,没有稳定突出的“对流核心区”显影。
2号和3号目标显影增强,核心部分位置、形状变化不大,比较符合有“核儿”有“皮儿”的显影特点。
(3)切换至人工方式,增益档位最大,首先以地形杂波淹没所有3个目标。
(4)逐渐上调天线角度,控制地形杂波后退。
1号目标,显影随地形杂波同时消失,该目标不是“站着”的。
2号目标,随着天线角度上调,显影强度逐渐减弱,并在4.5°左右完全消失。但是该目标最强显影的位置和形状几乎没有变化,核心区虽小,却均匀致密,边界色级显著下降。
3号目标,天线上调过程中,始终显示出典型的有“核儿”有“皮儿”的显影特征,核心区位置和性状几乎没有变化。显影最终在5°以上角度消失。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1号目标,自动方式下显影核心区位置与形状变化极大,人工方式下显影没有高度,确定不是对流云体,估计为低空层状降水。
2号目标,自动方式下显影表现出有“核儿”有“皮儿”的特征,人工方式扫描显示自地面至相当高度均有稳定回波,可以确认为对流云体。
3号目标,自动方式下显影表现出有“核儿”有“皮儿”的特征,人工方式扫描显示自地面至较高高度均有稳定回波,可以确认为对流云体。
第二步,强度分析。
1号目标,含水量较高的低空层状云,如果需要可以穿过或飞越。
2号目标,强度较弱,云顶高度较低的对流云体,如果进入可能遭遇颠簸。
3号目标,发展旺盛,高度较高的对流云体,不能进入。
本例是飞机通过6000米高度爬升时拍摄的。离场管制员询问机组能否由雷雨的右侧通过。
(1)在“双自动”方式下,前方天气回波显示为一个典型的、孤立的雷雨云体。此时的雷达图像显示雷雨周围没有其他天气,由雷雨右侧通过“貌似”是没有问题的。
(2)切换至人工方式,在适当的天线角度和增益档位下,我们发现在雷雨主体的右侧还存在一定面积的回波。这些回波散碎无核心,是典型的“雷雨附属云层”。如果在其中飞行,雷击、雹击以及强烈颠簸的风险都会明显增加。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前方存在强对流云体,其右侧有大面积“附属云层”。
第二步,强度分析。
对流云体强度很大,附属云体强度较弱。但是二者均不可进入。
本例意在展示两个现象:
第一,我们在自动方式下看到的雷雨,是经过软件“美图”处理后的显影。有些时候这个“美图”会修的太过,让机组忽略“雷雨附属云层”。
第二,雷达得颠簸探测功能,是通过探测水滴的垂直运动实现的。而在强对流云体内部,水滴的垂直运动是很剧烈的。所以“核心区存在颠簸显示”,可以作为强对流云体的一个辅助判断标准。
在某些情况下,机组可能需要由从两块雷雨间的缝隙穿行。
在飞行圈子里关于“某某钻缝儿钻进口袋里”,“某天钻缝儿越钻越窄”等等的故事不胜枚举。
在“钻缝儿”前机组务必切记:必须切换人工方式扫描检查。
当时空域存在多批次的飞行冲突。ATC要求机组尽快向航路归航。
(1)机组使用“双自动”方式扫描,雷达显示前方两块雷雨之间存在一个近40海里宽的“豁口”。单以下图判断,这个豁口足以保证飞机安全通过。
(2)机组切换至人工方式,增益档位最大。上图中几乎无法识别的“绿点”显示出了典型的有“核儿”有“皮儿”的显影特征。
(3)上调天线角度,回波强度有所减弱,但位置和形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显示该目标是“站着”的。
(4)距目标30海里时,“双自动”方式突然显示较强显影。
试想一下,如果机组单纯使用“双自动”方式,如果这个雷雨间隙再窄一些,会是何等情形?
(5)下图是正切目标时拍摄的照片。这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雷雨云体,其云顶已经超过了飞机当时的飞行高度(30000英尺)。
在业内,“钻缝儿钻进口袋里”,或者“钻缝儿越钻越窄”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机组单纯使用“双自动”方式。
如果机组决定由两块雷雨之间的缝隙穿行,使用人工方式亲自确认缝隙内没有对流天气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目标为对流云体。
第二步,强度分析。
目标云体强度弱于两侧雷雨。但其云顶已经超过飞机高度,说明对流云及其旺盛。避开目标云体后,剩余“缝隙”宽度满足飞机穿行的需求。
(1)机组在80海里距离发现雷雨缝隙,宽度接近20海里。
(2)转为人工方式,用地形杂波“淹没”目标缝隙。
(3)上调天线的过程中,机组发现缝隙内还存在一个较弱的对流云体。
(3)距离缝隙40海里,“双自动”方式显示出小片的回波,但不足以定性分析。“双自动”不会导致误入雷雨,但可能导致机组错失最佳决策时机。
下面我们以“两步法”分析本例:
第一步,定性分析。
雷雨缝隙内的存在一个较弱的对流云体。
第二步,强度分析。
目标云体强度弱于两侧雷雨,云顶略低于飞机高度。目标云体,不可进入,但剩余宽度满足飞机穿行的需求。
当雷达首次接通自动方式,或者人工方式超过38秒后返回自动时,程序会进行16秒初始化扫描。
在初始化扫描过程中,雷达首先向前方扫描,让机组看一眼大概的天气情况,随后以低角度扫描地面,然后逐渐向上扫描,筛选应当显示的图像。
在雷达图像上,起始会显示1-2秒的前方图像,随后屏幕显示大面积地面回波,而后地面回波逐渐减少,直至获得清晰的天气显影。
如果机组意外迫近雷雨,需要立刻获得前方近距离图像,等待“双自动”初始化扫描会比较误事。
这个时候机组可以切换至“人工+增益最大”方式,将地形杂波直接推至距飞机30-40海里位置,首先避开近距离所有回波,而后徐图后计。